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铃像一道紧绷的弦,在公社中学的校园里骤然响起,瞬间压下了所有细碎的人声。苏念桃坐在靠窗的第三排座位上,指尖轻轻摩挲着铅笔杆,掌心的薄汗早已被风吹干。窗外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讲台前的监考老师身上——两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神情严肃,正逐一检查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件。
“请各位考生将准考证放在桌面左上角,文具摆放整齐,无关物品全部放到讲台旁。”其中一位戴眼镜的老师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考试期间,不准交头接耳、不准传递物品,违者按作弊处理,取消全部考试成绩。”
话音刚落,正式考试的铃声便紧随而至,尖锐而清晰。监考老师分发试卷的动作有条不紊,试卷纸张带着油墨的清香,略微粗糙的质感触在指尖,却让苏念桃的心莫名安定下来。她接过试卷,先仔细核对了页码,确认无误后,便用钢笔在指定位置工整地写下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沉稳的痕迹。
浏览试卷的那一刻,苏念桃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语文试卷的题型和她平时模拟练习的大致相同,基础知识部分大多是她烂熟于心的内容,文言文阅读是课本里学过的篇目,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围绕着农村改革的主题,贴近她的生活,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她没有急于下笔,而是按照母亲叮嘱的“先易后难”,在心里快速规划了答题顺序。先从基础知识入手,字音字形、成语辨析、病句修改,这些题目对她而言如同家常便饭,笔尖在纸上流畅移动,几乎没有停顿。遇到不确定的题目,便做个小小的标记,留到后面再回头琢磨,绝不浪费时间死磕。
考场里静极了,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监考老师轻轻的脚步声。苏念桃沉浸在自己的答题节奏里,外界的一切似乎都与她无关。她想起高三这一年,无数个在煤油灯下苦读的夜晚,母亲在一旁纳鞋底陪伴她到深夜,父亲冒着寒风去镇上给她买复习资料,那些付出和期盼,都化作此刻笔下的力量,让她每一个答案都写得坚定而从容。
很快,她便答到了作文题。题目是“时代变迁与个人奋斗”,要求结合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看到这个题目,苏念桃的眼睛亮了——这正是她心里最想说的话。
她放下笔,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绪在脑海里快速铺展。时代变迁,于她而言,是村里通了电、有了拖拉机,是政策允许农民承包土地,是高考恢复给了像她这样的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个人奋斗,是她十几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是父母在贫困中咬牙坚持供她读书,是她想走出大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执念。
这些念头如同泉涌,她拿起笔,开篇便写道:“时代如浪潮,卷着泥沙与珍珠奔涌向前;个人如孤舟,唯有以奋斗为桨,方能乘风破浪,抵达理想的彼岸。在我生长的小山村,时代的变迁正悄然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而奋斗,是我们对抗贫困、追逐梦想的唯一出路。”
接着,她结合村里的变化——从前大家守着集体的土地混工分,如今承包到户后,家家户户都卯足了劲种地;从前村里的女孩大多早早嫁人,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供女儿读书。她又写了自己的经历,写母亲攒鸡蛋换复习资料,写父亲顶着烈日下地挣钱,写自己在质疑声中坚持求学的决心。字里行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满是真挚的情感,每一句话都透着对时代的感恩和对奋斗的笃定。
“……高考于我,是时代赋予的机遇,更是奋斗的试金石。我愿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在考场上交出满意的答卷,更愿在未来的岁月里,用奋斗回报家人的期盼,用知识为时代的发展添砖加瓦。”
写完最后一个字,苏念桃通读了一遍作文,修改了几处不通顺的语句,只觉得心中畅快。她抬头看了看窗外,阳光已经升到了半空,透过窗户照在作文纸上,那些字迹仿佛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她检查了一遍前面标记的不确定题目,凭借扎实的基础逐一敲定答案,然后又从头到尾将试卷核对了一遍,确认没有漏题、没有错别字,才放下笔,轻轻舒了口气。
