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焦急又紧张的等待中,女娲额头上布满细密汗珠,终于成功将七彩混沌石炼化成浓稠的汁液。女娲紧绷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看向通天,说道:“道友,七彩混沌石已经炼化完毕,我这就去将天给补上。”鸿钧和通天教主纷纷点头,齐声说道:“那就麻烦女娲道友了。”
女娲深吸一口气,捧起鸿蒙鼎,身形如电,径直飞向天外。到达天外后,女娲神色凝重地来到那巨大的窟窿前。只见窟窿周围混沌之力依旧疯狂涌动,似要将一切吞噬。女娲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鸿蒙鼎倾斜,顿时一股通红且散发着神秘气息的液体缓缓流出,落在窟窿的边缘。女娲围绕着窟窿一圈一圈地移动,均匀地撒下着补天液。每一滴补天液落下,都仿佛带着无上的力量,将那恐怖的窟窿缓缓愈合。
当最后一滴补天液落下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刚刚还千疮百孔的天空,瞬间被补全,严丝合缝,没有一丝痕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这个窟窿一般。女娲见状,收起鸿蒙鼎,身形轻盈地开始往洪荒落下。
待女娲稳稳站定后,天空中突然响起悠扬的梵音,仿佛是天地在奏响赞歌。刹那间,霞光万道,瑞彩千条,照耀得整个洪荒大地如同仙境。这是大道对女娲补天壮举的认可。随后,一团庞大而纯净的功德光芒出现在天空之中,这功德光芒璀璨夺目,引得众人纷纷瞩目。
只见这团功德光芒瞬间一分为五,其中最大的一份如同一道洪流,没入女娲体内。女娲周身光芒大盛,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身修为在这股庞大功德的滋养下,有了质的飞跃。剩下四团较小的功德光芒,分别化作四道流光,落入鸿钧、老子、元始、伏羲的体内。
女娲与通天本就修为深厚,处在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中期,这庞大的功德之力如同强劲的助力,让他们顺利提升了一个小境界,踏入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后期。一时间,二人周身气息愈发磅礴,隐隐有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气势。
老子、元始、伏羲三人此前处于混元大罗金仙的瓶颈,而这股功德之力恰似破局的关键,助他们一举突破桎梏,达到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初期。三人身上光芒闪烁,气息沉稳而强大,脸上满是惊喜与感慨。
鸿钧看着这般情景,心中嫉妒之火熊熊燃烧。他自恃身份,本以为这些功德自己必有一份,如今却眼睁睁看着落入他人囊中,怎能不恨得牙痒痒。尤其是看到老子、元始、伏羲三人竟借此突破到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初期,更是恼怒不已。他心中暗自腹诽:“老子都还没达到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你们几个却先一步达成。哼,这笔账老子给你们记上了,等我以身合道后,有你们好看的!”
表面上,鸿钧却依旧维持着道祖的威严,神色平静地说道:“此次补天,诸位皆有大功,洪荒能有今日,全赖各位。只是往后行事,还需更加谨慎,莫要再引发这般天地动荡。”
女娲、通天等人听闻鸿钧这番话,心中不禁暗自腹诽。女娲心中冷哼一声,想道:“若不是你鸿钧平日里行事偏袒,引得各方矛盾滋生,又怎会有今日这般大乱?你才是这洪荒中最大的恶人,却还在此处假惺惺地教训我们。”
通天亦是心中不屑,撇嘴想到:“你一心谋划以身合道,掌控洪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今却装出一副公正道祖的模样,实在令人作呕。”
老子、元始、伏羲三人对视一眼,虽未言语,但彼此心中皆有同感。他们深知鸿钧道祖看似维护洪荒秩序,实则为了自己的私欲,暗中搅弄风云。只是鸿钧实力太过强大,又在洪荒地位尊崇,众人即便心中不满,也只能暂且隐忍。
然而,经此一役,众人心中对鸿钧的不满已然加深,洪荒的局势愈发微妙。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看似平静,实则已如紧绷的弓弦,一触即发。
鸿钧在女娲、通天等人处碰了软钉子,心中那股无名怒火无处发泄,脸色愈发阴沉。他缓缓扭头,目光如刀般扫向接引、准提、帝俊、太一、鲲鹏和东王公这六圣。
六圣被鸿钧这冰冷的目光一扫,心中皆是一凛。他们深知鸿钧此刻心情极度不佳,而自己几人又恰是引发这场天地动荡的始作俑者,顿感压力如山般压来。
接引和准提对视一眼,心中暗暗叫苦。此次他们算计帝俊儿子,引发大战,导致天破,本就理亏,如今鸿钧这眼神,显然是要拿他们问罪。接引双手合十,脸上堆满谦卑,说道:“道祖,此次皆是我等行事不周,才惹出这般大祸,还望道祖恕罪。”
帝俊心中虽也有气,但此刻面对鸿钧,也不得不收敛几分。他上前一步,拱手道:“道祖,我因丧子之痛,一时冲动,未能顾全大局,还请道祖责罚。”太一和鲲鹏紧跟其后,低头请罪。
东王公更是战战兢兢,说道:“道祖,我本欲调解纷争,却未能阻止悲剧发生,实在惭愧。”
鸿钧冷哼一声,说道:“你们身为圣人,却如此意气用事,险些将洪荒毁于一旦。今日之事,绝不能轻易罢休。”他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似在权衡着如何惩处。六圣皆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等待着鸿钧的发落,整个氛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鸿钧心中快速地盘算着,如今洪荒局势复杂,自己正处于关键谋划阶段,正是用人之际。若是对这六人处罚太重,难免寒了众人之心,往后怕是没人愿意用心为自己办事。可若不加以惩处,又难以服众,也无法树立自己道祖的威严。
思索再三,鸿钧冷哼一声,声音冰冷地说道:“罚你六人闭关百年。此百年间,须在闭关之地反省自身过错,不得踏出半步。若有违背,定严惩不贷!”
六圣听闻,心中皆是一松。虽说百年闭关也算严厉,但相较于他们预想的更重处罚,这已然是不幸中的万幸。当下,六人赶忙齐齐应道:“谨遵道祖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