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确定研发方向后,瓦窑堡兵工厂的研发窑洞就彻底变了样。
我的老天爷!老工匠王师傅一大早推开窑洞门,差点被满地的图纸给绊个跟头,苏工,您这是要把咱们窑洞给糊成纸房子啊?
苏工——也就是苏沐辰,从一堆演算纸里抬起头来,眼镜片上全是反光:王师傅您来得正好,这个炮管壁厚的数据还得再核算一遍...
得得得!王师傅连连摆手,俺就是个打铁的,您那些弯弯绕绕的数字看得俺头疼。不过要说这炮管...老师傅眯起眼睛,拿起一根试制的短炮管毛坯,俺倒是有个想法。
这时林烽正好端着早饭进来,听见这话顿时来了精神:王师傅有什么高见?
高见谈不上。王师傅憨厚一笑,就是想着,咱们是不是可以把炮管做成两头稍厚中间稍薄?反正发射时受力最大的是底部和膛口。
渐变壁厚!苏沐辰猛地一拍大腿,妙啊!这样既能保证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减重!
林烽把热腾腾的窝头分给大家:看来咱们的王师傅不光会打铁,还是个隐藏的力学专家!
王师傅被夸得老脸一红:啥专家不专家的,就是打了一辈子铁,摸出点门道。
一旁的小豆子一边啃窝头一边插嘴:那咱们这炮管不就成糖葫芦了?两头粗中间细!
去你的糖葫芦!陈思远笑着给了小豆子一个脑瓜崩,我们这是在搞科研,不是卖零食!
说笑归说笑,工作还得继续。在确定了渐变壁厚的设计方案后,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厂长,不好了!这天一大早,小豆子慌慌张张跑进林烽的办公室,王师傅他们在铸造车间吵起来了!
林烽赶紧放下手中的图纸赶到车间,只见王师傅和李师傅正争得面红耳赤。
必须用失蜡法!王师傅挥舞着手中的模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壁光滑!
可失蜡法太费时间了!李师傅寸步不让,咱们可以用砂型铸造,再上车床精加工!
见林烽来了,两人立刻围上来各执一词。
林烽仔细听了半天,突然笑了:要我说,二位师傅说得都有道理。
两位老师傅都愣住了。
王师傅注重内壁质量,李师傅考虑生产效率。林烽拿起一个铸件毛坯,咱们为什么不结合一下?先用砂型铸造出大致形状,留出加工余量,再用失蜡法做最后的精加工?
这...王师傅和李师傅对视一眼,突然同时拍手,妙啊!
接下来的日子里,研发组简直成了不夜天。铸造车间里炉火彻夜不熄,王师傅带着徒弟们反复试验新的铸造工艺;机加工车间里,李师傅盯着车床加工炮管,生怕出一点差错;而苏沐辰那边更是夸张,演算纸堆得比人都高。
苏工,您这是在给纸张厂创收呢?小豆子每次送饭都要先扒拉开一堆纸。
去去去,别打扰我算数。苏沐辰头都不抬,这个膛线缠距要是算错了,炮弹出去就得打转!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陈思远。为了设计轻便的炮架和座板,这位材料专家整天神神道道的,看见什么都要研究一下结构。
这天他居然把炊事班的大铁锅给借来了,对着锅底的放射状结构发呆。
陈工,您这是要改行当厨子?小豆子好奇地问。
你懂什么!陈思远眼睛发亮,你看这锅底的放射状结构,多好的受力分布!要是咱们的座板也做成这样...
结果第二天,一个仿照铁锅底部结构的圆形座板图纸就出现在了林烽桌上。
好家伙!林烽看着图纸直乐,咱们这是要开创炊具式军工的先河啊!
经过整整二十天的奋战,各个部件终于陆续完工。组装这天,所有人都围在研发窑洞里,连炊事班的老张都跑来凑热闹。
让让,让让!小豆子小心翼翼地捧着最后加工好的炮管,这可是咱们的宝贝疙瘩
王师傅接过炮管,仔细检查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渐变厚度做得正好。
李师傅已经架好了炮架:快来试试合不合适!
当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到位,一门崭新的轻型迫击炮呈现在众人面前时,整个窑洞安静得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
短小精悍的炮管散发着金属特有的冷光,镂空的炮架既轻便又稳固,那个仿照铁锅设计的圆形座板更是别具一格。
我的乖乖...老张师傅忍不住惊叹,这玩意看着就跟玩具似的,真能打炮?
张师傅您这话说的,小豆子不乐意了,咱们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大炮!
好了好了,林烽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先称重!
当秤砣稳稳地停在32斤4两的刻度上时,窑洞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比预计的还轻!苏沐辰激动地推了推眼镜,结果把眼镜都推歪了。
太好了!王师傅和李师傅互相拍着肩膀,笑得合不拢嘴。
陈思远更是直接抱起那个仿铁锅座板亲了一口:我就说这结构靠谱!
初步的外观和重量检验通过后,接下来就是真正的考验了。林烽组织大家在兵工厂后山的测试场进行首次实弹测试。
测试场上,新研制的轻型迫击炮在晨光中泛着冷峻的金属光泽。参加测试的除了研发组成员,还有特意从主力团请来的几个迫击炮手。
这就是新炮?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老炮手围着新炮转了两圈,看着跟闹着玩似的,别一炮就把自己震散架了。
老班长您就瞧好吧!小豆子不服气地挺起胸膛。
第一项是稳定性测试。装填手将训练弹装入炮管,随着的一声闷响,炮弹飞出,炮身只是轻微一震,稳稳立在原地。
老炮手眼睛一亮,这稳定性可以啊!
接下来是射程测试。使用特制的减装药炮弹,第一发试射就打出了800米的成绩。
调整角度!苏沐辰亲自操作,仔细测算着射表数据。
第二发,1000米!
第三发,1200米!
...
当第八发炮弹在1500米外的目标区炸起一团烟尘时,整个测试场沸腾了。
1500米!比设计指标还多出500米!小豆子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老炮手这会儿已经彻底服气了,抚摸着还带着余温的炮管连连称赞:好炮!真是好炮!又轻又稳,射程还这么远!
苏沐辰却皱着眉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奇怪,按理说这个配置打不到1500米啊...
林烽笑着解释:我悄悄在最后一批炮弹里加了点,调整了一下发射药的配比。
好啊厂长!苏沐辰假装生气,您这是不信任我的计算啊!
哪能呢!林烽哈哈大笑,我这不是想给大伙一个惊喜嘛!
测试圆满成功,众人扛着新炮往回走,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小豆子更是嘚瑟地非要一个人扛炮,结果没走多远就累得龇牙咧嘴,引得大家哄笑不止。
回到兵工厂,正好碰到通讯员送来师部的信件。林烽拆开一看,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
同志们!师部通知,下个月要组织一次各兵工厂的技术比武。咱们这门新炮...
必须拿第一!众人异口同声,窑洞里再次充满欢声笑语。
夕阳的余晖洒在崭新的炮身上,泛着金红色的光芒。这款凝聚了众人心血的新炮,不仅超出了设计指标,更让大家看到了八路军自主创新的无限可能。
今天加餐!林烽大手一挥,我请客,让炊事班把最好的腊肉都拿出来!
厂长万岁!小豆子第一个欢呼起来,扛起那门新炮就往食堂跑,那架势活像得了什么不得了的宝贝。
夜色渐深,兵工厂里却依然灯火通明。首门样炮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每个人心里都明白,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更艰巨的量产挑战。但此刻,就让他们尽情享受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