凤泰三年秋,凉意渐浓,皇城的梧桐叶刚染上浅黄,一封来自滇西的八百里加急奏折,便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凤泰盛世的安宁。
奏折是滇西都护府递来的,字里行间透着焦灼:滇西王叶沐辰举兵造反,占据滇西重镇,封锁交通要道,扬言要“清君侧、复旧制”,一时间滇西人心惶惶,战火一触即发。
御书房内,明世春看着奏折,脸色凝重。她指尖划过“叶沐辰”三个字,眉头紧锁。滇西叶家,并非普通藩王世家——第一代滇西王叶无痕,是太宗女帝的祖父兄弟,也就是凤泰朝皇室的先祖。自太宗年间受封以来,叶家镇守滇西七代,两百余年忠心耿耿,没想到如今第七代叶沐辰,竟会举起反旗。
“传三位妹妹即刻入宫!”明世春沉声道。
片刻后,明世夏、明世秋、明世冬陆续赶到。听闻滇西叛乱,明世夏当即拍案而起:“大胆叶沐辰!竟敢辜负皇室信任,起兵造反!大姐,给我十万兵马,我必踏平滇西,生擒此贼!”
明世秋收起了往日的慵懒,眉头微蹙:“叶沐辰此举,实在蹊跷。叶家与皇室渊源深厚,两百余年从未有过二心,他为何突然造反?或许其中有隐情?”
明世冬也忧心忡忡:“滇西是南方重要商埠,一旦战火蔓延,不仅百姓遭殃,六域商路也会受到重创。大姐,需尽快稳定局势才好。”
明世春点了点头,目光坚定:“二妹所言极是,平叛刻不容缓。但三妹说得也有道理,叶家身份特殊,不可贸然行事。四妹,你即刻暂停滇西相关商贸活动,安抚各地商人,避免恐慌;二妹,你率五万精兵,星夜驰援滇西,务必控制局势,切勿滥杀无辜;三妹,你负责草拟诏书,昭告天下叶沐辰叛乱之罪,同时安抚六域百姓,稳定人心。”
“遵旨!”三位妹妹齐声领命,转身各自忙碌而去。
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太上女皇明万苎的静养宫。明万苎正在修剪窗前的菊花,听闻此事,手中的剪刀微微一顿,花瓣飘落肩头,她却浑然不觉。良久,她缓缓开口:“传朕的话,召女帝来见。”
明世春接到旨意,立刻赶往静养宫。只见明万苎端坐于榻上,神色平静,眼中却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母皇。”明世春躬身行礼。
明万苎示意她起身,轻声道:“滇西之事,你都知晓了吧。”
“是,儿臣已安排二妹率军平叛。”
“叶沐辰糊涂啊。”明万苎叹了口气,“叶家先祖叶无痕,是太宗女帝的生父兄弟,也是咱们皇室的根。两百多年来,叶家镇守滇西,护一方安宁,功不可没。如今叶沐辰一时糊涂,起兵造反,固然该罚,但念及先祖情谊,念及叶家两百余年的功绩,不可株连无辜。”
明世春心中一动:“母皇的意思是?”
“只罚叶沐辰一人。”明万苎目光坚定,“削其王爵,贬为庶人,发配非域,永世不得返回亚域。其家人无论老幼,一律免罪,仍可留在滇西,由官府妥善安置,不得苛待。”
“儿臣明白。”明世春躬身应道,“但叶沐辰造反,若仅罚他一人,会不会显得皇室过于宽容,难以服众?”
明万苎摇了摇头:“平叛靠的是军威,服众靠的是民心。叶家并非谋逆全族,只是叶沐辰一人之过。若株连全家,不仅寒了天下藩王之心,也对不起太宗女帝与叶家先祖的情谊。你要记住,作为人皇,既要铁腕治罪,也要心存仁厚,分清罪魁祸首与无辜之人,方能彰显皇室的气度与公正。”
“儿臣受教。”明世春心中豁然开朗。
离开静养宫后,明世春立刻传旨,重申平叛原则:只擒叶沐辰,不扰滇西百姓,不罪叶家余众。
此时,明世夏已率军抵达滇西边境。她深知大姐与母皇的用意,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先派使者入城,向滇西军民传达皇室旨意,阐明只惩首恶、不株连的立场。滇西将士大多是叶家旧部,本就对造反心存疑虑,听闻皇室旨意后,更是人心动摇。
叶沐辰听闻皇室大军压境,又得知部下军心涣散,心中慌乱不已。他本是因不满近年商贸政策调整,觉得损害了滇西王家利益,一时冲动才举兵造反,如今见大势已去,悔不当初。
明世夏抓住时机,发起猛攻。滇西守军纷纷倒戈,城门很快被攻破。叶沐辰被生擒归案,押往皇城。
皇城之上,明世春亲自主持审讯。叶沐辰跪在殿中,痛哭流涕,悔罪不已。明世春按照明万苎的旨意,当庭宣布:“叶沐辰身为滇西王,辜负皇室信任,举兵造反,罪大恶极。但念及叶家两百余年镇守滇西之功,及太宗女帝与叶家先祖的渊源,朕从轻发落:削去王爵,贬为庶人,发配非域,永世不得返回亚域。其家人免予治罪,仍留滇西,由地方官府妥善安置。”
此旨一出,朝野震动。有人赞皇室仁厚,顾念旧情;也有人担心此举会助长藩王气焰。但明世春力排众议,坚决执行母皇的旨意。她派人护送叶沐辰的家人返回滇西,又下旨减免滇西三年赋税,安抚当地百姓。
明万苎得知处理结果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做得很好。治天下,既要讲法理,也要讲人情。叶沐辰一人之罪,不应由全家承担,更不应让两百余年的忠烈世家蒙羞。”
平叛之后,滇西很快恢复了安宁。叶沐辰的家人感念皇室宽宥,主动上书,表示愿世代为皇室镇守滇西,弥补叶沐辰的过错。六域藩王见皇室既展现了平叛的铁腕,又彰显了仁厚的气度,纷纷上表效忠,无人再敢有异心。
明世冬也趁机重启滇西商路,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商人回流。没过多久,滇西的市集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商队往来不绝,百姓安居乐业。
明世秋则撰写了《滇西平叛记》,详细记载了此次事件的始末,强调“罪不及孥”的治国理念,将其纳入《六域通志》,以警示后人。
凤泰三年的这场滇西叛乱,最终以一种温情而坚定的方式落幕。它不仅彰显了凤泰女帝明世春的治国智慧,更体现了文熙太上皇明万苎的深谋远虑。皇室与叶家的渊源得以延续,六域的稳定得以巩固,凤泰盛世的荣光,在这场小小的波澜之后,愈发璀璨。
深秋时节,御花园的菊花竞相开放。明万苎带着四位女儿漫步其中,看着满园秋色,笑道:“治天下如养花,既要剪去枯枝败叶,也要浇灌根茎,方能枝繁叶茂。叶沐辰是那枯枝,该剪;叶家两百余年的根基,是那根茎,该护。你们记住,仁心与铁腕并行,方能守护这江山安宁。”
四位公主齐声应道:“儿臣(臣妹)谨记母皇(大姐)教诲!”
夕阳下,五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与满园秋菊相映成趣。凤泰朝的姐妹们,在经历了这场小小的考验后,愈发默契,也愈发坚定了共同守护这片江山的信念。而滇西的那场叛乱,也成为了凤泰盛世中一段特殊的注脚,见证着皇室的仁厚与智慧,滋养着六域的安宁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