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蹒跚的背影消失在驾驶舱的舱门后,那扇厚重的舱门无声地合拢,将少年略显笨拙但充满决心的身影彻底隔绝。
他的每一步,都像是背负着无形的重担,却又洋溢着不容置疑的昂扬斗志。
我知道,他此刻的身体或许疲惫不堪,但那份渴望力量、渴望成为“最后一个大海盗”的信念,正在他胸膛里熊熊燃烧,支撑着他向前。
这,正是他与体内那头“正在生气的巨兽”建立联系的第一步——用信念去驾驭本能。
我没有立刻将意识从他身上抽离,而是通过舰船的内部传感器,默默“注视”着他。
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带着些微的摇晃,但方向从未改变。
他没有抱怨,没有迟疑,只是默默地执行着我布置的“第二课”。
货仓二区,外置维修机器人,舰体外侧的太空藻类和磁性尘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任务,却是我为他量身定制的试炼。
在寂静之礁的复杂环境中,在真空中完成精细操作,并在突发状况下学会精准调动体内力量,这远比单纯的冥想来得更真实,也更残酷。
我靠在船长椅上,闭上双眼,思绪如同深海的潜流,无声无息地蔓延开来。
乔治的道路,是一条从无到有、从蒙昧到清醒的觉醒之路。
他必须学会理解自己体内的力量,并通过反复的实践将其打磨、掌控。
而doro,她的道路则截然不同。她的强大更像是一种天赐的本能,无需思考,无需理解,只需随心所欲地挥洒。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模式,在“欧润吉号”这艘小小的飞船上并肩而行,就像这浩瀚宇宙中永恒的阴阳两极,互相辉映,又各自独立。
“寂静之礁”的星图在我脑海中展开,那些密密麻麻标注的磁场干扰区、能量风暴路径,以及无数废弃矿场的残骸和太空垃圾,都清晰可见。
我特意选择在这里让乔治开始他的实践课。
这片区域的恶劣环境,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体内的泰坦血脉,也能够让他感受到在极限环境下,精准控制力量的重要性。
如果他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熟练运用泰坦之力,那么在未来的星际航行中,无论面对何种危险,他都将拥有自保乃至反击的能力。
我的感知如同无形的触手,轻轻拂过“欧润吉号”的每一寸舰体。
飞船在寂静之礁中平稳航行,舰载系统正努力抵御着磁场干扰带来的细微波动。
乔治此刻应该已经抵达货仓二区,开始拆卸那台维修机器人了。
那并非一台普通的机器人,我对其内部结构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让其在被拆卸和组装时,需要极其精微的力量控制和敏锐的感知力。
否则,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电路短路或部件损毁,让他无法完成任务。
我再次将注意力转移到半位面,doro那片充满欧润吉香气的游乐场。
她此刻已经深入迷宫更核心的区域,那些光墙的变幻愈发复杂诡谲,但对她而言,这似乎仍然只是一场充满趣味的游戏。
她有时会停下来,疑惑地看着面前几乎无懈可击的法则光墙,然后毫不犹豫地一拳轰出,将所有阻碍化为碎片;
有时又会轻巧地一个闪身,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层层叠叠的空间折叠之间,速度快得连最精密的传感器都难以捕捉。
看着doro那份近乎野蛮的纯粹,我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感慨。
她从不需要去思考“为什么”,她只需要知道“怎么办”。
她的力量,是一种超越了逻辑和理解的本能,是宇宙最原始的律动。
而乔治,则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宇宙中,去寻找和建立属于他自己的逻辑,去驯服和掌控那份潜藏在血脉深处的野性。
他们两人,一个代表着“天道酬勤”的苦修,一个代表着“天生我材”的随性,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在这片星海中野蛮生长。
而我,作为他们的引路人,只需在关键时刻,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磨砺。
我轻轻叹了口气,抬手按下了主控台上舰体外部监控的激活按钮。
屏幕上立刻浮现出“欧润吉号”舰体的外部视角,一片细碎的陨石带正从舷窗外掠过,密密麻麻的太空藻类和磁性尘埃,如同宇宙的锈斑,附着在舰体表面。
很快,一个穿着舱外活动服的瘦小身影出现在屏幕一角,那是乔治。
他背对着镜头,正拿着工具箱,笨拙却认真地开始了他的“第二课”。
漫漫星途,才刚刚开始。
我的目光在监控屏幕上停留了片刻,看着乔治那个瘦小的身影在舰体外侧缓慢移动。
