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兵工厂的重武器核心零件车间里,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而又充满期待。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攻关,坦克发动机的所有关键零件,终于全部加工检测完毕,整齐地摆放在铺着崭新绿色厚绒布的工作台上。那根历经磨难、最终涅盘重生的高强度合金钢曲轴,如同一位等待加冕的君王,被安置在专用支架上,在灯光下泛着冷冽而完美的金属光泽。接下来,将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将这些冰冷的零件,组装成一颗能够咆哮的钢铁心脏。
负责总装的荣克,提前三天就开始“清场”。他指挥工人们将车间一角彻底打扫,用水冲洗后又用沾了机油的拖布反复擦拭地面以抑制灰尘,甚至用缴获的日军雨布和自制框架,搭起了一个临时的、相对密闭的“洁净装配区”。进入装配区的人员,必须换上干净的工装,戴上白线手套。
“发动机是精密机器,尤其是内部,一点灰尘、一根头发丝掉进去,都可能造成拉缸、磨损,前功尽弃!”荣克表情严肃得像是在布置一场绝密的军事行动,对参与组装的精挑细选出来的几位老师傅反复强调。他那平日里温和儒雅的气质,此刻被一种近乎偏执的严谨所取代。
林烽这天上午处理完步话机量产安排的事情,兴冲冲地想来装配区看看进度。他刚走到雨布门口,还没掀开帘子,就被如同门神般守在那里的荣克拦住了。
“林厂长!留步,留步!”荣克张开双臂,像护崽的老母鸡,“里面正在关键阶段,不能进,绝对不能进!”
林烽一愣,笑道:“我就看看,不说话,也不动手。”
“那也不行!”荣克头摇得像拨浪鼓,“您这一进来,带进来的灰尘,万一飘进气缸里,或者落在轴瓦上,那可就……林厂长,您理解一下,这发动机现在就是我最金贵的‘宝贝疙瘩’,容不得半点闪失!等装好了,您第一个看,成不?”
看着荣克那紧张又认真的模样,林烽不由得乐了,他打趣道:“好家伙,老荣啊,我看你对这台发动机,比当年对我那刚过门的嫂子还上心呢!行行行,我不进去,我就在外面听着,这总行了吧?”
荣克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推了推眼镜,但还是坚持原则:“等装好了,声音保证让您第一个听!”
装配区内,气氛更是如同手术室般专注。巨大的V12发动机缸体被吊装在稳固的装配架上。荣克亲自上手,带领着几位同样神情肃穆的老师傅,开始了这场精密机械的“交响乐”排练。
第一步:核心之核——曲轴与轴瓦的安装。 这是重中之重。老师傅们用最纯净的煤油,再次仔细清洗了曲轴上的每一道油道和每一个轴颈,用高压气枪吹干。然后,在主轴瓦(分上下两片)的合金摩擦面上,均匀地涂抹上特制的装配润滑油。荣克和另一位老师傅,一人一端,如同捧着传国玉玺,小心翼翼地将沉重的曲轴抬起,对准缸体上的主轴承座,缓缓放下。每放下一段,就用塑料锤(防止损伤金属)轻轻敲击调整,确保曲轴落入轴瓦时顺滑无比,没有任何卡滞。随后,盖上主轴承盖,按照严格的顺序和扭矩(使用自制的、经过校准的扭力扳手),分三次逐步拧紧螺栓。每拧紧一个,荣克都要用手试着转动曲轴,感受那越来越紧致、却依然保持顺滑的阻力感。当所有主轴承盖安装完毕,曲轴可以用手勉强带动,均匀旋转,没有任何异响和局部发卡时,荣克才长长舒了口气,内衣已经被汗水湿透。
第二步:活塞连杆总成入缸。 每个活塞(最终选定了轻质高强度的硅铝合金)上都已经安装好了活塞环(用耐磨铜合金制造),并用专用的活塞环压缩器箍紧。工人们将活塞连杆总成从气缸上方放入,荣克在下面用手引导着连杆大头,精准地套在对应的曲轴连杆轴颈上。然后安装连杆瓦和连杆盖,同样使用扭力扳手严格按照规定扭矩拧紧。这是一个重复而枯燥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稳定性,稍有偏差就可能划伤缸壁或连杆轴颈。十二个气缸,他们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才全部安装到位。
第三步:气缸盖与配气机构。 加工精良的气缸盖被吊装到位,新的气缸垫(用石棉和铜皮自制)放置平整。荣克同样亲自监督着每一个缸盖螺栓的拧紧顺序和扭矩,确保密封可靠,受力均匀。随后是复杂精密的配气机构——凸轮轴、气门、摇臂、弹簧……每一个轻巧的零件都被精准地安装到位。荣克拿着塞尺,仔细检查着每一个气门的间隙,反复调整,确保其完全符合设计值。“气门间隙差一丝,动力损失一大截,还可能顶坏活塞!”他喃喃自语。
