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深夜,国家天文台深处一间仍亮着灯光的办公室,仿佛宇宙洪荒中一颗倔强燃烧的孤星。窗外的北京城已陷入沉睡,唯有远处街灯汇成的流光细带,无声地诉说着尘世的喧嚣。室内,空气却凝重得如同即将凝结的星云。傅水恒教授、陈智林博士,以及安静坐在角落、小手紧握着一本厚重星图册的傅愽文,三人围坐在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旁。桌上,摊放着寥寥几份装帧简朴的文件,那是他们耗费数年心血,刚刚完成初稿的《银河系漫游指南》部分核心章节的打印稿,准备用于小范围的内部审阅。然而,此刻这些纸张仿佛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滚烫的、即将引爆沉默的熔岩。

仅仅在几个小时前,最后一份审阅意见经由加密信道传回。预期的赞扬与建设性意见并未成为主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惊愕、疑虑乃至尖锐警告的声浪,尽管来自极少数被特邀的顶尖专家,其分量却足以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掀起滔天巨浪。

傅水恒教授,这位学界泰斗,平日里温润如玉的目光此刻也染上了一层深沉的疲惫。他指尖轻轻划过一份意见书上用红笔标出的刺眼字句——“内容过于颠覆,恐引致认知混乱与哲学危机”,良久,才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那叹息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那些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未知根深蒂固的畏惧。

“傅老,”陈智林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尚未被完全磨平的棱角,“我……我还是无法理解。我们只是将观测数据、理论推演以及基于现有物理定律的合理展望呈现出来。‘颠覆’?科学的历史,不就是一部不断‘颠覆’陈旧认知的历史吗?哥白尼、伽利略、爱因斯坦……哪一个不是在当时被视为‘颠覆’甚至‘异端’?”

傅水恒抬起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深邃的夜空,仿佛能穿透大气层,直接凝视那浩瀚的银河。“智林,你说得对,也不全对。科学追求真理,但人类社会接受真理,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他缓缓说道,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我们这份手稿,不仅仅是一本天文学着作。它试图勾勒的,是一个动态的、相互关联的、充满未知可能性的银河图景,它挑战的,是许多人习惯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静态且以人类为中心的宇宙观。”

他拿起另一份意见书,念道:“‘此部分关于银河系中心超级黑洞‘人马座A*’周期性活动的推演,及其可能对银河系引力结构乃至边缘文明产生的‘涟漪效应’,缺乏直接观测证据,属危险臆测,易引发非理性恐慌。’”傅老放下纸张,看向陈智林,“你看,他们担心的,并非推演本身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而是它‘可能’带来的后果。害怕未知,害怕失去掌控感,这是深植于人性深处的本能。”

“可是,爷爷,”一直安静聆听的傅愽文忽然开口,童声清脆,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您不是常说,星星不怕被看,只怕没人去看吗?黑洞在那里,不管我们说不说,它都在那里活动呀。就像……就像夜里害怕床底有怪物,打开灯看清楚,反而就不怕了。”

孩子天真却直指核心的话语,让两位大人微微一怔,随即相视苦笑。傅水恒慈爱地摸了摸孙子的头:“愽文说得对,知识本身,就像那盏灯。但有些人,宁愿选择永远闭着眼睛,沉浸在黑暗中,因为他们害怕灯光照亮的东西,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陈智林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他走到窗边,与傅老并肩而立,望向星空。“我明白您的意思,傅老。这份手稿里,我们确实走得有点远。我们不仅描述了银河系的旋臂结构、恒星分布、星云演化,我们还基于最新的引力波探测数据和暗物质分布模型,大胆推测了银河系作为一个整体,可能在更大的宇宙尺度上,与邻近的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甚至麦哲伦星云之间,存在着尚未被充分认识的引力微动和物质交换通道。我们提出了‘星系生态圈’的雏形概念……”

他顿了顿,转过身,眼中重新燃起热忱的光芒:“但这并非空想!每一次推演,背后都是数以tb计的高精度观测数据、是超级计算机数月不间断的模拟运算、是经过严格同行评议的物理公式!我们只是将所有这些碎片,拼合成一幅更宏大、更连贯的图像。难道因为这幅图像超出了某些人舒适的认知范围,我们就应该将它撕碎,或者永远锁在抽屉里吗?”

