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万古冰原。
凛冽的寒风卷着冰屑,如同无数细小的刀片,刮过苍茫无际的雪白大地。
天空是压抑的铅灰色,阳光难以穿透厚重的云层,只在偶尔的缝隙中投下几缕惨淡的光柱。
这里的灵气都带着一股刺骨的寒意,以及……一丝若有若无、令人心神不宁的腐朽气息。
一道巨大的、扭曲的裂隙,如同大地上一道狰狞的伤疤,横亘在冰原深处。
裂隙之中,并非幽深的地底,而是翻滚不休、浓郁如墨的魔气。
这些魔气仿佛拥有生命,不断试图向外扩张,所过之处,连坚逾精钢的万载玄冰都被侵蚀、消融,留下片片触目惊心的、散发着恶臭的焦黑痕迹。
然而,与这末日般的景象形成对比的,是裂隙外围区域,那一道道井然有序、散发着各色灵光的身影。
七大顶级势力组成的联合探查队伍,已然在此驻扎。
营地布置得颇具章法,并非简单堆砌,而是依据各家所长,构成了一个高效的防御与探查体系。
道一圣地的“混沌云箓”如同巨大的灰色罗盘悬浮于营地上空,缓缓旋转,调和着紊乱的天地灵气,并一定程度上干扰着魔气的感知。
瑶池仙宗的“净世莲华阵”则在营地核心处绽放着柔和的清辉。
如同淤泥中生长出的圣洁莲花,不断净化着从裂隙方向飘散过来的稀薄魔气,确保营地内部的灵气纯净。
天一皇朝的“磐龙壁”闪烁着土黄色的厚重光芒,构成最外围的物理与灵力屏障,如同坚实的城垒。
姬家与王家的修士小队则如同幽灵般在预设的警戒线上游弋,他们的血脉秘法对能量波动和生命气息极为敏感,是营地最好的眼睛和耳朵。
而蜀山剑宗与玄冰殿的弟子,则主要负责对裂隙本身的近距离观测与试探性接触。
营地中央,一间由阵法撑起、隔绝了外界严寒与魔气侵蚀的巨大营帐内,气氛严肃而并不绝望。
此刻,各方带队者正齐聚于此,进行首次阶段性汇总。
蜀山此次的带队者并非掌门玄胤真人,而是宗内一位资历极深、专精于阵法和封印之术的长老,道号玄磬。
他面容清癯,目光沉静,身着普通的蜀山长老服饰,唯有腰间悬挂的一枚古朴玉磬隐隐散发着空间波动,显示其不凡。
凌霜寒静立在他身侧,依旧是一身寒气,如同守护在玄磬长老身旁最锋利的剑。
道一圣地此番由一位面容古拙、气息渊深的长老率领,号“玄玑子”。
瑶池仙宗则由那位气质雍容、手持玉如意的美妇玉衡真人负责。
天一皇朝的代表是一位身着麒麟铠、气势雄浑的武将,自称“罗将军”。姬家与王家也各自派出了族中实权长老。
而玄冰殿的代表,则是一位身着冰蓝色宫装长裙的女子。
她面容姣好却如同复盖着一层永不融化的寒霜,发髻高挽,插着一支剔透的冰晶发簪,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极寒气息。
她便是玄冰殿此次的领队,寒仪仙子。她话语极少,只是静坐一旁,仿佛连周围的空气都要被冻结。
“诸位,”玄磬真人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沉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经过三日探查,初步情况已然明了。”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连寒仪仙子那冰封般的眼眸也微微转动,落在玄磬真人身上。
“首先,是好消息。”玄磬真人指尖一点悬浮在众人中间的水镜。
镜中景象拉近,聚焦在裂隙边缘那些焦黑土地上一些细微的、闪烁着奇异磷光的痕迹。
“魔气侵蚀范围虽在扩大,但其速度,并非不可控。
我们各家联手布下的净化与封锁阵法,产生了协同效应,有效延缓了其扩散。
根据这三日的观测数据推演,先前一些过于悲观的预估可以修正。
依当前速度,我们至少应有半年,甚至更长的缓冲之期。”
此言一出,帐内凝重的气氛明显为之一松。
半年时间,对于他们这些站在修真界顶层的势力而言,足以调动更多资源,做出更充分的部署。
“其次,”玄磬真人继续道,水镜画面切换,显示出几处被特殊标记的、魔气相对稀薄,甚至隐约能看到裂隙内部扭曲岩层的区域。
“我们发现了这些‘节点’或称之为‘涌源点’。魔气并非均匀涌出,这些节点似乎是其力量的集中喷薄口,也是上古封印网络压力最薄弱之处。
我蜀山弟子与玄冰殿的同道近距离观测确认,若能针对这些节点进行重点加固或净化,效果将远胜于面状防御。”
玉衡真人微微颔首,手中玉如意流淌着温润光华:
“我瑶池的‘净世莲华’对这些节点处的魔气,净化效率确实高出外围三成不止。”
那位天一皇朝的罗将军声如洪钟:“我军中擅长沙场阵法的修士也已确认,若能集中力量攻击这些节点,可有效扰乱魔气流动,如同断其支流,能显着减轻整体封印压力。”
寒仪仙子此时也清冷开口,声音如同冰珠落玉盘:
“玄冰殿的‘万载玄冰气’可暂时冰封节点,延缓魔气涌出速度,但消耗甚巨,难以持久。”
她的话语简洁,却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战术思路。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的发现。”玄磬真人语气加重了几分。
水镜上浮现出几块被秘法封印起来的、漆黑如墨却隐隐透着暗红纹路的晶石碎片。
“这是在节点附近,由姬家道友利用破妄瞳术发现的‘魔煞晶核’。
此物并非自然凝结,其中蕴含的魔气极为精纯,且……带有一丝微弱的、趋同的灵性波动。
经过我与玄玑道友、玉衡道友共同解析,我们确认,此次魔气异动,并非简单的封印年久失修或地脉变动,其背后,确实有古老的魔魂意志在苏醒、在主动引导!”
