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结束,1月5日,工作日的第一天。
对于万天集团的众多供应商和债主而言,这原本应该是又一个催债无果、心情沉重的周一。
然而,从清晨开始,许多人的手机就接连收到了银行到账的短信提示音。
周伟明的父亲,那位为2千万货款愁白了头的建材老板,看着手机上那条显示着八位数金额入账的短信,使劲揉了揉眼睛,反复确认了三遍,才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激动得语无伦次地给儿子打电话:“伟明,钱。
万天把钱打过来了。
全打过来了。
我的天啊。”
类似的情景,在众多与万天集团有业务往来的公司老板身上上演。
拖欠了数月的工程款、材料款、设计费……竟然在一天之内,如同天降甘霖般,陆续到账了。
“万天这是……缓过气来了?”
“是谁这么大手笔?一次性付清?”
“听说是有大资本介入了。”
“太好了,这下我们的公司有救了。”
顿时间,青山市相关的商业圈子里议论纷纷,一股久违的乐观情绪开始驱散之前的阴霾。
所有人都意识到,万天集团这艘即将沉没的巨轮,似乎真的迎来了转机。
而与此同时,在更加敏锐的资本市场上,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当天收盘后,证券交易所公布了最新的大宗交易信息。
数据显示,濒临退市的St万天赫然在列,而且不止一笔。
连续数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股份数量巨大,更重要的是,成交价格统一为每股1.4元,较当日二级市场平均价溢价超过30%。
这一异常情况立刻引起了所有还在关注St万天的投资者和机构的注意。
“溢价30%收St万天?哪个冤大头?”
“不对。你看接手方,名字是……唐浩?”
“唐浩?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啊。
是哪个牛散(牛气散户)?”
“一次性吃进这么多?
这是要干什么?”
“唐浩”这个名字,首次进入了资本市场的视野。
紧接着,万天集团发布了一份权益变动报告书公告。
公告声明,根据《证券法》规定,自然人唐浩通过大宗交易及二级市场交易,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已达到5%,触及举牌线,予以披露。(实际可能已达7%,披露按规进行)
举牌。
这个词如同一声惊雷,在已经对St万天绝望的市场中炸响。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自然人,在St万天最低迷、最危险的时刻,不仅没有逃离,反而逆势大手笔买入,甚至不惜溢价30%通过大宗交易收集筹码,并且迅速达到了举牌红线。
这释放出的信号,强烈到令人窒息。
这意味着:
1. 有超级资金看好St万天的未来,并且态度坚决。
2. 这股资金实力雄厚,不在乎短期溢价成本。
3. 其目标绝不仅仅是财务投资,很可能意在公司的控制权。
St万天的股吧和投资论坛瞬间沸腾了!
“卧槽,白衣骑士来了?!”
“唐浩是谁?求大佬科普。”
“1.4的成本。
这是明牌告诉你们,股价跌不下去了。”
“碧苑集团的阴谋要破产了。”
“明天开盘必须跟啊。这是送钱。”
市场的悲观预期被这突如其来的举牌彻底扭转。
之前被碧苑集团打压得毫无还手之力的多头,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
而此刻,在碧苑集团的办公室里,相关负责人的脸色想必会非常难看。
他们处心积虑的砸盘计划,遭遇到了一股神秘而强大的资本的正面迎击,而且一出手,就是如此霸道和不容置疑。
唐浩,这个名字如同一颗突然升起的耀眼新星,开始在资本市场的夜空中,散发出令人无法忽视的光芒。
他收购万天集团的计划,也从幕后,正式走向了台前。
……
唐浩在资本市场的突然亮相,尤其是以如此高调、强势的方式举牌St万天,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彻底打乱了碧苑集团的部署。
碧苑集团总部,副总裁办公室内,气氛凝重。
“查,给我把这个唐浩的底细查个底朝天。”负责此次狙击万天行动的副总裁赵铭,脸色铁青地将一份关于St万天大宗交易和举牌公告的文件摔在桌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哪来这么大的资金和胆子跟我们作对?!”
