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妖无人机群潜入深海。
全球数百个频道的直播信号,此刻正汇聚于这片深海。从东京的电子屏到时代广场的巨幕,无数人屏息凝视。水下高清摄像机正记录着这些黑色机体在海床上编织出的奇迹。它们身形轻巧,动作流畅,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毫米级,围绕那些被台风摧毁的珊瑚礁废墟盘旋、测绘、定位。
cNN演播室里,资深主播杰克·安德森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领带,但他深吸的两口气都没能让声线完全稳定。他旁边的海洋工程学专家大卫·钱德勒博士,此刻已经摘下了眼镜,用指关节用力按压着太阳穴,嘴里不断重复着:
“不可能……浮力、推力、流体阻力……这些基础定律在它们身上完全失效了。这不符合物理学,杰克,这根本就不是工程学!”
杰克·安德森终于找回了属于主播的声音,但那份沙哑却泄露了他内心的骇浪:
“各位观众……我们正在见证的,是龙国方面所称的生态修复作业。但坦白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想过需要用神迹这个词来做新闻直播。我……我已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汇来描述眼前的景象了。”
他顿了顿,目光紧盯着屏幕上那些如幽灵般舞蹈的黑色身影:
“它们的移动方式,完全违背了我们所知的任何水下作业逻辑。没有螺旋桨,没有喷射口,却能以如此精准的姿态悬停、平移、旋转,仿佛洋流对它们而言根本不存在!”
与此同时,全球的社交网络已经彻底引爆。
无数的短视频片段、截图和惊叹号淹没了每一个平台。
“#东方魔术”、“#反重力海妖”、“#物理学不存在了”等标签以秒为单位刷新着记录。
就在全球观众试图理解这反物理的推进技术时,直播画面突然切换到一个更震撼的角度。
数台海妖无人机围成圆阵,中央那台机体腹部缓缓打开,一道柔和的蓝绿色光柱从内部照射而出,笼罩住下方一片约五平方米的废墟区域。
光柱接触海床的瞬间,没有激起一丝泥沙,仿佛光本身拥有质量和意志。空气中弥漫开一股类似雨后森林和臭氧混合的清新气味。奇迹发生了。
光柱所及之处,那些被台风扯碎、掩埋在淤泥中的珊瑚碎片,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从时间的长河中捞起。它们微微震颤,表面的淤泥和寄生的藻类如尘埃般无声剥落,露出洁白的本质。
随后,这些碎片开始悬浮起来,在蓝绿色的光场中,像亿万个被唤醒的积木,开始自发地聚拢、重组。
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在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引导下,它们像被按下了快进键的生命倒放,沿着原本的生长轨迹,严丝合缝地重新组合成完整的骨架结构。
紧接着。
周围的海妖无人机开始喷射一种乳白色的生物凝胶,那些凝胶精准地填充进每一处断裂的缝隙,每一个缺损的孔洞。
仅仅一个半小时。
原本的废墟上,一簇崭新的、结构完整的珊瑚骨架,就这样出现在了亿万观众眼前。
更令人震惊的是,随着最后一层凝胶的固化,那些原本灰白死寂的珊瑚骨架表面,竟然开始泛起淡淡的粉色光晕。
通过超高倍率镜头可以看到,那层凝胶正在分化、演变成无数微小的活体单元,并迅速附着在骨架上。
那是活体珊瑚虫被从无到有地打印出来并瞬间激活的标志!
黑宫椭圆形办公室。
败登总统的科学顾问,头发花白的海洋生物学权威罗伯特博士,脸色惨白地摇头,声音因恐惧而颤抖:
“总统先生,这不是我们认知范畴内的技术。技术是我们利用规律制造的工具,而这个……它在创造新的规律!您看到了吗?它们不是在培育生命,它们是在打印生命!这是基于生物电信号引导的超高速物质重组!”
罗伯特博士的话像一记重锤,敲碎了椭圆形办公室里最后的侥幸。他指着屏幕上那片重生的珊瑚,声音愈发尖利:
“他们掌握的,是一套我们连理论模型都无法建立的物质能量转化。这不是创世,这是工程学,只是……是神级别的工程学。”
败登总统这才猛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上,指尖因用力过度而泛白:“一个半小时就凭空创造一片生态?!他们是在修复珊瑚,还是在向我们展示他们能用一个半小时重塑一座岛屿?!这究竟是生态修复,还是新时代的武力展示?!”
他的喉结滚动,嘴唇翕动,最终只吐出一个词:“上帝……”
天工一号中央控制室。
秦卫兵面无表情地看着主屏幕上跳动的作业进度条,耳机里传来陈默兴奋到变调的声音:“秦总!海妖的活体打印效率超出预期百分之三十!按这个速度,我们只需要四十八小时就能完成全部修复作业!”