“另一份意见,”傅水恒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了第三份文件,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主要针对我们关于‘奥尔特云之外可能存在未被探测到的引力异常源,或暗示太阳系曾经历星际物质团块掠袭’的假说。他们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猜想’,会动摇现有天体力学模型的根基,甚至……影响深空探测任务的信心。”

这次,连陈智林都忍不住摇了摇头。“动摇根基?科学模型的根基不就是被新发现、新理论不断‘动摇’、不断修正,才得以进步的吗?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哪一次‘动摇’不是将人类的视野推向更广阔的天地?”他的语气带着压抑的激动,“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动摇’而固步自封,那和几百年前拒绝透过望远镜看天空的那些学者,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傅愽文听着大人们严肃的对话,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术语,但他能感受到那股凝重的气氛。他爬下椅子,走到书桌边,踮起脚尖,小手轻轻放在那叠意见书上,仰起小脸,认真地说:“陈叔叔,不要难过。星星们都知道你们在写它们的故事,它们会高兴的。”

孩子纯真的安慰,像一道暖流,瞬间冲淡了室内的紧张。陈智林俯下身,握住愽文的小手,勉强笑了笑:“谢谢愽文,叔叔没有难过。只是……有些失望。”他抬头看向傅水恒,“傅老,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这些审阅意见,虽然来自少数人,但他们在学界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如果得不到他们的认可,甚至引来更广泛的抵制,出版计划可能会严重受阻。”

傅水恒教授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厚重的、书脊已有些磨损的《天体运行论》复制版,轻轻摩挲着封面。“智林,你看这本书。当年它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它的支持者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为什么?因为它‘颠覆’了上帝创造的世界秩序。真理,在最初被发现的时候,往往伴随着不被理解、质疑甚至迫害。”他的目光变得悠远而坚定,“但我们能因此就放弃言说真理吗?不能。因为对真理的追求和传播,是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火种。”

他放下古书,走回桌边,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陈智林和傅愽文,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畏惧认知,才是文明进步最大的枷锁。知识本身无害,有害的是对知识的垄断、曲解和因恐惧而生的压制。我们撰写《银河系漫游指南》,初衷是什么?不仅仅是记录已知,更是要激发好奇,引导思考,拥抱未知。如果因为害怕‘颠覆’和‘危险’就畏缩不前,那我们就背叛了科学的探索精神,也辜负了这浩瀚星空赋予我们的智慧与使命。”

他拿起那份标红最多的审阅意见,仔细地将其对折,再对折,然后平静地放入桌角的碎纸机。机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将那充满否定意味的文字化为细碎的纸条。

“审阅意见,我们收到了。其中有价值的、关于数据和逻辑细节的质疑,我们要虚心接受,认真核对,力求完美。但是,”傅水恒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断,“对于那些基于恐惧和保守心态的、对探索精神本身的否定,我们必须坚持。真理需要勇气,不仅需要发现的勇气,更需要传播和扞卫的勇气。”

陈智林看着傅老的动作,胸中的郁结之气仿佛也随之被粉碎、消散。他挺直了脊梁,眼神重新变得清明而坚定。“我明白了,傅老。我们不会退缩。这份手稿,必须完整地、不加删改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证据说话,让逻辑辩论,让时间来检验。”

傅愽文看着爷爷和陈叔叔,虽然不太明白“碎纸”意味着什么,但他能感觉到房间里的气氛变了,不再是那么沉重,而是多了一种……一种像是要准备出发去探险的跃跃欲试。他举起手中的星图册,指着封面上的漩涡星系图案,大声说:“爷爷,陈叔叔,我们下次去这里探险吧!”

傅水恒和陈智林闻言,都笑了起来。傅老将孙子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臂弯里,指着窗外灿烂的银河,声音恢复了往日的从容与深邃:“好,愽文。你看,那条横贯天际的光带,就是我们正在书写的家园——银河系。它看似平静,实则内部充满了狂暴的恒星诞生、壮烈的超新星爆发、吞噬一切的黑洞、以及难以想象的暗物质与暗能量的舞蹈。我们的书,就是要带领人们,穿越这看似遥远的距离,去理解、去感受这片星海的壮丽与神奇。审阅的波澜,只是探索之海上一朵小小的浪花罢了。”

陈智林也走到窗边,目光灼灼:“是的。这波澜提醒我们,我们所从事的,是一项真正具有开拓性的事业。它不仅关乎知识,更关乎观念,关乎人类如何重新定位自身在宇宙中的坐标。这条路或许不会平坦,但我们必须走下去。”

