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雪阁内,依旧是那间净室,檀香袅袅。只是这一次,梅知雪的心境与初次来时已大不相同。她不再是那个对“炁”懵懂无知、满心戒备的闯入者,而是身负花神传承、与他有着千年盟约的同行之人。
陆寒州早已等在案前,玄色西装衬得他肩线挺括,气质清冷如旧。他抬眸看她进来,目光在她颈间那枚若隐若现的霜雪梅花佩上停留一瞬,冰蓝色的眼底似有微澜闪过,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坐。”他言简意赅,待梅知雪在他对面落座,便直接切入正题,“杭州之行,NIAS方面,沈墨言会提供明面上的身份掩护和必要的信息支持。但真正的核心,在于我们自身。”
他并未询问玉佩异动之事,仿佛那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梅知雪也按下不提,只是静静聆听。
“连清荷教授在学界地位超然,行事低调。直接以花神之名拜访,过于唐突,也易打草惊蛇。”陆寒州说着,修长的手指在身前空气中虚点几下,一道淡蓝色的光屏瞬间展开,悬浮于两人之间。光屏上并非现代电子地图,而是一幅蕴含着无数细小光点、河流般能量脉络流动的立体星图,充满了玄奥的气息。“我们需要一个更合理的契机。”
梅知雪认出,这正是上次见过的,能监控龙脉穴位状态的“堪舆星盘”的扩展形态。她注意到,代表杭州区域的光点尤为密集,其中西湖周边,更有几处节点闪烁着温润如玉的光芒。
“这是……”
“灵脉节点,也是历代人文荟萃之地。”陆寒州解释道,“连教授精研易学,对天地气机感应敏锐。她选择长居杭州,绝非偶然。我们此行,需从‘理’入手。”
他指尖轻划,星图变幻,聚焦于西湖孤山一带。“此次杭州的‘丝绸之路文物科技保护国际研讨会’,便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你以青年修复师的身份参会,探讨古代工艺与材料学,合情合理。而我,”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却自带分量,“‘深蓝纪元’近期的一项重点研究,便是将古建筑智慧与现代数字建模结合,进行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这,便是我的‘理’。”
梅知雪立刻领悟:“所以,我们是以学术交流与合作调研的名义前往?”
“不错。”陆寒州颔首,随即,他手腕一翻,那枚一直戴在他左手腕的玄色金属腕表被解下,置于案上。他指尖在其上几个极细微的凸起处按特定顺序轻触,腕表竟发出极轻微的“咔哒”声,表盘侧方投射出一片更加复杂精密的立体光影结构——榫卯交错,梁柱分明,竟是一座微缩的古建筑模型,其间有淡金色的能量线路蜿蜒流转,与方才的星图隐隐呼应。
“这是……”梅知雪感到一股古老而严谨的气息扑面而来。
“鲁班门,传承的不只是匠作之技,更是‘营造法式’背后的天地至理。”陆寒州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在陈述一个亘古存在的秘密,“《鲁班书》下卷,记载的并非仅是世俗所传的咒诅之术,更多是沟通自然、调和阴阳的风水阵法,以及如何将‘炁’的运转,融入建筑布局之中。”
他操控着光影模型,演示如何通过调整虚拟的梁柱角度、门窗位置,来引导、汇聚或屏蔽环境中流动的“炁”。“我的家族,世代守护此道。‘深蓝纪元’的科技,不过是让这些古老的智慧,能以更精确、更高效的方式呈现和应用。”
梅知雪看着那精妙绝伦的能量流动模型,心中震撼。她终于明白,陆寒州为何能年纪轻轻便执掌如此庞大的科技帝国,又能对风水玄学、灵脉秽气了如指掌。他的力量根基,正是这源自匠圣鲁班的古老传承,是理性科技与玄妙古法的完美结合。
“至于雪神之祀,”陆寒州收起腕表,光影消散,他的目光再次落回梅知雪身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沉,“与我陆家血脉相伴相生。上古雪神,司掌寒冬肃杀,亦孕育冰雪下的生机,是守护北方、平衡阴阳的重要神只。其祭祀之礼,早已融入我族血脉传承与这‘听雪阁’的日常仪轨之中,不为外人所见。”
他没有细说祭祀的具体形式,但梅知雪能感觉到,那必定是与这片土地、与自然节律、与那股冰寒神力紧密相连的古老传统。她想起幻境中那位雪君决绝的背影,以及那句“以身镇厄”。
“所以,‘晦’污染龙脉,不仅是在破坏天地平衡,也是在直接冲击雪神一脉的根基?”她敏锐地联想到了房山之事。
陆寒州眼中掠过一丝赞许:“没错。守护灵脉,净化秽气,既是职责,亦是存续之本。”他话锋一转,重新聚焦于杭州,“连清荷教授所代表的莲花神,象征纯净与智慧,其力量核心在于‘净化’与‘启迪’,与西湖水脉、禅意哲理息息相关。找到她,了解她力量的本质,对我们接下来应对‘晦’更复杂的阴谋,至关重要。”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那几株耐寒的绿植。“杭州水网密布,灵脉交织,是‘晦’绝不会放过的目标。沈墨言的卜筮警示,绝非空穴来风。我们此行,明为学术,实为探查,既要找到同伴,也要警惕潜伏的危机。”
梅知雪也随之起身,胸前的玉佩贴着肌肤,传来安定的微凉。她看着陆寒州挺拔而孤峭的背影,千年盟约的重量与即将展开的旅程交织在心。
“我明白了。”她轻声说,语气却异常坚定,“以修复师之‘理’,行花神之‘责’。”
陆寒州回身,逆着光,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只能听到他低沉而清晰的回应:
“很好。那么,准备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