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凌风更加忙碌了。他一边指导青年小组管理果园和小麦田,一边在空间里研究草药和土农药。他根据古籍里的记载,用艾草、苦楝叶和皂角,配制了一种土农药。这种农药不仅能防治病虫害,还没有副作用,对人体和环境都很安全。
他在果园里进行了试验,把土农药喷洒在果树上。几天后,他发现果树上的蚜虫和红蜘蛛都少了很多,叶子也变得绿油油的。“太好了,成功了!”凌风心里一阵高兴。
他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福满和青年小组的成员。王福满听了,很兴奋:“风小子,你真是太厉害了!有了这种土农药,咱们的果园和庄稼就再也不用怕病虫害了!”
“是啊,凌哥,这种土农药比城里买的农药还好用,而且还不用花钱!”铁柱也兴奋地说。
凌风笑着说:“这种土农药的原料很常见,艾草和苦楝叶在山里到处都是,皂角咱们队里就有。以后咱们可以自己配制,不仅能节省开支,还能帮其他队的社员们解决病虫害的问题。”
王福满点点头:“好!咱们明天就组织社员们去山里采艾草和苦楝叶,多配制一些土农药,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天一早,凌家坉的社员们就拿着篮子,往后山走去。男人们负责砍苦楝树的枝条,女人们负责采艾草和苦楝叶,孩子们则在旁边帮忙,整个后山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凌风也跟着去了后山,他一边指导社员们采摘艾草和苦楝叶,一边给他们讲草药的知识:“艾草要采带花的,药效最好;苦楝叶要采新鲜的,不然效果不好;皂角要晒透,才能把里面的皂角素提取出来……”
社员们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问。他们发现,凌风不仅懂育种,还懂草药,真是个全才。
中午的时候,大家都采了不少艾草和苦楝叶,满载而归。回到队部,凌风指导大家配制土农药——把艾草、苦楝叶和皂角切碎,放进大锅里煮,煮出的水就是土农药。
社员们都很积极,有的烧火,有的切草药,有的搅拌,整个队部都热闹非凡。王福满看着这一幕,心里很欣慰——凌家坉的社员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团结过,这样有干劲过。
就在大家忙着配制土农药的时候,周守义拄着拐杖,慢慢走了过来。他的脸色有些苍白,咳嗽得很厉害。“凌小子,你们这是在忙啥呢?”周守义问道。
“周大爷,我们在配制土农药,用来防治病虫害。”凌风连忙迎上去,扶住他,“您怎么来了?您的身体不舒服,应该在家好好休息。”
“我听说你们在采草药,就过来看看。”周守义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凌风,“这是我家里的最后一本草药书,《本草纲目》的残本,里面有不少有用的记载,你拿着,说不定能帮上忙。”
凌风接过布包,心里一阵感动:“周大爷,谢谢您!您都生病了,还想着我。”
“不用谢,我也是希望你能把草药研究搞成。”周守义咳嗽了几声,“我这身体,怕是撑不了多久了,能为你们做点事,我心里也踏实。”
“周大爷,您别这么说,您的身体会好起来的。”凌风连忙说,“我这里有刚配制的土农药,还有一些黄芪,您拿着,黄芪煮水喝能增强抵抗力,土农药能防治家里的虫子。”
周守义接过土农药和黄芪,点了点头:“好,好,我拿着。凌小子,你是个好孩子,以后凌家坉就靠你了。”
凌风看着周守义的背影,心里泛起一阵酸楚。他知道,周守义是个好人,是个有学问的人,但在这个时代,却只能在乡下默默无闻地老去。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草药研究搞成,让周守义的智慧得以传承,让更多的人受益。
接下来的日子,凌风一边指导社员们使用土农药,一边继续研究草药。空间里的草药长得越来越好了,黄芪的根已经有胳膊粗了,党参的藤蔓爬满了整个架子,天麻也成熟了,挖出来的块茎又大又饱满。
他把天麻和黄芪晒干,一部分留给家人和信任的人,一部分藏在空间里,作为“战略储备”。他知道,这些草药不仅能治病,还能在关键时刻换钱或物资,是他和家人的“救命钱”。
这天晚上,凌风正在空间里整理草药,突然听见外面传来敲门声。他连忙从空间里出来,打开门一看,是刘技术员。
刘技术员的脸色很凝重,手里拿着一张纸。“凌风,出事了。”刘技术员压低声音说,“县里的张教授被批斗了,因为他搞杂交育种,被当成‘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典型。这是批斗他的传单,你看看。”
凌风接过传单,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充满了攻击性的语言——“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张某某”“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育种路线”。他的心里一阵冰凉,张教授是县里有名的农业专家,培育出了不少高产作物,没想到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
“刘技术员,张教授现在怎么样了?”凌风问道,声音有些颤抖。
“还能怎么样?被关在县里的牛棚里,天天批斗。”刘技术员叹了口气,“凌风,你一定要小心,张教授的事就是个教训。你搞草药研究,虽然不像之前育种那么引人注目,但也一定要低调,别让人抓住把柄。”
“我知道了,刘技术员,谢谢您告诉我。”凌风说,心里充满了愤怒和担心。他担心的是,下一个被批斗的可能就是自己;他愤怒的是,这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专家,竟然要遭受这样的迫害。
刘技术员走后,凌风坐在桌边,看着那张传单,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起了前世的历史,知道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很久。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不能放弃,因为他不仅要为自己和家人活下去,还要为那些信任他的社员们,为那些被迫害的专家们,保留一丝希望。
他站起身,走进屋里,进入空间,看着放在箱子里的古籍,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在向他诉说着千百年来的苦难和希望。凌风知道,这些古籍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寄托。他会带着这些智慧,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里,继续走下去,直到迎来属于他们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