夜深了,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窗内,是老中青三代探索者,因为对星空的共同热爱与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而紧密相连。窗外,是亘古不变的银河,无声地流淌,见证着又一轮人类认知边界的冲击与拓展。内部审阅的波澜并未平息,但它已然转化为一股更强大的动力,推动着《银河系漫游指南》这艘知识之舟,更加坚定地驶向那片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星辰大海。

【以下为基于第234章中心思想“内部审阅的波澜”及系列背景,深度扩展的天文知识叙述内容,通过傅水恒教授、陈智林博士与傅愽文的互动场景展开,以达到普及知识、深化主题的目的】:

(接下来的九千余字,将围绕审阅意见中提及的几个“颠覆性”和“危险性”焦点,以三人讨论、回忆、模拟演示等形式,展开详细的天文学知识叙述)

焦点一:银河系中心超级黑洞的“周期性活动”与“涟漪效应”

“智林,愽文,我们来具体看看,关于人马座A*的这部分,为何会让一些同仁感到不安。”傅水恒教授说着,走到了办公室一角的交互式全息星图前。他熟练地操作了几下,星图亮起,迅速聚焦到银河系中心区域。

顿时,一个色彩斑斓、结构复杂的动态图像呈现在空中。银心区域不再是简单的亮斑,而是被精细地模拟出来。无数恒星以惊人的速度绕着中心一个不可见的点高速旋转,它们的轨道被标示出来,如同被无形之手搅动的激流。

“看这里,”傅水恒指着那个不可见的中心点,“人马座A*,质量相当于四百三十万个太阳,被禁锢在史瓦西半径之内的奇点。我们通常认为它处于‘宁静’状态,但大量的多波段观测,特别是近年来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事件视界望远镜(Eht)以及更灵敏的射电干涉阵的数据都表明,它并非永远沉睡。”

陈智林接口道,同时调出了一组数据曲线:“是的。这是过去五十年间,银心区域x射线和红外辐射的监测记录。可以看到,存在明显的、非周期性的耀发事件,强度有时会在短时间内飙升数百甚至上千倍。我们推测,这可能是被黑洞强大潮汐力撕碎、落入吸积盘的物质团块造成的。”

图像上开始模拟这一过程:一团巨大的、主要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星际云,在引力作用下逐渐靠近黑洞。当它越过某个临界距离(洛希瓣)时,强大的潮汐力开始将其拉长、撕裂,如同面条一样,这个过程被称为“意大利面化”。被撕裂的物质并没有立即落入视界,而是形成了一个炽热、旋转的吸积盘,在剧烈的摩擦和引力压缩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耀眼的电磁辐射爆发。

“这还只是‘小打小闹’,”傅水恒操控星图,将时间尺度拉长到百万年级别,“根据对银心周围恒星分布、运动学,以及对费米气泡(银河系中心上下方两个巨大的伽马射线泡状结构)成因的追溯模拟,我们推测,人马座A*在更久远的时间尺度上,可能经历过更为剧烈的‘进食’阶段,吸积率远高于现在。这种剧烈的活动,会向周围喷射出高速粒子流和能量,就像……就像一个超级火山喷发。”

傅愽文瞪大了眼睛,看着星图上模拟出的、从黑洞两极喷涌而出的巨大能量喷流,它们如同两把利剑,刺向银河系的晕。“爷爷,这个喷喷火,会烧到我们吗?”他有些担心地问。

陈智林蹲下身,指着星图上代表太阳系位置的那个微小光点,它位于猎户座旋臂上,距离银心约2.6万光年。“愽文你看,我们住在这里,离那个‘大火山’非常非常远。而且,银河系的盘面结构、星际介质,都会极大地削弱这些喷流的影响。直接的能量冲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傅水恒话锋一转,神色凝重起来,“我们提出的‘涟漪效应’,指的并非这种直接的能量冲击,而是引力层面的扰动。”他调整星图,展示了整个银河系的暗物质晕分布模型。这是一个比可见的恒星盘庞大得多的、近乎球形的不可见结构,被认为是维系银河系稳定的主要引力来源。

“当人马座A*经历剧烈活动,比如大量物质落入导致其质量发生微小变化,或者吸积盘不对称产生的引力波辐射,都可能对紧邻它的中央星团,乃至更大范围的暗物质晕密度分布,产生极其微弱的扰动。”星图上,以银心为中心,一圈圈极其细微的、代表引力势变化的涟漪,开始以光速向外缓慢扩散。

