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马拉卡南宫总统办公室内的气氛,与北吕宋拉瓦格议事厅中的踌躇满志截然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被冒犯的震怒与冰冷的决意。总统拉蒙·麦格赛赛手中拿着厚厚一叠报告,脸色铁青。这些报告来自内政部、军方情报部门以及北吕宋地区少数仍忠于中央的地方官员的密报,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令人无法再忽视的事实。
“总统先生,综合各方情报确认,以李金唐为首的所谓‘北吕宋自治委员会’,已实际控制了包括拉瓦格在内的五个省份。他们自行征税,组建了近千人的私人武装‘金唐卫队’,并统一了编制装备,其指挥官直接听命于李金唐本人。他们推行自己的政策,兴修水利,开办学校,俨然已形成**国中之国**。我们派去的税务官和行政人员或被架空,或被迫合作,中央政令在那里几乎无法通行。”国防部长语气沉重地汇报着。
麦格赛赛总统猛地将报告摔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他是一位立志改革、强化中央权威的强势领导人,如何能容忍在自己的国土上出现如此规模的割据势力?
“胡克运动尚未完全剿灭,现在又冒出来一个‘北吕宋自治委员会’?一个靠着投机和武力崛起的暴发户,也敢妄自称尊,挑战国家权威?!”他的声音因愤怒而有些沙哑,“此风绝不可长!若放任不管,各地豪强纷纷效仿,菲律宾将国将不国!”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在场的国防部长、总参谋长等军方要员:“我以菲律宾共和国总统的名义命令:**国防部立即着手制定详细、周密的军事清剿计划,目标明确——彻底摧毁‘北吕宋自治委员会’及其武装力量‘金唐卫队’,恢复中央政府对北吕宋地区的有效管辖,擒获或击毙首脑李金唐!**”
“是!总统先生!”国防部长与总参谋长肃然领命。
总统的意志迅速转化为国家机器的行动。国防部内,针对北吕宋的军事行动被列为最高优先级。经过对现有兵力部署和敌情(基于有限情报)的评估,最终决定动用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团执行此次任务。
总指挥的人选经过慎重考虑,落在了**陆军上校阿尔瓦罗·桑托斯**肩上。桑托斯上校时年四十五岁,正值壮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参加过二战对日作战,以作风强硬、战术刻板但执行坚决着称,是军中公认的擅长打正规阵地战的军官。在他看来,剿灭一支由地方豪强和乌合之众组成的私人武装,不过是牛刀杀鸡。
由桑托斯上校亲自督导制定的“恢复行动”计划很快出炉:
- **作战兵力**:调集陆军**第14步兵团**,该团下辖三个步兵营及团属火力支援连,总兵力约**一千五百人**。考虑到对方可能拥有一定的重火力,加强配属了**一个迫击炮排(装备15门81毫米迫击炮)** 以及**一个坦克排(装备5辆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 **进攻路线**:主力部队从吕宋岛中部的集结地出发,沿主要公路向北推进,直扑北吕宋的核心城市和自治委员会所在地——**拉瓦格**。
- **战术目标**:计划以泰山压顶之势,迅速突破对方可能设置的外围防线,兵临拉瓦格城下,寻求与“金唐卫队”主力进行决战,利用装备和训练优势一举将其歼灭,从而瓦解整个自治委员会的抵抗意志。桑托斯上校预计,面对正规军的强大攻势,那些临时拼凑的武装人员很可能会一触即溃。
马尼拉的军营中,开始了紧张的调动和战前准备。士兵们检查着手中的m1加兰德步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炮兵们维护着迫击炮,坦克兵启动那些老旧的m3斯图亚特坦克的引擎,发出轰鸣。一股肃杀之气开始弥漫。
相关的物资补给、弹药运输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桑托斯上校踌躇满志,他认为这将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武力展示,是他军旅生涯中又一枚闪亮的勋章。他甚至在非正式场合对下属表示:“我们要让那些乡巴佬明白,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然而,无论是桑托斯上校,还是马尼拉的决策者们,都严重低估了李金唐在北吕宋的经营深度,低估了“金唐卫队”经过严格训练和实战磨练后的战斗力,更低估了那些受益于减税、水利和教育的民众,对于试图夺走他们新生活的入侵者,可能爆发的抵抗决心。他们也并未完全掌握“金唐卫队”真实的重火力配置和依托地形、村镇构筑的防御工事情况。
一场大战的帷幕,正在吕宋岛缓缓拉开。一方是代表着国家正统、装备相对精良的正规军,另一方是根基初固、士气正旺、准备充分的割据势力。冲突已不可避免,北吕宋的命运,即将在钢铁与火焰的碰撞中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