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创八卦,阐释天地玄机,功德无量,声名远播。他并未沉溺于对天地至理的探索,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朝夕相处的族人,投向了人族社会内部日益凸显的纷乱与困境。八卦之理,通晓天地,更应泽被苍生,用于理顺人伦,安定族群。
此时的洪荒人族,虽经多年发展,部落形态初具,但内部结构仍显原始混乱。最为突出的,便是 血缘不清,婚姻无序。
群婚与杂居仍是普遍现象。男女结合随意,离合频繁,所生子女往往“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血缘关系错综复杂,如同一团乱麻。这不仅导致部落内部时常因情感纠葛、子女归属问题爆发冲突,更严重的是,近亲繁殖屡见不鲜,使得后代体弱多病、先天残疾者增多,严重影响了族群的体质与繁衍。部落之间,也因抢夺人口、通婚纠纷而战事频发,消耗着本就不算雄厚的人力物力。
伏羲静坐于黄河畔,以八卦推演人族运势,只见代表族群的卦象紊乱驳杂,气运如风中残烛,隐有“讼”卦(争端)、“困”卦(艰难)之象。他深知,若不能从根本上理顺人伦秩序,使人族内部和谐有序,纵有通天智慧、丰饶物产,族群也难以发展壮大,更遑论应对未来可能的大劫。
“天地有阴阳,万物有雌雄。人道繁衍,岂能无法无序?”伏羲目光坚定,决心以八卦蕴含的秩序法则为基,为人族“定人伦,制嫁娶”,奠定文明社会的基石。
他首先从 “正姓氏” 入手。
以往,部落中人只有名,而无姓。同名者众,难以区分。伏羲观察天地万物,取其显着特征或部落图腾为象,创立 “姓” 这一概念。他以八卦衍化:
居于姬水之畔的部落,取其水之润下、滋养万物之德,赐姓 “姬”。
居于姜水之畔的部落,与神农氏(地皇神农,此时尚未完全崛起)渊源颇深,取其与农耕相关之意,赐姓 “姜”。
有部落擅长制作陶器,与土相关,赐姓 “陶”。
有部落居于桑林,善养蚕织布,赐姓 “桑”。
有部落以云为图腾,赐姓 “云”。
有部落居于城郭,赐姓 “郭”。
他以八卦中的“艮”卦(山,止也)为理,规定同姓之人,血缘相近,如同一山所出,应视为同宗。又据“坎”卦(水,险也)警示,以及长期观察近亲通婚的恶果,定下了一条影响深远的规定:“同姓不婚”。
“同姓者,其生不蕃。”伏羲对族人解释道,“血脉相近,阴阳之气相冲,犹如清浊同流,难以滋生健壮后代。异姓相合,犹如水火既济,阴阳调和,方能繁衍昌盛。” 他以八卦中的“既济”卦(水火既济,事已成)来比喻异姓通婚的和谐与吉利。
定下姓氏,区分血缘群体后,伏羲开始着手 “制嫁娶”,规范男女结合的方式。
他废除杂乱无序的群婚习俗,倡导 “对偶婚”。规定男女若有意结合,需遵循一定礼制:
1. 通媒妁:需有双方部落长老或德高望重者作为媒人,居中沟通,明辨意愿,以示庄重,避免强取或欺骗。此举暗合“巽”卦(风,入也),如和风细雨,浸润而成。
2. 行聘礼:男方需向女方部落赠送一定的礼物,通常为狩猎所获的兽皮(象征勇武与养育能力)或珍贵的玉石、食物等,称为“俪皮之礼”。这并非买卖,而是表示诚意与尊重,也意味着男子需承担起养家之责。符合“贲”卦(装饰,人文)之理,使结合具有仪式感。
3. 定仪式:在族人见证下,举行简单的仪式,宣告结合,获得部落认可。使婚姻关系公开化、神圣化,受到集体保护。符合“履”卦(履行,礼仪),循礼而行。
他特别强调了婚姻的稳定性与责任感,反对随意离弃。认为一旦结合,便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共同抚育后代,稳定是家族和部落的根基。此理念蕴含“恒”卦(恒久,稳定)之意。
此外,伏羲还初步确立了 “家庭” 作为社会最基本单元的地位。夫妻及其子女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和生活单位,拥有自己的居所(庐舍)和少量财产。丈夫称为“夫”,妻子称为“妇”,所生子女明确其父母。这极大地增强了个体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也使部落的结构更加精细和稳定。
伏羲将这些规定,首先在自己的有蟜氏部落推行。他以身作则,娶邻近部落女子为妻,依礼成婚,夫妻和睦,为族人树立榜样。起初,一些习惯于旧俗的族人颇有微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制度的好处逐渐显现:
部落内部因情感、血缘产生的纠纷大幅减少。
新生儿体格明显健壮,夭折率下降。
家庭单位的确立,激发了男女的生产积极性,部落财富积累加快。
与其他部落的通婚,加强了联系,减少了冲突。
周边部落见有蟜氏日益兴旺、内部和谐,纷纷效仿。伏羲的“定姓氏、制嫁娶”之策,如春风化雨,迅速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各个人族部落中传播开来。
这一举措,看似只是社会规范的改变,实则为人族注入了强大的文明基因。它理顺了最基础的社会关系,奠定了伦理道德的基石,极大地提升了人族的凝聚力、繁衍能力和文明程度。人族气运因此而愈发凝聚、纯正,那原本紊乱的卦象,渐渐显现出“家人”卦(家庭和睦)、“咸”卦(男女感应,和谐)的吉兆。
伏羲立于部落高处,望着井然有序、生机勃勃的村落,心中欣慰。他以八卦之理,为人伦立法,使人道顺应天道,开启了人族由蒙昧走向文明的关键一步。而这一切,都为他即将到来的真正加冕,积蓄着磅礴的力量。远在三十三天外的女娲娘娘与太清老子,感应到人族气运的这番良性蜕变,亦微微颔首。天皇治世,已见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