“这种引力涟漪,在传播过程中会与旋臂结构、分子云复合体等相互作用,其效应会被复杂化和衰减。但是,理论上,它确实可能像投入池塘的石子,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可能微妙地影响遥远旋臂上巨型分子云的引力平衡,从而间接影响其中恒星形成的速率;或者,对处于银河系引力势边缘的、那些弥散的球状星团或流浪恒星的运动轨迹,产生难以察觉但长期累积的效应。”陈智林解释道,“我们称之为‘引力生态’的联动。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广义相对论和星系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推演。只不过,这种效应极其微弱,以人类文明的时间尺度几乎无法直接探测,但放在宇宙演化的漫长历史中,它可能就是塑造星系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

傅愽文似懂非懂,但他抓住了关键:“就像我轻轻推一下积木,最远的那个积木可能要等一会儿才会动一下,对吗?”

“非常棒的比喻,愽文!”傅水恒赞许地点头,“只不过宇宙这个‘积木城堡’太大了,这个‘等一会儿’可能需要几百万年,那一下‘动’也可能微小到难以测量。但我们不能因为它难以测量,就否认这种联系的存在。这正是我们手稿想要传达的:银河系是一个动态的、各部分相互关联的整体。”

焦点二:“星系生态圈”雏形与邻近星系的相互作用

“接下来,我们看看另一个被质疑的‘大胆猜想’——‘星系生态圈’。”傅水恒将全息星图的视野拉远,直到银河系、仙女座星系(m31)、三角座星系(m33)以及大小麦哲伦星云等数十个本星系群的主要成员都清晰地显示出来。它们像是一群在宇宙之海中徜徉的发光水母,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引力舞蹈。

“传统的教科书,往往将星系描述为孤立的岛屿宇宙。”陈智林指着星图说,“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星系并非与世隔绝。它们会相互作用,甚至合并,这个过程对星系的演化至关重要。”

星图上开始模拟银河系与大小麦哲伦星云的互动。“比如我们银河系的这两个小邻居,它们并非在稳定的轨道上运行。观测表明,大麦哲伦星云的质量比之前认为的要大,它正在显着地扰动银河系的暗物质晕,甚至可能扭曲了我们银河系的盘面。它身后拖着一条巨大的、由气体和恒星组成的‘麦哲伦流’,这就像它在我们银河系的‘池塘’里划船留下的尾迹,证明了它们之间持续的物质交换。”

傅愽文好奇地问:“陈叔叔,星系也会‘吃东西’吗?”

“会的,愽文,这是一种形象的说话。”陈智林笑道,“小的星系被大的星系撕裂、吞噬,被称为‘星系并合’。我们的银河系在过去就曾吞噬过多个矮星系,未来,大约四十亿年后,还将与现在正朝我们飞来的仙女座星系发生剧烈的碰撞并合。那将是本星系群内一次惊天动地的‘生态重组’。”

星图上开始播放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碰撞并合的模拟动画。两个巨大的盘状星系在引力作用下相互靠近,潮汐力首先将它们拉长、扭曲,形成壮观的星流和尾巴。它们会多次擦身而过,最终融合成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气体云被压缩,触发剧烈的恒星形成爆发(星爆),而两个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也会逐渐靠近,最终合并,产生强大的引力波。

“看,这就是一个宏大的‘星系生态’过程。”傅水恒凝视着模拟动画,语气中充满敬畏,“不仅仅是引力相互作用,还有物质的交换。被潮汐力剥离的气体,可能会落入另一个星系,成为孕育新恒星的原料。甚至,有理论推测,在星系际空间,可能存在着连接不同星系的、稀薄的‘星系际传输通道’,虽然绝大多数物质交换发生在近距离的并合过程中,但在更大的尺度上,这种联系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普遍。”

他顿了顿,指向三角座星系:“我们手稿中提出,三角座星系独特的形态和恒星形成历史,可能不仅受到仙女座星系的引力影响,也可能在更早时期,与银河系的前身星系,或者某个早已被吞噬的共同卫星星系,有过遥远的引力邂逅,留下了难以追溯但确实存在的‘印记’。这就是我们构想的‘星系生态圈’的雏形——将本星系群视为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整体来研究,而不仅仅是单个星系的简单集合。”

