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厂的安厂长退休了,消息像一阵风似的吹遍北服公司的每个角落,没等大家彻底消化,南砖厂的张厂长也跟着递交了退休申请——更让全公司上下意外的是,连机电科长和生产管理科长这两位被大家尊称为“老算盘”的核心干部,也不约而同地提交了提前退养报告。
这四位便是北服公司出了名的“四大明白人”:看问题通透得能戳破表象,算账目精准到一分一厘都不差,厂里不管是设备调试卡了壳,还是生产计划理不清头绪,只要找他们坐下来商量,准能捋得明明白白。可实际上,他们都还没到法定退休年龄,所谓的“提前退养”,究竟是身体真的扛不住车间的辛苦,还是为新上任的年轻干部“腾岗位”,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和上面的领导最清楚。
四位老同事的退休,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砸在覃允鹤心里,压得他喘不过气。他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边,望着斜对面老科长空荡荡的工位,去年冬天老科长跟他说过的话突然清晰地浮现在耳边:“国企里的人啊,走得再体面,也怕‘人走茶凉’,但咱们心里的念想不能凉。”
他们都是北服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当年公司刚成立时,安厂长带着工人在碳化硅厂熬了三个通宵调试进口设备,眼睛红得像熬了夜的兔子;张厂长顶着三伏天的烈日,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跑遍了周边所有砖窑学技术,回来时胳膊晒得掉皮,兜里还揣着一本记满技术要点的小本子;机电科长和生产管理科长则一起趴在小平房里,熬了半个月时间,制定出公司第一版《生产管理制度》——可以说,他们是公司初期的“定海神针”,不仅见证了北服从几间小平房发展到如今规模的全过程,更实实在在为企业挣过不少效益。
覃允鹤总觉得,公司至少该为他们办一场像样的欢送会,哪怕只是简单聚一聚,说几句感谢的话,可最后什么都没有。安厂长走的那天,只拎着一个洗得发白的旧帆布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从公司后门悄悄离开了;张厂长更仓促,趁着周末厂里没人,自己找了辆三轮车,悄悄把办公室的东西搬回了家,连跟老同事道别的机会都没留下。他们走得太匆忙,匆忙到让覃允鹤都没缓过神来,心里总萦绕着一股说不出的悲凉。
覃允鹤隐约能猜到些他们退休的缘由——去年干部考核时,四位老科长的得分都排在全公司前列,安厂长还被评为“年度优秀管理者”,这说明他们既没犯过错误,工作能力也没问题,群众基础更是扎实。想来想去,他只能归结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了,总想着换一批“自己人”,企业也该“换换新血液”了。
他忍不住反复琢磨:下属管理层要换血,能退休的都已经退了,那没到年龄的,又该换谁呢?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忍不住想到自己——领导对他的工作能力还算认可,之前几次谈工作时,还夸他“懂市场、会算账”,暂时没看出要换掉他的迹象。可他又想起老人们常说的“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心里难免犯嘀咕:会不会是自己太扎眼,领导早就想“动”他,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由头?刚冒出这个念头,他又赶紧拍了拍自己的脸,强迫自己把心思拉回工作上:不管领导怎么想,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