帐内再次陷入寂静,但这寂静中更多是确认事实后的凝重,而非恐慌。
明确了敌人是什么,总比面对未知的恐惧要好。
“魔魂意志……”玄玑子长老抚须沉吟,眼中闪过推演之色,“看来古籍记载无误。上古时期,人族与妖族联手封印的,并非单纯的魔气潮汐。
而是某个极其可怕的存在的一缕残魂或者说本源印记。如今经过漫长岁月,它要苏醒了。”
“正是。”玄磬真人点头,肯定了玄玑子的判断,“这也解释了为何古籍中一再强调,需要特定‘钥匙’方能彻底解决隐患。
寻常封印之术,哪怕再强,恐难将其根源斩除,甚至可能在其完全苏醒后,积蓄的力量一举冲破所有枷锁。”
凌霜寒此时清冷开口,问出了更实际的问题:“伤亡情况如何?”她更关心为此付出的代价。
负责统计的一名蜀山弟子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回禀:
“回禀玄磬长老,凌师姐,以及诸位前辈。
三日来,因魔气突然爆发、幻象干扰、或小型魔物袭击,共计有二十三人轻伤,八人重伤,一人陨落。
重伤者已及时服下丹药,并由瑶池的同道施法救治,性命无虞,但需送回后方休养一段时日。”
这个伤亡数字,对于深入此等险地进行初步探查的行动而言,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损伤不大”,充分体现了这支联合队伍的精锐程度、充分准备以及彼此间有效的协作。
“如此便好。”玄磬真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肃然道。
“眼下情报已初步探明,下一步,便是如何利用这宝贵的缓冲时间。
一方面,需持续监控魔气变化,并尝试对已发现的节点进行加固,积累经验;
另一方面,寻找‘钥匙’之事,必须立刻提上日程,且优先级最高。此乃根治祸患之关键。”
他的目光扫过帐内各方代表:“请诸位将今日所获情报,尽快传回各自宗门。
‘钥匙’之寻觅,非一家一派之事,关乎东域存亡,需群策群力,共享线索。”
众人皆面色凝重地点头。
北境的危机暂时被遏制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
但寻找那缥缈无踪、甚至连具体形态都未知的“钥匙”的压力,却如同无形的巨石,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营帐会议结束后,凌霜寒跟随玄磬真人走出营帐。
凛冽的风雪扑面而来,她却恍若未觉。
“师叔,”她轻声问道,目光望向远方那如同亘古凶兽巨口般的裂隙,“那‘钥匙’……宗门内,可有更多线索?”
玄磬真人微微摇头,脸上皱纹仿佛更深了些:
“古籍语焉不详,只言‘应运而生,身负因果’。
掌门师兄已动用宗门力量暗中查访,但如大海捞针。
霜寒,你心思缜密,在外行走时,也需多加留意。”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道,“有时,命运之线的交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凌霜寒若有所思,冰蓝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她想起了师尊玄胤真人之前的嘱托,也想起了灵枢峰上的那个人。
就在这时,一道细微的剑光传书破开风雪,精准地落入玄磬真人手中。
他神识一扫,眉头微动,小声说:“有些人快要按耐不住了啊。”
凌霜寒默然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剑。
北境的初步探查告一段落,但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正悄然席卷整个东域。
她望向南方,目光似乎穿透了无尽风雪与空间。
山雨欲来,无人可避,而她手中的剑,已准备好为需要守护的人和事,斩开前路迷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