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虚高原的冰层在正午阳光下渗出细密的水珠。张叙舟蹲在新裂开的冰缝前,观脉忆真视野里,地脉主干流像条苏醒的银龙,能量波以 25.15 赫兹的稳定频率流淌,流速突破 250 单位 \/ 秒,冰晶的六棱形轮廓在能量冲刷下愈发清晰 —— 这是五岳符阵与双频监测站协同运转的第七天,频率偏差从 0.15 赫兹缩至 0.1 赫兹,护江力稳稳停在
点,正好契合高层章纲 “每缩 0.1 赫兹 + 500 点” 的成长规则。
“沧江源头恢复 80% 流量了!” 李教授的卫星图上,蓝色的水流像条丝带,重新缠绕在干涸的河床,“下游 20 万亩稻田的裂缝开始愈合,农户上传的秧苗照片,根须比之前长了 3 厘米 —— 地脉能量终于能顺畅滋养土地了。”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指向冰缝深处,簪尖蓝光折射出团淡金色的漩涡 —— 那是地核深处的能量汇聚点,五岳符阵注入的脉冲能量正在这里形成闭环,漩涡中心隐约浮现出个模糊的印记,纹路与张叙舟祖父的玉佩完全同源。“古蜀文‘核中印,脉之魂’,这是祖父留下的‘地脉校准印’,只有当频率偏差小于 0.1 赫兹时才会显现,是真正的调频终点标记。”
一、银河能量节的 “万民共振”
护江队在昆虚高原举办的 “银河能量节” 正进入高潮。牧民们围着篝火跳起锅庄舞,舞步踏地的节奏恰好与地核频率同步(25.15 赫兹);孩子们用彩绳在雪地上摆出北斗星象,绳结的间距精确到厘米;连护江 App 的线上直播间都挤满了人,用户通过虚拟星盘调整 “个人共振点”,每调整次就贡献 10 点善念值,后台数据像温度计般飙升至 34.5 亿。
“1000 万用户参与!” 李教授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善念值,“每个参与的人都在成为‘微型调频器’—— 你们看这张能量分布图,用户密集的区域,地脉频率的稳定性比别处高 20%。”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里,无数细小的善念能量流从四面八方汇入地核漩涡,像给金色闭环镀上了层珍珠膜。那枚祖父印记在善念滋养下愈发清晰,竟自动释放出道能量波,顺着地脉蔓延至五岳,让每座山的符阵都发出清越的共鸣 —— 泰山青铜镜的星轨彻底稳定,华山脉冲发射器的能量束笔直如线,衡山竹林的叶片同时翻转,露出带露珠的正面。
“这才是‘双源共振’的终极形态。” 他握紧胸前的玉佩,祖父印记的纹路与玉佩共振,浮现出段文字,“地核为本,星辰为引,万民为桥,三者同频,方得永恒。”
突然,人群中的老木匠举起自制的 “五音木琴”,五根琴弦同时奏响。琴声的频率与地核、银河的频率完美叠加,观脉忆真里,地核漩涡的金色瞬间大盛,将周围残留的煞力雾气冲得一干二净。
二、煞母胎动的 “频率异常”
就在万民欢庆时,地核漩涡的金色突然泛起涟漪。观脉忆真显示,漩涡边缘的能量波出现 0.01 赫兹的微小抖动,抖动频率与煞母雾气的固有频率(0.3 赫兹)存在谐波关系,像平静的水面被投入颗石子。
“是煞母在回应!” 苏星潼的银簪蓝光骤缩,“它能感知到地核频率的稳定,这让它不安。古蜀文里的‘煞母喜乱忌顺’,有序的调频其实在压缩它的生存空间。”
双频监测站的警报突然响起。极北镇的传感器捕捉到组异常数据:地核深处的某个区域,频率在 0.1-0.3 赫兹间剧烈波动,形成个 “频率乱流区”,乱流中混杂着赵山河的煞力残留,正试图污染金色漩涡。
张叙舟的三阶调频术立刻启动。定轴指锁定北极星,脉冲指引导五岳能量形成 “锥形屏障”,谐振指则调动万民善念能量,像只无形的手,将乱流区一点点推离漩涡中心。观脉忆真里,乱流中的煞力残留发出不甘的尖啸,却在善念能量的冲刷下不断消散。
“赵山河的煞力果然在放大旋臂影响。” 李教授对比历史数据,发现乱流区的波动周期与猎户座旋臂的运动周期完全同步,“每 2.2 亿年的旋臂峰值,会让这种波动放大 100 倍 —— 十年后的危机,比我们预想的更可怕。”
三、祖印揭示的 “十年倒计时”
