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粉色表扬信带来的暖意,在林晓梦心里还没捂热乎,就被接下来的事情冲得七零八落。
周五早上,她刚换好制服,班长就通知全体安检员开个短会。劳务公司区域经理钱经理居然来了,挺着个啤酒肚,站在休息室中央,脸上堆着职业化的笑容。
“今天过来,主要是要表扬一位同事,为我们公司争了光!”钱经理声音洪亮,目光在人群中扫视,最后定格在林晓梦身上,“林晓梦同志,上前来!”
林晓梦心里咯噔一下,在周围同事各异的目光中,有些局促地走到前面。
钱经理大力拍了拍她的肩膀,力道不轻,让她微微蹙眉。“小林同志这次收到了乘客的实名表扬信,站方和公安方面也都给予了高度肯定!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安顺劳务’员工的高素质、高服务水平!”
他唾沫横飞,把林晓梦帮助聋哑乘客的事情又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说得她好像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一样。林晓梦低着头,脸颊发烫,脚趾尴尬地在鞋子里抠着地。
“为此,公司决定!”钱经理提高音量,从随身公文包里郑重其事地取出一个卷起来的纸筒,唰地一下展开——是一张印着公司抬头的奖状,上面用夸张的艺术字体写着“服务标兵”四个大字,下面是她名字和日期。
“特授予林晓梦同志‘服务标兵’荣誉称号!希望全体员工向她学习,提升服务意识,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钱经理把那张轻飘飘的奖状塞到她手里,然后带头鼓起掌来。
稀稀拉拉的掌声在休息室里响起。王姐鼓得还算真心,几个关系还行的同事也跟着拍了几下手。但更多的人,眼神里带着戏谑、漠然,或者是不加掩饰的讥讽。
李哥靠在墙边,双手抱胸,嘴角那抹冷笑几乎要挂到耳朵根。林晓梦手里捏着那张奖状,纸张边缘有些割手。她看着上面廉价的印刷和空洞的溢美之词,心里没有半点喜悦,反而像吞了只苍蝇般难受。
没有奖金,没有实质性的奖励,甚至连一句“辛苦了”都吝啬给予。只有这张毫无成本、用来做宣传的纸片子。
“好了,小林,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付出的员工!”钱经理又公式化地鼓励了一句,话锋一转,“另外,公司宣传部门需要一些素材,小林你配合一下,拍几张工作照,再说几句感言,要体现出我们公司的培养和团队的支持……”
林晓梦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她明白了,自己成了公司用来粉饰门面、宣传自身形象的“典型”。他们不在乎她付出了多少,经历了多少委屈,只在乎这件事能拿来做什么文章。
拍照的时候,摄影师让她拿着那张奖状,站在安检机旁,露出“标准”的微笑。她努力扯动嘴角,却感觉脸上的肌肉僵硬得像打了石膏。闪光灯咔嚓作响,刺得她眼睛发酸。
说感言时,宣传干事在一旁提示:“要感谢公司的培养……强调是团队协作的结果……”
她照着说了,声音干巴巴的,像是在念别人的台词。每说一句,心里那份因为得到乘客和李警官认可而产生的珍贵价值感,就被磨掉一分。
整个过程,她感觉自己像是个被摆弄的木偶。
宣传的人心满意足地走了。钱经理也早就离开了。休息室里只剩下她和同事们,气氛变得有些凝滞。
她默默地把那张奖状卷起来,想塞进储物柜深处。
“哟,‘标兵’就是不一样啊,这奖状可得收好喽!”李哥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来,在安静的休息室里格外刺耳。
“就是,以后可是公司重点培养对象了,说不定哪天就高升了,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老同事啊。”另一个平时和李哥走得近的同事也跟着起哄。
几个女同事在一旁低声窃语,眼神时不时瞟向她,带着一种说不清是羡慕还是鄙夷的神色。她隐约听到“会来事”、“攀上高枝”之类的字眼。
王姐走过来,想打个圆场:“行了行了,都少说两句。晓梦也是靠自己做出来的。”
但那些话语,像细密的针,扎在她背上。
林晓梦没有回头,也没有争辩。她用力把柜门关上,发出“哐当”一声响。胸口堵得厉害,比之前被扣钱、被排挤时还要难受。
之前那些困难,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她可以咬牙扛着。但这一次,是她珍视的、凭借努力和善意换来的认可,被如此功利性地利用、扭曲,这让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背叛感。
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时帮助那位聋哑乘客,那份发自内心的善意,如今被这样拿出来大肆宣扬,是否还保持着最初的纯粹?
一整天,她都感觉同事们的目光变得比以前更复杂。以前可能只是不屑或排挤,现在,多了几分审视,几分猜度,仿佛在掂量她这个“被上面看上”的人,会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或者,是不是已经“背叛”了他们这个底层员工的阵营。
她去接水时,原本在茶水间聊得火热的几个同事会突然停下话题;她主动帮忙顶班时,对方会露出一种“可不敢劳烦标兵”的假笑。
那种被孤立、被标签化的感觉,比明刀明枪的针对更让人窒息。
下班路上,她看着街上为了生活奔波的人们,突然觉得无比疲惫。她只是想好好工作,对得起自己拿的这份工资,对得起心里的那份责任,怎么就变得这么难?
她拿出那张卷着的奖状,展开,看着上面“服务标兵”四个大字,在昏暗的路灯下,这几个字显得格外讽刺。
她很想把它撕掉,扔进路边的垃圾桶。但手指动了动,最终还是慢慢卷了起来。
这是她用委屈、汗水,甚至伤痕换来的,哪怕它现在变得如此不堪,她也舍不得。
她把它重新塞回包里,像塞进一个不愿触碰的秘密。
原来,被“树立典型”并不总是荣耀,有时候,它更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把你架在火上烤,让你失去同伴,也差点迷失自己。
这“标兵”的帽子,戴在头上,沉甸甸的,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