碧苑集团的能量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其大本营青山市。
很快,关于唐浩的初步调查报告就摆在了赵铭的桌上。
“赵总,查到了。
这个唐浩确实是青山市本地人,家庭背景普通,父母都是普通职工。
他本人刚从魔都一所大学毕业不久,目前在魔都一家投资公司工作。”
“就这?”赵铭皱紧眉头,“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能有十几个亿的资金?”
“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我们深入查了一下他近期的资金往来,”手下小心翼翼地汇报,指出了一条关键线索,“我们发现,在大概三四个月前,他和他母亲严芳,曾以类似‘家族借款’、‘朋友投资’等名义,在亲友圈里募集过一笔资金,规模大概在一两千万左右。
这种方式……游走在灰色地带,有非法集资的嫌疑。”
“非法集资?”赵铭眼中精光一闪,像是嗅到了猎物的味道,“哼,果然不干净。
继续挖,看看他还有没有别的把柄。”
“另外,”手下补充道,“我们还注意到,唐浩的三叔,叫唐正庆的,之前似乎因为投资失败欠了不少债,和唐浩一家关系并不融洽。
这次唐浩回来分红,好像也只给了唐正庆家最低比例的收益,唐正庆对此颇有微词。”
“哦?”赵铭身体微微前倾,脸上露出了阴冷的笑容,“家庭矛盾?心怀不满?呵呵,这可是个不错的突破口……”
他摸着下巴,一条毒计瞬间在脑海中成型。
既然无法在资本市场上正面击溃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唐浩,那就从他身边最薄弱的地方下手,从内部瓦解他。
“去找这个唐正庆,”赵铭对手下吩咐道,“接触的时候要隐蔽,换个身份,比如……就说我们是外地来的投资客,看好青山市的发展,想通过他了解一下本地的情况,尤其是他那个厉害的侄子唐浩,还有那个什么‘建明资本’。”
他阴恻恻地笑道:“他不是想投资建明资本却不够格吗?
我们可以‘帮’他一把。
告诉他,只要他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或者愿意配合我们做一些事情,我们可以给他一笔丰厚的‘咨询费’,足够他弥补之前的亏损,甚至……还能帮他绕过那些麻烦的资格审核,投资建明资本下一期的产品。”
手下心领神会:“明白,赵总。
我这就去安排人接触唐正庆。”
……
与此同时,唐正庆家中。
他正对着电脑发愁,屏幕上显示着建明资本(对外公开版)的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
除了100万投资门槛这一条他勉强达标外,其他的诸如家庭金融资产、年收入等要求,他无一符合。
“唉,要是能搭上建明资本这班车就好了……”唐正庆唉声叹气,脑海里全是分红宴上王太太和五姑家拿到巨额分红时喜悦的场景,再对比自家那区区二十万,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喂,哪位?”唐正庆没什么好气地接起电话。
“您好,是唐正庆先生吗?”电话那头是一个听起来很客气的中年男声,“冒昧打扰。
我姓钱,是做建材生意的,最近想来青山市考察一下投资环境,听说您对本地很熟悉,尤其是对您侄子唐浩先生和他背后的建明资本比较了解,不知道能否赏脸一起吃个便饭,向您请教一下?”
唐正庆愣了一下,随即心中一动。
居然有人因为唐浩和建明资本找上自己?
还这么客气?
他正愁没门路深入了解建明资本,这岂不是送上门的机会?
虽然觉得有点突然,但在“投资建明资本”这个巨大诱惑面前,唐正庆的警惕心瞬间降低了不少。
“这个……好吧。”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时间地点你定。”
挂了电话,唐正庆的心情莫名地有些激动和期待,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捷径正在向他展开。
他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一只脚踏入了碧苑集团精心编织的陷阱之中。
人性的贪婪和之前积攒的不满,让他成为了对手眼中,最容易攻破的那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