此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多小时,考场里已有不少考生开始焦躁地翻试卷,或是对着某道题抓耳挠腮。苏念桃却依旧从容,她坐直身体,目光落在窗外的田野上,心里想着父母此刻或许正在地里干活,想着考完第一门就能回家吃母亲做的好吃的,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而隔壁的考场里,李伟却像是坐了针毡,浑身不自在。他坐在最后一排,面前的试卷摊开着,可上面的题目却像是天书一样,一个也看不懂。手里的钢笔被他攥得发热,笔尖在纸上胡乱划着,字迹潦草得几乎认不出。
他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早上拦苏念桃时的争执还在脑子里打转,苏念桃那坚定又不屑的眼神,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让他又气又慌。他总觉得苏念桃这次肯定能考好,万一她真考上了大学,肯定会立刻跟他退亲,到时候他不仅娶不到媳妇,还会被村里人笑话“留不住大学生媳妇”,脸都要丢尽了。
更让他心神不宁的是,前阵子他和苏念桃在村后的小树林里拉扯,被二婶家的小儿子撞见了。那小子嘴碎,村里的闲话传得快,要是苏念桃考上大学想退亲,会不会把这事捅出去?到时候大家肯定会说他品行不端,调戏未过门的媳妇,他爹娘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
越想越乱,脑子里像塞进了一团麻,怎么也理不清。他抬头瞥了一眼监考老师,见老师正盯着别处,便偷偷用胳膊肘碰了碰旁边的考生,想问问选择题的答案,可对方却警惕地躲开了,还白了他一眼。李伟心里一阵窝火,却也不敢再放肆——高考作弊的后果太严重,他可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可让他自己答题,简直比登天还难。基础题他大多不会,文言文阅读连题目都读不懂,现代文阅读看了半天也没抓住重点。好不容易熬到作文题,看到“时代变迁与个人奋斗”这几个字,他更是一头雾水。时代变迁?他只知道村里的地承包了,可跟他有啥关系?个人奋斗?他觉得自己天天东游西逛也挺好,奋斗多累啊。
他对着作文纸发了半天呆,脑子里一片空白,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想不出来。后来实在没办法,便胡乱写了几句关于种地的话,东拉西扯,凑了不到500字,字迹潦草,错字连篇,自己都看不下去。
写着写着,他又想起了苏念桃。他仿佛看到苏念桃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样子,看到她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得意神情,看到村里人围着苏念桃夸赞、对他指指点点的场景。一股莫名的恐慌和嫉妒涌上心头,他猛地握紧拳头,钢笔尖都差点戳破试卷。
“这位考生,注意考场纪律,不要东张西望。”监考老师的声音在他头顶响起,带着严厉的警告。
李伟吓了一跳,连忙低下头,假装看试卷,可心里的慌乱却更甚了。他下意识地翻到试卷后面,想看看大题,可一看那些需要详细作答的题目,更是头大如斗。他胡乱写了几个字,便再也写不下去,干脆趴在桌子上,眼神涣散地盯着桌面,脑子里乱糟糟的,一会儿是苏念桃的脸,一会儿是村里人的闲话,一会儿又怕自己考砸了被爹娘打骂。
时间在他的焦躁不安中慢慢流逝,直到监考老师提醒“还有十五分钟”,李伟才猛然惊醒。他抬头一看,试卷上还有好几道大题是空着的,尤其是一道分值高达二十分的阅读理解题,他根本没来得及答。
“完了,完了……”他心里直喊糟,手忙脚乱地拿起笔,想赶紧写点什么,可越是着急,脑子越空白,笔尖在纸上哆哆嗦嗦,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连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李伟还有两道大题几乎是空的。他看着周围的考生陆续交卷,心里又急又悔,却毫无办法。监考老师走到他面前,他只能硬着头皮把试卷交了上去,低着头,不敢看老师的眼睛。
走出考场,阳光刺眼,李伟却觉得浑身发冷。他看到其他考生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题目,脸上有兴奋也有懊恼,可他却连参与讨论的勇气都没有。他不知道自己答得有多差,只知道肯定考不上。
一想到苏念桃可能考得很好,他心里就像被猫抓一样难受。他既怕苏念桃考上后甩了他,又怕自己落榜后被村里人嘲笑,更怕那些见不得人的私情曝光。种种念头交织在一起,让他心神不宁,走路都摇摇晃晃的,像是丢了魂。
他不敢留在学校门口,怕遇到苏念桃,只能低着头,沿着路边的庄稼地,匆匆往回走。一路上,他踢着石子,骂骂咧咧地发泄着心里的烦躁,一会儿骂苏念桃太绝情,一会儿骂自己不争气,一会儿又怨天尤人,觉得运气不好。
而苏念桃走出考场时,脸上带着从容的笑意。几个同村的考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她考得怎么样。