“审阅专家认为这过于推测性,”陈智林叹了口气,“但他们忽略了,正是这种整体性的、联系的视角,才能解释许多单一星系模型无法完美解释的现象,比如特定星系的形态异常、外围星族年龄分布的异常、以及某些重元素丰度模式等。我们需要跳出‘岛屿宇宙’的旧框架了。”

焦点三:奥尔特云之外的“引力异常源”与太阳系历史

“最后,我们谈谈这个最让某些同仁觉得是‘不负责任猜想’的部分。”傅水恒将星图视野缩小,聚焦到太阳系,特别是其最外缘的奥尔特云区域。那是一个假设的、由数万亿颗冰微行星组成的巨大球壳状区域,被认为是长周期彗星的边缘。在此之外,是真正的星际空间。”傅水恒解释道,“但近年来,一些来自不同巡天项目的间接证据——比如某些长周期彗星轨道参数的细微异常、柯伊伯带天体分布的某些不对称性、甚至是对‘旅行者’号探测器速度的极其微小的偏差分析(尽管争议很大)——都暗示,在太阳系的极外围,可能存在我们尚未直接探测到的微弱引力影响源。”

陈智林调出了一组复杂的轨道计算图。“我们并非凭空捏造。我们综合了这些异常数据,进行了大量的轨道反向积分和引力扰动模拟。一种可能性是,存在一个或数个质量相当于火星甚至地球级别的‘星际闯入者’——它们可能是被其他恒星系统抛出的行星,或者形成初期就流浪在星际空间的原始行星——在过去的数百万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里,曾从太阳系外围掠过。”

星图上开始模拟一个火星大小的暗色天体,以较高的速度从奥尔特云外围掠过。它的引力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拨动了奥尔特云内无数冰质天体的轨道。一些原本稳定的轨道变得不稳定,被抛向太阳系内部,成为长周期彗星;另一些则可能被完全甩出太阳系,或者轨道被改变,留下了今天观测到的某些分布异常。

“另一种可能性,”傅水恒补充道,“是太阳系在绕银河系中心公转的过程中,穿过了一些小规模的、密度稍高的星际物质团块,比如暗物质子晕,或者某个古老超新星遗迹的稀疏气体云。这种穿越本身,也会产生微弱的动力学摩擦或额外的引力势,对太阳系最外围的天体产生细微影响。”

傅愽文看着星图上那个模拟的“闯入者”,小声说:“它是个坏蛋吗?来搞破坏的?”

“不,它不一定有恶意,它只是宇宙中一个孤独的旅行者。”陈智林温和地解释,“它的‘掠过’事件,放在太阳系几十亿年的历史中,可能只是非常普通的一次‘邻居串门’。但这种事件,却可能对太阳系内部的彗星活动周期、甚至地球历史上可能经历过的彗星撞击频率,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研究它,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过去,以及它在银河系环境中所处的位置。”

傅水恒总结道:“我们提出这些假说,并非断言它们一定存在,而是强调一种可能性,并指出未来观测和研究的方向。比如,即将投入使用的薇拉·鲁宾天文台(LSSt)将对整个天空进行高频度、高精度的巡天,极有可能直接发现这些太阳系外围的‘星际访客’或者揭示更确凿的动力学证据。科学就是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中前进的。因为暂时无法证实就斥之为‘危险臆测’,这本身才是危险的,因为它扼杀了科学探索中最宝贵的想象力与前瞻性。”

……

漫长的知识回溯与讨论,让三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当东方的天际开始泛起鱼肚白时,办公室里的灯光依然与星光交相辉映。内部审阅的波澜,在这些详实的数据、严谨的推演和充满探索精神的对话中,似乎被逐渐消化、吸收,转化为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坚定的前行决心。

傅水恒教授最后关闭了全息星图,室内恢复了宁静。他看着脸上虽有倦意但眼神明亮的陈智林,以及已经靠在自己怀里沉沉睡去的傅愽文,轻声说道:“看,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不仅是在书写星空,更是在与人性中对未知的恐惧角力。这场角力,从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就开始了,今天,依然在继续。”

陈智林郑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份手稿的出版之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正如傅老所说,真理需要勇气。而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更大的风浪,只为将那壮丽而真实的银河图景,呈现给所有渴望认知这片星海的人们。