“继续。”秦卫兵只回了两个字,便将注意力转向另一块分屏。
那里显示的是海床深层地质扫描数据,一条条颜色各异的能量分布图正实时刷新。这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是为龙宫基地的选址进行精密勘测。
表面上,数十台海妖无人机正在全球直播的镜头前卖力表演生态修复;而在直播死角的海床深处,另一支秘密编队正在进行着更关键的工作。
它们携带的不是生物凝胶,而是超高压水刀和声波震碎锤。那些阻碍未来航道的巨大礁盘,那些会干扰声呐探测的复杂地形,正被悄无声息地粉碎、清理、重塑。
秦卫兵的手指在全息控制台上划过,调出一张三维地形图,上面布满了龙宫基建的关键节点。他的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在规划图的一个关键承重点上,代号为龙牙的区域,地质扫描数据一直存在着一片诡异的盲区,所有探测信号都在那里发生了不规则的衰减和扭曲,导致数据无法建模。
就在这时。
一个急促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中传来,是老钟,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凝重:“秦总!龙牙节点有重大发现!强化扫描确认了干扰源!”
秦卫兵精神一振:“干扰源是什么?”
“干扰源来自海床下七米,就是它造成了扫描盲区!”老钟迅速调出一段深层扫描数据,“我们侦测到强烈的金属反应,以及一种……非常古老的能量残留。它像一个被动的能量黑洞,正在吸收和扭曲我们的高频扫描脉冲,信号模式很古怪,像某种早已熄灭的余烬。扫描轮廓显示,这玩意儿不像自然形成的。”
秦卫兵盯着屏幕上那个模糊的巨大阴影,心中顿生预感。
“切换高分辨率模式,我要看清楚它。”
十二号海妖工程机立刻调整姿态,腹部的深层扫描阵列开始全功率运转。蓝色的能量脉冲一波波扫过海床,每一次扫描,屏幕上的轮廓就清晰一分。
三十秒后。
当完整的三维模型构建完成时,控制室里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是一艘潜艇。
一艘巨大的、线条介于鲨鱼的优雅与工业时代的狰狞之间的、浑身覆满被岁月和深海生物部分侵蚀,却依旧散发着不祥气息的诡异符号的潜艇。那些符号既非任何已知文字,也非单纯的装饰,更像某种……警告。
老钟凑到屏幕前,推了推眼镜,声音罕见地带上凝重:
“这个艇型,该死,是德制U型艇的变种。但这尺寸比常规型号大了至少三分之一。”
他调出历史数据库,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片刻后,屏幕上弹出一份泛黄的机密档案。
“找到了。”老钟的声音压得更低,“xx-U2511,纳粹德国在战争末期启动的瓦尔基里计划实验艇。据说它搭载了某种基于缴获科技开发的实验性动力核心,但在首次试航后就失去了联系,所有参与人员全部死亡或失踪,连图纸都被悉数销毁。”
他顿了顿,抬头看向秦卫兵:“这艘鬼船,在历史记录里根本不存在。”
秦卫兵的目光锁定屏幕上那艘静卧海床的黑色幽灵,脑海中,系统的机械音突然响起。
【发现特殊设备:幽灵U艇残骸(xx-U2511)】
【检测到稀有科技残留:实验性能量核心碎片】
【触发随机任务:深海考古】
【任务内容:回收幽灵U艇核心残骸,解析其技术原理】
【任务奖励:稀有材料“零点结晶”x1,技术图纸“古代能量回路框架”,随机特殊能力抽取x1】
【是否接受?】
秦卫兵的瞳孔骤然收缩。
零点结晶。
那是他在系统兑换列表里见过、但兑换所需积分高达十万的稀有材料,是构建烛龙之心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之一。
而现在,它就躺在距离自己不到两百米的海床下,等待被唤醒。
“接受。”秦卫兵毫不犹豫地在心中确认。
下一秒,任务面板展开,一连串作业指令自动生成。
“老钟。”秦卫兵的声音冷静得可怕,“十二号机组停止常规作业,切换为深海考古模式。我要活的样本。”
老钟愣了一秒,随即反应过来,嘴角抽搐:“秦总,这玩意儿沉了八十年,里面说不定还有未爆的鱼雷和燃料……”
“所以才需要你。”秦卫兵打断他,“用声波震碎锤清理周围淤泥,然后派工程机进行结构稳定性评估。如果外壳完整,直接用牵引光束整体打捞。”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这件事,不出现在直播画面里。”
老钟深吸一口气,点头:“明白。”
十分钟后。
海床深处,十二号海妖工程机的机械臂缓缓伸向那片被清理出来的黑色艇身。当金属触手接触到潜艇表面的瞬间,一股微弱却极具规律性的能量波动沿着机械臂传回了天工一号。它不像无序的能量泄漏,更像一下、又一下……沉睡了近一个世纪的心跳。
秦卫兵盯着能量监测仪表上那条稳定起伏的诡异曲线,眼神变得深邃。
这艘鬼船,还活着。
或者说。
它里面的某样东西,还活着。
而此时此刻,全球直播的画面里,数十台海妖无人机正编织出一片又一片重生的珊瑚海,亿万观众沉浸在这场神迹的震撼中,完全没有察觉,在那片蓝色深渊的最底层,一个沉睡了八十年的秘密,正被轻轻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