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车驶离基地时,晨光正刺破冰封山脉的晨雾,将雪峰染成淡金色。苏朗伽坐在车窗旁,看着窗外倒退的荒原,昨夜与劳拉德尔的谈话仍在耳边回荡——那些关于和解、关于重建、关于两个文明未来的设想,像种子一样落在心底,正随着车轮的转动慢慢生根。
“关于和解,我有两个条件。”昨夜的篝火旁,苏朗伽将一块刻着亚特兰缇斯图腾的石牌放在劳拉德尔面前,石牌上的纹路在火光中泛着暖光,“第一,你们需协助我们重建家园,修复被战火摧毁的木屋、图腾柱和农田;第二,为阵亡者家属提供补偿,粮食、草药、工具…用基地储存的物资抵偿。”
劳拉德尔的拐杖戳在篝火旁的泥土里,火星溅起又落下,像他此刻的思绪。他沉默了片刻,伸手拿起石牌,指尖拂过图腾纹路:“我答应。基地还剩三百根建筑木材、两百斤麦种,还有十几套未拆封的农具,都可以优先援助。”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郑重,“我还会让卡伦带领士兵,帮你们清理废墟、搭建木屋。只要能和解,我们愿意付出更多。”
苏朗伽看着劳拉德尔眼中的真诚,突然想起初见时的场景——那时的他,站在执政厅的金属桌后,手中拿着物资清单,脸上满是小心翼翼。而此刻,篝火旁的他,少了几分帝国高层的疏离,多了几分荒原幸存者的坦诚。“不止是物资和人力。”苏朗伽补充道,“我们还需要你们的技术,比如修复水源的设备、改良土壤的方法。但前提是,这些技术不能用于战争,只能用于重建。”
“当然。”劳拉德尔立刻点头,从怀中掏出一本旧笔记本,用炭笔在纸上写下“和解框架”:一、物资援助(木材、种子、农具);二、人力支持(士兵协助重建);三、技术共享(仅限民用);四、补偿方案(按阵亡者人数分配物资)。他将笔记本递给苏朗伽,纸上的字迹虽然潦草,却透着沉甸甸的承诺,“这是我们的约定,我会让议会盖章确认,绝不会反悔。”
苏朗伽接过笔记本,将石牌放在劳拉德尔手中:“这是亚特兰缇斯的‘承诺石’,拿着它,就代表我们愿意相信你们。若你们违背约定,我会带着部落的人,收回我们给予的所有信任。”劳拉德尔握紧石牌,石牌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像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车厢内的对话声打断了苏朗伽的回忆,他转头望去,只见阿丽斯正和埃拉凑在一起,手中拿着一张手绘的图纸——上面画着亚特兰缇斯的“故事教学法”:左边是围坐篝火的族人,中间是讲故事的长老,右边是记录故事的孩童。“我们的孩子,都是听着部落的传说长大的。”阿丽斯指着图纸,语气带着骄傲,“比如讲‘洪水传说’时,会教他们如何识别洪水征兆,如何搭建避难的木筏;唱‘狩猎歌谣’时,会教他们辨认兽迹,如何配合捕猎。”
埃拉的目光紧紧盯着图纸,手中的面板早已锁屏——这是她第一次放下机器,认真倾听另一种文明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学校,只会让孩子对着面板背知识点。”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嘲,“比如教‘生态知识’,只会展示数据和图片,孩子连真正的草都没摸过,更别说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
阿丽斯从兽皮囊里掏出一卷兽皮,上面用炭笔记录着亚特兰缇斯的“歌谣教材”——有教草药知识的《百草谣》,有教天文常识的《星歌》,还有教道德礼仪的《族规歌》。“这些歌谣,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她轻轻哼唱起来,“‘三月采蕨芽,五月摘莓果,九月收麦种,莫误农时课’,孩子唱着歌,就记住了耕种的时节。”
埃拉跟着哼唱,眼中渐渐泛起光彩。她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母亲曾教过她一首关于星空的歌,那时她还会指着星星问“那是什么星座”,可后来,母亲被调往总部,那首歌也渐渐被遗忘。“我想在基地学校试试这种方法。”埃拉突然开口,语气带着坚定,“比如教算术时,带孩子去菜园数蔬菜;教语言时,让他们编自己的歌谣;教历史时,让他们演部落的传说。”
阿丽斯笑着点头,在兽皮上补充了“教学计划”:第一周,带孩子去田野实践;第二周,教孩子编简单的歌谣;第三周,举办“故事分享会”。“我可以派部落的长老去基地帮忙。”她看着埃拉,眼中满是期待,“我们一起,把两种文明的教育方法融合起来,让孩子既能学到科技知识,也能保留生活的智慧。”
埃拉用力点头,从面板里调出基地学校的课程表,在“虚拟自然课”旁写下“田野实践课”,在“数据语言课”旁写下“歌谣创作课”。“等你们的家园重建好,我也想带基地的孩子去新亚特兰看看。”她的语气带着向往,“看看真正的篝火,听听真正的部落传说,摸摸真正的陶土。”
悬浮车驶过冰封山脉的隘口时,阳光突然变得强烈起来,照亮了远处新亚特兰的轮廓——虽然还有战争的痕迹,却已能看到重建的木屋框架,听到孩童的笑声。苏朗伽和劳拉德尔站在车门口,望着远方的家园,心中满是期待。“我们的和解,就从重建开始。”劳拉德尔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或许未来,我们的孩子,会一起在这片土地上,听着同样的故事,唱着同样的歌谣。”
苏朗伽点点头,目光落在阿丽斯和埃拉身上——她们正一起修改“教育融合方案”,脸上满是认真。他知道,和解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需要物资的支持,需要教育的融合,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理解。而此刻,这份信任与理解,已经在归途的悬浮车上,在篝火旁的谈话里,在手绘的图纸中,慢慢生根发芽。
悬浮车驶进新亚特兰时,民众们早已等候在街道两侧。阿隆带领火裔族战士,举着“欢迎回家”的木牌;老族长拄着拐杖,手中拿着为劳拉德尔准备的草药;孩童们捧着刚捏好的陶土制品,兴奋地挥舞着。劳拉德尔走下车,举起手中的“承诺石”,大声说道:“我们会遵守约定,协助你们重建家园,共享文明成果!”
民众们欢呼起来,掌声和笑声在街道上回荡。苏朗伽和阿丽斯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满是希望。他们知道,重建的道路还很长,和解的过程还会有困难,但只要两个文明愿意携手同行,只要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和平的渴望,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就一定能重新绽放生机,两个文明的未来,也一定会像此刻的阳光一样,温暖而明亮。
当晚,新亚特兰的篝火再次燃起。劳拉德尔和卡伦,与亚特兰缇斯的族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食物,交流着重建计划。阿丽斯和埃拉,则在一旁完善“教育融合方案”,她们的身边,围满了好奇的孩童,正听着部落长老讲述“和解的传说”。篝火的光芒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像一道温暖的桥梁,连接着两个曾经对立的文明,也连接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