“感觉还行,题目不算太难。”苏念桃笑着答道,语气平和,没有丝毫炫耀。
“那作文你写的啥呀?我都不知道咋下笔。”一个女生皱着眉说。
“就结合村里的变化和自己的经历写的,想到啥就写啥了。”苏念桃简单说了一句,没有多聊——她知道考试还没结束,现在讨论太多,容易影响接下来的考试状态。
她和同村的考生一起往家走,路上遇到不少送考的家长,大家都热情地打招呼,问她考得如何。苏念桃一一礼貌回应,心里却想着赶紧回家,好好休息,准备下午的数学考试。
走到村口时,她远远地看到了母亲赵秀兰的身影。赵秀兰正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踮着脚尖往这边望,手里还提着一个布包。看到苏念桃回来,她立刻快步迎了上来。
“桃儿,考完了?累不累?”赵秀兰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着她,满眼都是心疼,“快,娘给你带了糖水和鸡蛋,赶紧吃点垫垫。”
苏念桃接过布包,里面的搪瓷碗还温热着,红糖水的甜香扑面而来。她喝了一口糖水,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
“娘,我考得挺好的,您放心。”苏念桃笑着说。
“那就好,那就好。”赵秀兰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走,回家吃饭,娘给你做了红烧肉,让你补补。”
母女俩说说笑笑地往家走,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暖意融融。苏念桃心里充满了希望,她对下午的数学考试充满信心,更对未来充满期待。
而此刻的李伟,刚回到李家坳,就被他娘堵在了门口。
“咋样?考得咋样?”李母一脸急切地问,眼神里满是期盼。她一直盼着李伟能考上大学,光耀门楣。
李伟烦躁地摆摆手:“别问了,烦着呢!”说完,就一头扎进屋里,把自己关了起来。
李母愣在原地,看着紧闭的房门,心里咯噔一下——看儿子这模样,肯定考得不好。她叹了口气,心里又气又急,却也不敢去敲门打扰他,只能在门口徘徊着,唉声叹气。
屋里,李伟躺在床上,脑子里依旧乱糟糟的。他想不通,为什么苏念桃就能那么从容地应对考试,而自己却一塌糊涂。他越想越嫉妒,越想越怨恨,心里渐渐生出一个恶毒的念头:要是苏念桃也考砸了就好了,最好跟他一样落榜,这样她就只能乖乖跟他定亲,再也不能看不起他了。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野草一样疯长。他开始琢磨,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苏念桃接下来的考试发挥失常。他想起下午考数学,苏念桃最擅长的就是数学,要是能在她去考场的路上再拦她一次,说些难听的话扰乱她的心神,说不定她就能考砸了。
想到这里,李伟的眼睛亮了起来,之前的焦虑和烦躁瞬间被一种卑劣的期待取代。他从床上爬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琢磨着下午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影响苏念桃。
他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这些心思,不仅卑劣,更是在自掘坟墓。他的慌乱和恶毒,与苏念桃的从容和坚定,如同冰火两重天,早已预示了两人截然不同的结局。
下午的数学考试,苏念桃依旧沉着冷静。拿到试卷后,她快速浏览了一遍,发现大部分题目都是她平时重点练习的题型。她按照自己的节奏,先易后难,一步步解题,逻辑清晰,步骤完整。遇到难题时,她没有慌乱,而是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凭借扎实的功底,慢慢找到解题思路。
而李伟,果然又在半路等着她。他故意说些难听的话,甚至想故意撞她一下,让她迟到。可苏念桃早有防备,她冷冷地避开他,根本不接他的话茬,快步走向考场,没有丝毫停留。
李伟的算盘落了空,心里更加焦躁。走进考场后,他看着数学试卷上的公式和图形,只觉得头晕眼花,一道题也不会做。他胡乱写了几个步骤,便再也无从下手,只能在座位上坐立不安,直到考试结束。
夕阳西下,第一天的高考终于结束了。苏念桃背着书包,踏着余晖往家走,脚步轻快,心里充满了底气。她知道,自己已经全力以赴,无论结果如何, 都不会后悔。
而李伟,却像丧家之犬一样,低着头,沿着路边慢慢挪动。他知道,自己这次肯定考砸了,等待他的,不仅是落榜的结果,还有可能是苏念桃的退亲,以及村里人的嘲笑。他的心里充满了恐慌和怨恨,却又无可奈
天边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像一幅绚丽的画卷。苏念桃抬头望着晚霞,嘴角扬起自信的笑容。她不知道,高考的帷幕才刚刚拉开,接下来的考试还有挑战,而李伟的不甘和恶毒,也将在不久的将来,给她带来一场不小的风波。但此刻的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做好自己,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