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秋深霜重,北雁南飞。帝国的心脏京城,已披上寒衣,而万里之外的南洋,却正上演着一场关乎国运的波澜壮阔。陈祖义舰队抵达满剌加并建立“大明远洋宣慰使司”的消息,通过海陆接力、八百里加急,终于呈送至张煜龙的御案前。这份奏报,比他预想的更为详尽,也带来了更复杂的局势。

星槎万里:宣威南洋与暗流涌动

陈祖义的奏报是一份厚厚的卷宗,不仅有其亲笔所书的经过,更有绘制的精细海图、当地物产图谱乃至一些西番舰船的素描。奏报详细记述了舰队在旧港受到的热烈欢迎,宣慰使司的设立过程,以及与满剌加苏丹的会晤。

“臣等抵达满剌加,苏丹率文武出迎,礼仪甚恭。然,观其神色,对盘踞港口的西番(葡萄牙)人,实有切齿之恨。西番人以巨舰利炮为恃,垄断香料贸易,课以重税,甚至干涉内政,苏丹苦之久矣……”

陈祖义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他并未急于展示武力,而是以“宣慰天使”的身份,向苏丹赠送了精美的丝绸、瓷器和典籍,并转达了皇帝愿与藩属共荣、维护海疆安宁的旨意。这番姿态,赢得了苏丹极大的好感。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汹涌。奏报中提到,就在宣慰使司草创之际,港口发生了两起针对大明商船的“勒索”事件,肇事者虽是当地土着,但背后隐约有西番商馆的影子。陈祖义当机立断,派兵护卫商船,并强硬照会西番商馆负责人,声明大明将保护所有合法贸易,任何挑衅行为都将被视为对天朝的蔑视。双方在港口形成了短暂的对峙,气氛紧张。

“西番船坚炮利,其‘卡拉克’战舰体型巨大,侧舷炮位众多,不可小觑。然,其兵卒骄横,远离本土,补给漫长。臣观其与当地土人、乃至其他泰西商旅(指后续可能到来的西班牙、荷兰人等)亦有龃龉,非铁板一块……臣已遵旨,择险要处修筑简易寨堡、码头,囤积物资,并遣通译多方打探西番虚实及周边海域情报。”

奏报最后,陈祖义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请旨组建一支由数艘快船组成的巡弋分队,向西探索“爪哇海”、“暹罗湾”乃至更远的“孟加拉湾”方向,绘制海图,结交(或威慑)沿途土邦,为将来更大范围的经略做准备。

张煜龙合上奏报,久久凝视着地图上那片广袤的海洋。陈祖义做得很好,既有怀柔,又不失强硬,初步站稳了脚跟。与西番的冲突,虽在预料之中,但来得如此之快,也显示了海外利益的争夺的残酷性。那个巡弋的请求,更是将帝国的视野推向了更遥远的西方。

“准奏!”张煜龙朱批道,“着陈祖义精心挑选船只人员,组建巡弋分队。以绘制海图、宣慰藩属为首要,遇事谨慎,多方查证,不可轻易启衅。所需物资人员,着有司速办。” 他深知,远洋探索,情报先行,稳健比冒进更重要。

同时,他密令牟斌,加派精通西番语言、文化的细作,设法渗入满剌加及果阿(葡萄牙在印度殖民地)等地的西番据点,深入了解其国力、内部矛盾及全球战略。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金瓯无缺:盛世根基与隐忧初现

就在张煜龙专注于南洋事务时,内阁首辅呈上了一份关于帝国三年来的综合统计报告。报告用详实的数据,描绘出一幅前所未有的盛世图景:

* 农事: 土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功,粟麦等传统作物亦因水利兴修、农技推广而连年丰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各地常平仓充盈,民间少有饥馑。

* 工贸: 潞西铁矿、山西煤矿产量稳步提升,带动了军工、铁器制造发展;水泥开始用于重要水利工程和官道修建;沿海市舶司税收连年递增,海外珍货充斥市场。

* 军备: 新式“霆船”陆续下水,东南水师实力大增;京营及边军装备火器比例提高,操练精熟。

* 文教: 州学、县学得到修缮扩充,民间书院林立,科举取士人数创新高。

* 人口: 户籍统计显示,人口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报告最后总结:“此诚开国以来未有之盛世,海内升平,仓廪充实,兵甲坚利,文教昌明,此皆陛下圣德所至……”看着报告,张煜龙欣慰之余,却保持着清醒。他召来户部、工部尚书,详细询问了各地物价、工价、田亩交易价格的变化,特别关注了东南沿海因海贸繁荣带来的地价、物价上涨问题,以及北方部分地区因矿产开发可能出现的环境扰动(如林木砍伐、水源影响)。他指示,盛世更需居安思危,要密切关注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不平衡和潜在风险,未雨绸缪。退朝后,他信步来到弘文馆。五岁的皇长子张承麟正在农政院特派讲官的指导下,用小模型演示着曲辕犁的工作原理,神情专注。张煜龙没有打扰,静静看了一会儿,心中感慨。他将盛世景象视为培育继承人的最好教材,让他从小就知道国家强盛源自何处,又该如何守护。

系统新得与帝国远眺

深夜,张煜龙在灯下批阅奏章,【初级外交洞察】被动触发!一份关于琉球国使团即将来访的普通奏章,在他眼中似乎浮现出些许异样。他敏锐地察觉到,奏章中提及琉球国王近况时语焉不详,而使团副使的名字,与牟斌曾报告过的、与“幽冥岛”残部有可疑接触的一个商人名字谐音相近!

“看来,这琉球使团,并非单纯的朝贡那么简单。”张煜龙目光微冷,“牟斌!”

“臣在!”

“琉球使团入京后,给朕盯紧了,尤其是那个副使。看看他们除了朝贡,还想做什么,又和什么人接触。”

“臣明白!”

新的能力,让他能更早地洞察潜在的危机。

处理完政务,他来到坤宁宫。邵芸已怀有七个月身孕,正借着灯光为未出世的孩子缝制小衣。三岁的二皇子承璟和三皇子承瑞已在乳母照料下安睡。宫内温暖而宁静。

“陛下,夜深了,该歇息了。”邵芸柔声道。

张煜龙握住她的手:“看着你们,朕便不觉得累。麟儿今日在弘文馆,学得很有兴致。”

邵芸笑道:“臣妾听说了,陛下为他请了那么多师傅,文韬武略,真是用心良苦。”

“是啊,”张煜龙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目光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万里之外的海洋,“朕要留给他们的,是一个更强大、更广阔的帝国。这盛世,才刚刚开始。”

【叮!成功处理复杂国际局势(南洋对峙与探索),展现卓越战略布局与外交手腕,帝国影响力大幅拓展。获得经验值+280。】

【叮!成功实现并巩固盛世局面,关注潜在风险,展现明君远见,帝国根基愈发牢固。获得经验值+220。】

【叮!成功运用新能力(外交洞察)预警潜在外交风险,防患于未然。获得经验值+100。】

【当前等级:Lv.14(1038\/1400)。】

帝国的巨轮,正承载着盛世的气象,向着更深、更远的海洋,稳健前行。星槎万里,金瓯无缺,但张煜龙知道,前方的航路上,不仅有风浪,更有隐藏的暗礁与强大的对手。而他,已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大明神医蟠龙谜局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