窗外的银河,渐渐隐没在渐亮的天光中,但它依旧在那里,沉默,浩瀚,等待着下一次被更深刻、更勇敢地解读。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商先生今天也想公开正经人谁在漫威学魔法啊末世当地主阴阳秘录7号基地空间异能:末世重生后她又行了火星荒岛求生机遇号末日重生之组团打怪末世我收留美女上司看见弹幕后,末世女配带飞男主摆烂太狠,我被宗门当反面教材了末世:我的关键词比别人多一个元宇宙:失落的星球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四季末日,我有座无限物资避难所诸天败犬互助群末世重生:会瞬移我白嫖亿万物资末世:从触碰妹妹的脚开始末世:囤了千万物资后开始无敌全球末日求生,开局囤积万亿物资女主领便当之后快穿之大佬的心尖机战:超新星主宰漫步在武侠世界异能迷雾之异世大陆漫威,谁把他救出来的?!诡秘灰雾:开局沦为魔女复仇工具血竞天择零元购,我把渣爹老窝一锅端驭房我不止有问心术张余诱吻春夜末日游戏全球降临谁家大佬在线发糖重生回到末世一年前,我只想种田我成了血族始祖我在惊悚世界成为恐怖大佬末世,抢劫海外天量物资我无敌了神奇宝贝:开局站在白银大会奶龙与贝利亚:宇宙之中的欢笑听懂毛茸茸说话,我在末世杀疯了美漫之诸天仙武末世: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规则怪谈:末日生存指南我在末世能修仙重生之带着一家妇孺苟末世废土的日常生活重生之蟒龙传说重力战线开局一本秘籍,我在末世嘎嘎乱杀诸天信条
随梦书屋搜藏榜:末世萌商来袭女汉子系统[末世]王大锤的大电影全球游戏无限入侵末日:开局霸王龙,天赋是双修?机甲狂奔开荒,我选择名刀加复活甲大唐天子末路凯旋泰坦巨兽:从白垩纪开始进化机械毁灭纪元快穿剧情又崩了惊!我在求生游戏,开着五菱宏光追大佬研发不行推演来凑,我能推演科技外来异星我打的都是真实伤害末世废土?不,那是我的菜园子隐龙密语末世:我带领人类走向星辰大海易生变快穿之虐渣攻略星海骑士:无名小卒末世重生之圆满末世之幼龙分身快穿之套路升级记末世:组队就变强我统领万千女神爽爆!大佬在星际嘎嘎乱杀封神了灵境御兽师末世:被困女大宿舍,我为所欲为战乱九荒网游之皎皎如月无限垂钓系统超凡纳米人:星宇之神大力女神穿越抗日战场我在末世有个鱼塘快穿之总有人想攻略我绝美恶雌,开局攻略八位兽夫虫灵战记末世之小冰河我演化了诸天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快穿锦鲤运西界封神快穿:男神,许你生生世世文明破晓影视世界暂住者我,后土血裔,轮回诸天超级称号觉醒超人基因的我要无敌了太阳系的流浪者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时空倒扑开局炮灰?却被强制婚配冰山女神冰锋泪星:爱丽丝的星河圣途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人族崛起:我的体内有座人皇城重生巨齿鲨:成了14亿人的国宠暗影吞噬:从荒城到星域霸主火星人类潮汐陷落被困女大宿舍,校花请我打寒颤末世基因生存进化重生之我在2007卖丝袜星航征途金属饥渴末世征途:被推入尸群后我觉醒了雾锁末日生存之战说好的残兽人,怎么杀穿了全星际五岁老祖,星际养爹攻略邪神后我成了世界之神暗黑之渊入侵游戏谈恋爱,不如掠夺神明在兽世当虚拟偶像,我被五族雄竞重回天灾,空间囤货求生忙重生之我在冰封世界的日子血光灾变:开局双刃萃取万物善人,让我薅点全能大佬在星际横着走月球计划:广寒工程重生:开局造天庭,对抗外星入侵末世重生:开局背刺我的白眼狼队关于送外卖送成黑道大姐大这件事星尘刃:空间破晓家族之星际指挥官被渣男贱女害死后,我在末世躺平都末日了,谁还当舔狗啊第九区我的机械飞升女友迷雾求生:我有一只剑齿虎开局激活末日系统,向全世界宣战末世重生:开局吞噬,我为最强与青梅末世觉醒,系统逼我献祭她锈蚀之花末世咸鱼王,我的安全屋能升级穿越成末世小白花杀疯啦从末世到星海末世:全公司否认18楼存在末日时钟:循环与永恒的史诗星脉觉醒:虚空回响异界求生背靠祖国怎么输?末世:我的避难所连通多元宇宙全民修仙:我的系统能偷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