他的动作还很生疏,每一次工具的挥舞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失误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种谨慎是好事,但过度的紧张却会成为他掌控力量的阻碍。
我轻轻摇了摇头,将注意力从外部监控上收回。
真正的成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是那些生死边缘的磨砺,才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
乔治现在所经历的,不过是这条道路上最初的几步而已。
我站起身来,走向驾驶舱一侧的观察窗。
透过厚重的强化玻璃,寂静之礁的景象一览无余。
无数细小的陨石在磁场的作用下缓慢旋转,它们表面覆盖着一层淡蓝色的能量薄膜,那是这片区域特有的静电苔藓——一种能够吸收和储存磁场能量的奇特生物。
当这些苔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释放出强烈的电磁脉冲,足以瘫痪大部分星际飞船的电子系统。
这就是我选择这里作为乔治训练场的原因之一。
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他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学会用自己的感知去判断危险,用自己的力量去应对突发状况。
单纯的理论知识在这里毫无用处,只有真正的实战经验,才能让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蜕变为真正的强者。
我的意识再次分出一缕,悄无声息地延伸到货仓二区。
乔治此刻正蹲在那台维修机器人面前,额头上的汗珠在舱内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他的手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体内那股泰坦之力正在蠢蠢欲动。
每当他试图进行精细操作时,那股力量就会不受控制地涌出,让他的动作变得粗暴而笨拙。
“深呼吸,感受它的节奏。”
我在心中默默念道,虽然知道他听不到,但这种无声的鼓励或许能通过某种玄妙的联系传达给他。
果然,乔治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闭上独眼,开始按照我之前教给他的方法进行调息。
几分钟后,他重新睁开眼睛,眼神中多了一分坚定。
这一次,他的动作明显流畅了许多,虽然仍然谈不上熟练,但至少不再那么僵硬。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收回了延伸出去的意识。
与此同时,半位面中的doro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她面前出现的不再是单纯的光墙,而是一个由无数光点构成的立体迷宫。
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空间节点,它们之间以复杂的法则线条相连,形成了一个看似无解的三维谜题。
按照常理,解开这样的迷宫需要极其精密的计算和对空间法则的深度理解。
但doro显然不打算按常理出牌。她歪着头看了看那个复杂的立体结构,然后做了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动作——她伸出小手,轻轻戳了戳其中一个光点。
那个光点立刻开始剧烈闪烁,整个迷宫的结构都因为这一个小小的触碰而发生了连锁反应。
“doro真是...”
我忍不住轻笑出声。
她总是能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解决那些看似复杂无比的问题。
这不是因为她缺乏智慧,而是因为她拥有一种超越常规思维的直觉。
她能够直接感知到事物的本质,而不会被表面的复杂性所迷惑。
正当我沉浸在对两位船员成长轨迹的思考中时,舰船的警报系统突然响起了低沉的蜂鸣声。
我迅速回到主控台前,查看警报信息。
屏幕上显示,欧润吉号正在接近一片高密度的磁场扰动区,那里聚集着大量的静电苔藓,随时可能爆发强烈的电磁风暴。
这倒是个意外的惊喜。
我原本只是想让乔治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基础训练,没想到寂静之礁却为我们准备了一份“额外的礼物”。
电磁风暴的威力虽然不足以对欧润吉号造成致命威胁,但对于正在舰体外作业的乔治来说,却是一个绝佳的实战机会。
我没有立刻启动规避程序,而是通过舰内通讯系统联系了乔治:
“船员乔治,前方有电磁风暴正在形成,预计十五分钟后抵达我们的位置。你有两个选择:立刻返回舰内,或者在风暴中完成你的任务。”
通讯器中传来乔治略显紧张但坚定的声音:
“船长,我选择留在外面。”
我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笑容。
这个少年,确实有成为大海盗的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