第四步:“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的搭建。 燃油系统的高压油泵、喷油器,润滑系统的机油泵、油道,冷却系统的水泵、管路……这些外围部件被一一安装连接。每一根油管、水管接头都确保紧固,没有泄漏。电路系统也同步敷设,火花塞(利用缴获的汽车火花塞改制)、传感器、启动电机等接线准确无误。
整个组装过程持续了整整七天。这七天里,荣克几乎吃住在车间,眼睛熬得通红,但精神却始终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他对每一个螺丝的拧紧力度、每一个零件的配合间隙、每一处管路的连接,都要求到极致。老师傅们也被他的精神感染,操作起来比绣花还要仔细。
第八天清晨,所有组装工作终于完成。一台完整、庞大、结构复杂的V12柴油发动机,静静地矗立在装配架上,无数的管路和线缆如同它的血管与神经,等待着第一次心跳。
荣克终于掀开了雨布门帘,对着在外面等候多时的林烽和所有核心工程师,沙哑着嗓子,却难掩激动地宣布:“可以……可以试车了!”
众人涌入临时洁净区,围着这台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发动机,屏息凝神。
“加注机油!”
“冷却水加满!”
“连接测试台架!”
准备工作就绪。荣克深吸一口气,站到了启动开关前。他的手有些微微颤抖。林烽走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眼神。
荣克点了点头,按下启动按钮!
“嗡……”启动电机发出有力的旋转声,带动着飞轮和曲轴开始转动。
一下,两下,三下……
突然——
“轰——咚咚咚咚……”一阵低沉、有力、节奏分明的轰鸣声,猛地从发动机内部爆发出来!
排气管喷出一股淡淡的青烟,随即变得清澈。发动机启动了!
声音由启动时的略显滞涩,迅速变得平稳、顺畅、有力!V12气缸工作所特有的、如同音乐般富有韵律的轰鸣声,充满了整个车间,震动着每个人的耳膜,也震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荣克立刻扑到测试台架的仪表盘前,紧紧盯着转速表和功率计。
“怠速稳定!”
“机油压力正常!”
“水温正常!”
“提升转速!1000转!1500转!2000转!”
发动机的轰鸣声随之变得更加高亢,但依然平稳,没有任何杂乱的振动和异响。
“加载!测试输出功率!”荣克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调。
测试台架的负载装置开始工作,发动机的轰鸣声变得更加沉重,但转速依然稳定。
“功率……功率读数……”负责记录的技术员声音颤抖,“达到……达到200马力!稳定在200马力!”
“200马力!”田方第一个喊了出来,“比鬼子九七式坦克那台发动机的170马力,高了整整30马力!”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彭家蒙激动地一把抱住身边的杨勇,两人差点摔倒在地。
李均看着那平稳运转的发动机,看着仪表盘上确凿的数据,一向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林烽走到荣克身边,看着这台咆哮的钢铁心脏,听着那令人心潮澎湃的轰鸣,心中百感交集。他用力握住荣克满是油污的手:“老荣!辛苦了!你这‘宝贝疙瘩’,成了!这是咱们真正的‘中国心’!”
荣克看着稳定运行的发动机,眼圈瞬间红了,他摘下眼镜,用力擦了擦眼角,哽咽着说:“成了……总算……总算没辜负大家的期望……”
首台自主设计制造的坦克发动机一次点火成功,并且功率超越原版日军装备,这标志着瓦窑堡兵工厂在坦克研发最核心、最艰难的动力系统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台拥有200马力的强劲心脏,将为即将总装的坦克,注入奔腾不息的力量。太行山深处的钢铁巨龙,已经拥有了搏动的心脏,只待全身上下披挂整齐,便可发出震撼世界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