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父亲电话里为难的语气,祁阳能想象到那个画面:一辈子老实本分、不愿得罪人的父亲,面对曾经手握些许权力、如今主动上门“示好”的旧识,那种局促与无奈。
人情社会,关系网络,这是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千百年的潜流,即使在他所投身的高科技行业,也无法完全避免。
企业发展起来,树大招风。各种或近或远的关系,开始以各种方式试图搭上线,寻求便利。这是权力和资源聚集后必然面临的考验。
他理解父亲的处境。对于老一辈人而言,“面子”和“人情”是社交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拒绝往往会伤及情面,让父亲在原来的社交圈里难做。
但祁阳更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
“灏阳”和“启明深瞳”不是家族作坊,而是依靠顶尖技术和专业管理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杀出血路的现代化企业。用人唯贤,是公司能够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基石。
一旦开了随意安排关系户的先例,公司的用人标准就会受到质疑,团队士气会受挫,精心打造的专业、公平的文化氛围也会被破坏。其带来的隐性成本,远超任何单个人情所能带来的便利。
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妥善处理这类人情请托,平衡法与情、理与利,是对他管理者智慧的考验。
“爸,我明白您的意思了。”祁阳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喜怒,“他侄子叫什么?学计算机的具体哪个方向?有没有简历?”
他没有立刻拒绝,而是先询问具体情况。这既是对父亲担忧的体谅,也是给予对方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前提是,这个机会必须放在公司统一的、公开的用人标准和流程框架之下。
“叫孙伟,伟人的伟。”见儿子没有直接回绝,祁建国似乎松了口气,语气也流畅了些,“说是学什么……软件工程的?对,软件工程。简历我让他发我微信了,我这就转给你你看看。”
“好,您发过来吧。”祁阳道,“爸,公司招人有严格的流程和标准,尤其是技术岗位,需要经过几轮专业面试。我需要先看看他的基本情况,如果符合我们的岗位要求,可以安排他走正常的面试流程。”
他没有做出任何承诺,但给出了一个合情合理、不伤颜面的回应。
“哎,好,好,我明白,公事公办,公事公办。”祁建国连声应道,心里踏实了不少。他深知儿子的原则性,能给出这个答复,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挂了电话,祁阳揉了揉眉心。这类事情,耗费的心神有时不亚于一场商业谈判。
很快,微信上收到了父亲转发过来的简历。祁阳点开,快速浏览了一遍。
孙伟,二十二岁,本地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应届毕业生,软件工程专业。成绩单显示,专业课程分数多在七十分到八十五分之间,没有挂科,但也谈不上突出。实习经历一栏,只有短短三个月在一家小型软件公司担任测试助理的经历,描述泛泛。
平心而论,这是一份非常普通的应届生简历。以“启明深瞳”目前对算法工程师和软件开发工程师的高要求——通常目标院校是985\/211或知名理工科院校,且需要具备扎实的项目经验或竞赛经历——这份简历在hR初筛阶段,大概率就会被过滤掉。
他沉吟片刻,没有直接做出判断。
拿起内部电话,他拨通了张伟的号码。
“张伟,我这边收到一份简历,叫孙伟,应届,软件工程专业。你安排一下,让他走我们正常的校招技术面试流程。”祁阳的语气公事公办,没有任何特殊指示,“交给对应的技术面试官,严格按照我们的标准,评估他的基础技术能力、编码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潜力。面试结束后,将面试官的详细评价和录用建议,如实反馈给我。”
“好的,祁总。”张伟立刻领会,没有多问一句。
祁阳的这个处理方式,既遵守了公司的用人原则——给予公平面试的机会,但绝不降低标准;也照顾了父亲的情面——他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走了正式流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判断,结果如何,都无可指摘。
几天后,张伟的反馈邮件发了过来。
邮件里附带了技术面试官出具的详细评估报告。
评价客观而直接:基础知识掌握尚可,数据结构与算法部分概念清晰,但编码能力较弱,在限时编程测试中完成度不高;缺乏实际项目经验,对于系统设计和复杂问题拆解的能力明显不足;沟通表达尚可,但技术深度和独立思考能力与当前岗位要求存在差距。
面试官的综合结论是:暂不建议录用,建议其加强编码实践,积累项目经验,或考虑对经验要求较低的初级岗位。
祁阳仔细看完了每一句评价。
这个结果在他意料之中。他将面试评价的核心内容,委婉地编辑成一段简洁的文字,通过微信发给了父亲。
“爸,孙伟的面试结束了。技术面试官反馈,他基础尚可,但项目经验和实际编码能力与公司目前招聘的岗位要求还有一些差距。这次可能不太合适,建议他再多积累一些实践经验。”
他没有提及任何负面评价,只是客观转述了不符合要求的原因。
祁建国很快回复了:“哦,这样啊……没事没事,我跟孙主任说一声就行。本来就是试试,不行就算了,不能让你为难。”
文字里能看出父亲的释然。这个结果,虽然未能如愿,但过程公平公正,他也对孙主任有了交代。
这件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它像一块小小的试金石,检验了祁阳的管理边界和公司的制度刚性。
祁阳将注意力重新拉回电脑屏幕上那份二代材料的研发报告。
技术突破的喜悦与人情往来的烦扰,如同冰火交织,构成了他生活真实的底色。
他深知,无论是实验室里的攻坚,还是管理中的权衡,都需要同等的专注与智慧。
他拿起笔,在二代材料的研发规划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新的战役,已经在另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