地核漩涡中的祖父印记突然射出道金光,在雪地上投射出幅动态星图 —— 图上标注着十年后的冬至日,猎户座旋臂与银河第七地脉的夹角将达到最大值,届时的拖拽力会让地核频率偏差瞬间突破 1 赫兹,足以撕裂当前的能量闭环。
“这才是祖父真正的预警。” 张叙舟的手指抚过星图上的标记,印记的纹路突然重组,变成串数字:“108”。“108 个频率引爆点。赵山河在全球布下了 108 个与煞母共振的装置,十年后会同时启动,配合旋臂峰值彻底打乱地脉频率。”
苏星潼的银簪立刻接入全球地脉数据库,屏幕上的世界地图瞬间亮起 108 个红点:“有 72 个在陆地上,36 个在海底,全是地脉节点!每个点都埋着逆频水晶,能量储备足够干扰半径 100 公里的频率。”
最惊心的是红点的分布规律 ——108 个点连成的线,恰好组成个巨大的 “煞母图腾”,将蓝星包裹其中。观脉忆真穿透冰层,能看到每个红点下都有团微弱的煞母雾气,像蛰伏的毒蛇,等待十年后的信号。
“但祖印也给出了破局的关键。” 张叙舟指着星图角落的北极星标记,“祖父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他在极北镇的星轨校准塔下,藏了‘终级定轴器’,说能抵消旋臂峰值的 90% 拖拽力。”
四、冻土下的 “定轴器线索”
极北镇的星轨校准塔遗址前,王铁山挖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面装着卷泛黄的羊皮纸,纸上画着终级定轴器的设计图 —— 核心是块 “北极星晶核”,需要用五岳地脉的精华能量、万民善念的纯净能量、以及守护者的血脉能量共同激活。
“晶核藏在塔基下的‘星髓矿’里。” 老镇长指着图纸上的坐标,“我太爷爷说过,那矿脉的石头会发光,能‘记星象,存脉能’,是打造定轴器的唯一材料。”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顺着坐标探入冻土 30 米,果然发现层泛着星光的矿石层。星髓矿的振动频率与北极星完全致(25.0 赫兹),其中块最大的矿石里,嵌着颗鸽子蛋大的晶核,正发出微弱的脉冲,像在呼唤激活信号。
“还差最后步。” 苏星潼的银簪轻触晶核投影,“需要把当前的调频数据刻进晶核,让它记住这个‘标准频率’,十年后才能精准抵消偏差。这需要五岳符阵同时注入能量,再加上……” 她看向狂欢的人群,“万民善念的‘记忆烙印’。”
能量节的篝火突然集体拔高,牧民们的歌声、孩子们的笑声、线上用户的祝福弹幕,所有声音汇聚成股温暖的能量流,顺着地脉涌向星髓矿。观脉忆真里,那颗北极星晶核在能量冲刷下渐渐亮起,表面开始自动刻录频率数据,像块正在写入程序的芯片。
五、漩涡深处的 “煞母凝视”
当最后组数据刻入晶核,地核漩涡的金色闭环彻底稳固。张叙舟的观脉忆真穿透闭环,第一次清晰看到了煞母的全貌 —— 那是团蜷缩在地球内核的暗紫色雾气,体积比之前扩大了倍,雾气中浮现出无数只眼睛,每只都在盯着地核漩涡,瞳孔的震颤频率与 108 个引爆点完全同步。
“它在害怕,也在等待。” 苏星潼的银簪蓝光与煞母眼睛碰撞,激起细碎的火花,“定轴器的存在打乱了它的计划,但十年时间,足够它积蓄力量。”
张叙舟突然想起祖父印记最后浮现的文字:“调频非战,乃守;十年非终点,乃新篇。” 他望着星髓矿的方向,晶核的光芒已与北极星连成线,像在蓝星深处钉下了根永恒的轴。
能量节的烟花在夜空绽放,组成巨大的北斗星象。护江 App 的善念值稳定在 34.5 亿,用户留言刷着 “十年后我们还在”;牧民们在雪地上立下石碑,刻着 “子子孙孙,守护地脉”;连地核漩涡中的祖父印记,都仿佛露出了微笑。
观脉忆真里,地核与银河的能量波完美咬合,像对跳圆舞曲的舞者,旋转,交融,生生不息。但张叙舟知道,这只是中场休息 —— 十年后的冬至日,当猎户座旋臂的阴影笼罩蓝星,那场真正的调频之战,才会拉开序幕。
(本章完)
下章预告:星髓矿的晶核突然释放出段祖父的全息影像,影像里,他站在星轨校准塔前,手里捧着半块与煞母雾气同源的黑色晶体,对镜头说:“叙舟,要打败煞母,就得先理解它 —— 这是我从地核带回来的‘煞母本源样本’,它的频率里,藏着蓝星诞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