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灏阳新材料”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在财务部门口的公告栏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公告栏前围满了员工,每个人都在认真阅读刚刚张贴的年度财报摘要,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上市后的首份年度财报,交出了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亮眼答卷。
马明拿着财报正本,快步走向祁阳的办公室。
这份财报他带领团队打磨了整整一个月,从数据核算到附注说明,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校验,光是审计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就回应了三十余条。
“祁总,财报正式发布了。”他将财报递到祁阳手中,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了翻倍增长,国际业务占比也创下新高。”
祁阳翻开财报,目光落在核心数据上:全年营业收入68.5亿元,较上年增长150%;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8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9.8亿元,足以覆盖二期产线建设和研发投入。更值得关注的是,“磐石2.0”材料贡献了42%的营收,国际销售收入占比首次突破35%,其中对“大陆动力”和韩国SK的供货额分别达到12亿元和8.5亿元。
“这个成绩,是整个团队拼出来的。”祁阳合上财报,语气中满是欣慰。他想起去年冬天,为了保障“大陆动力”的订单交付,陈明远带领生产团队在邻省产业园连续值守两个月,连春节都在车间里度过;想起沈弘毅为了开拓欧洲市场,半年内往返欧洲八次,克服时差和语言障碍,最终签下了三家储能客户;想起韩教授团队为了优化“磐石2.0”的工艺参数,在实验室里反复调试,硬是将良品率从88%提升到92%。
财报发布后,资本市场的反应极为热烈。开盘仅半小时,“灏阳”股价就上涨12%,盘中最高触及98.6元,市值突破310亿元。多家券商第一时间发布研报,将“灏阳”的评级上调至“强烈推荐”,目标价普遍看高至120元。
其中,某头部券商的研报指出:“‘灏阳’凭借技术壁垒和全球化布局,已在钠电材料领域建立起护城河,未来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有望维持在60%以上。”
投资者交流会上,祁阳面对数百名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详细解读了财报数据和未来规划。
当被问及“磐石2.0”材料的市场竞争力时,他调出了一组对比数据:“目前‘磐石2.0’的循环寿命突破3000次,能量密度165wh\/kg,成本较磷酸铁锂低40%,在储能和低速车领域已形成明显优势。
今年一季度,我们又新开拓了五家欧洲客户,订单排期已到三季度末。”
交流会结束后,不少投资者主动留下,希望能进一步了解“灏阳”的技术研发和海外工厂进展。
某大型保险资管公司的投资经理表示:“‘灏阳’的业绩增长不仅有规模扩张的支撑,更有技术创新的驱动,这种增长模式可持续性强,我们计划进一步增持。”
按照上市时的承诺,“灏阳”很快公布了年度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
这一方案不仅让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现金回报,也通过转增股本扩大了公司股本规模,为后续的资本运作奠定基础。
分红方案公布当天,公司内部也传来好消息——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正式启动。与上次相比,此次激励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了从研发、生产到市场、财务的200余名核心员工,其中工作满三年的老员工和年度优秀团队成员获得了重点激励。
“这次股权激励,是公司对大家过去一年付出的认可。”祁阳在内部大会上说,“‘灏阳’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我们希望通过股权激励,让大家与公司共同成长、共享成果。未来,我们还会推出更多激励措施,让‘灏阳’成为大家实现价值的平台。”
大会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员工眼中泛起了泪光。研发中心的年轻工程师小林,三年前刚从大学毕业就加入了“灏阳”,如今不仅获得了股权激励,还成为了“磐石3.0”研发小组的骨干。
“刚来时,我连基础的材料合成实验都不熟练,是韩教授手把手教我。现在能参与核心项目,还拿到股权激励,感觉所有的努力都值了。”小林激动地说。
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祁阳还透露了两个重要进展:波兰工厂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土地平整和基础设计,预计明年下半年可进行设备安装;与“环球汽车”的联合开发项目也按计划推进,首批50吨“磐石2.0”材料已交付,对方反馈良好,正在进行电芯样品测试。
“未来一年,我们的重点是加快波兰工厂建设和‘磐石3.0’的研发。”祁阳在发布会上承诺,“波兰工厂投产后,将成为‘灏阳’辐射欧洲市场的重要基地,预计年产能500吨,可满足‘大陆动力’欧洲工厂60%的原材料需求。‘磐石3.0’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目标是将能量密度提升至200wh\/kg,进一步拓宽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
就在“灏阳”享受业绩增长红利的同时,“启明深瞳”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年度财报显示,“启明深瞳”全年合同额突破3亿元,营收1.8亿元,同比均实现翻倍增长,更重要的是,公司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净利润达2100万元。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灵瞳视觉平台”在多个行业的成功落地。除了劳埃士的汽车零部件检测项目,“启明深瞳”还成功打入家电、电子、纺织等领域,与华瑞家电、东亚电子等知名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其中,华瑞家电项目的第一阶段交付已完成,检测准确率达到99.8%,远超客户预期,对方已提出将后续三家工厂的检测项目也交由“启明深瞳”负责。
张伟在“启明深瞳”的年度总结会上,将业绩增长归功于团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我们的‘灵瞳视觉平台’已升级至2.0版本,新增了12种行业专用检测模型,能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同时,我们在新加坡和德国设立的办事处,也为海外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他顿了顿,补充道:“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团队规模,招聘更多算法工程师和市场人才,争取实现合同额5亿元的目标。”
随着业绩的快速增长,两家公司都启动了新一轮的招聘计划。
“灏阳”重点招聘研发、生产和海外运营人才,其中波兰工厂需要的化工工程师、德语翻译等岗位,吸引了众多有海外工作经验的候选人;“启明深瞳”则聚焦算法研发和项目交付,校园招聘环节收到了来自清华、北大、哈工大等高校的500余份简历,最终录取的30名应届生中,有15人拥有相关领域的竞赛获奖经历。
“现在招聘比以前容易多了。”负责“灏阳”招聘的hR总监笑着说,“以前我们要主动去高校宣讲,现在很多毕业生主动投简历,甚至有海外名校的博士专门回国面试。这不仅是因为公司上市了,更因为大家看好钠电行业的前景。”
祁阳在一次管理层会议上,将两家公司的发展总结为“技术驱动、协同发展”。“‘灏阳’在材料领域的突破,为‘启明深瞳’的工业视觉检测提供了应用场景;而‘启明深瞳’的技术创新,也能反过来优化‘灏阳’的生产流程。未来,我们要继续加强这种协同效应,在硬科技赛道上走得更远。”
夜色渐深,“灏阳”和“启明深瞳”的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
“灏阳”的研发团队在加班调试“磐石3.0”的中试设备,生产团队在为波兰工厂的设备采购做准备;“启明深瞳”的算法团队在优化“灵瞳视觉平台”的模型,市场团队在为新客户的项目启动做前期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