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元母亲的手还在抖。妹妹紧紧抓着病床栏杆,眼睛红得像血。林特助站在门口,公文包打开,文件整齐摆好。他把协议递给主治医生,对方快速翻了几页,抬头看了眼院长。院长点头,低声说了句“配合”。
“现在开始准备转运。”林特助说。
护士推来担架车,轮子卡在门槛处顿了一下。佟元父亲被缓缓挪上车,氧气面罩重新固定,监护仪滴滴响着。母亲想伸手摸一下丈夫的脸,被护士轻声拦住:“路上不能碰到设备。”
林特助看了眼表,“飞机五分钟后降落。”
县医院后门的小空地临时清出一块区域,地面坑洼不平,杂草被踩倒了一片。保安拉起警戒线,几个医护人员冒雨守在边上。远处传来螺旋桨的轰鸣,声音由远及近,震得玻璃嗡嗡作响。
“来了。”林特助抬头。
黑色私人飞机低空盘旋一圈,缓缓下降。起落架触地时溅起水花,机身稳稳停住。舱门打开,两名穿制服的航空医护跳下,提着医疗箱快步走来。
对接过程只用了三分钟。病人被固定在担架上,抬进机舱。机内空间宽敞,两侧是皮质座椅,中间通道铺了防滑垫。监护仪接上电源,数值稳定。林特助坐在前排,打开平板开始记录生命体征。
“起飞。”机长按下通讯键。
飞机原地调头,引擎轰鸣加大,缓缓滑行。窗外雨势变大,地面灯光模糊成一片黄晕。机身微微震动,爬升过程中颠了一下,监护仪发出短促报警。母亲猛地站起来,被航空医生按回座位。
“血压波动,正常反应。”医生说着,调整了输液速度。
佟元坐在父亲身边,手一直握着担架栏杆。他没说话,指甲抠进了金属缝隙里。妹妹靠在母亲肩上,闭着眼睛,嘴唇发白。
林特助把实时数据传回华西医院系统。屏幕上跳出确认提示:主刀团队已就位,IcU准备完毕。
飞行四十分钟后,天气好转。机身平稳下来,监护数值回归正常区间。母亲终于松了口气,眼泪无声流下。妹妹睁开眼,小声问:“哥,我们快到了吗?”
“快了。”佟元说。
蓉城双流机场西侧专用医疗通道,一辆白色救护车早已等候。车顶灯闪着蓝光,司机站在车旁,手里拿着对讲机。空中管制塔台通报:“星鹭一号”即将降落,请求优先滑行路线。
琴雯站在华西医院急诊楼外,穿着黑色风衣,马尾辫扎得整齐。雨水顺着发梢滴在肩膀上。
救护车司机通过对讲机喊:“收到,准备接人!”
飞机落地,滑行至指定停机位。舱门打开,担架被迅速抬出。地面医护上前检查设备连接,确认无误后直接送上救护车。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
车门关上,警笛响起。救护车启动,前方有警车开道,一路绿灯直通医院。
琴雯往前走了几步,在急诊入口处站定。救护车停下,后门打开,担架被推下来。她看见佟元跟在旁边,头发湿透,脸色发青。
琴雯迎上去。
“安全了。”琴雯说。
佟元抬头看向琴雯,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母亲从另一侧下车,踉跄一步,被护士扶住。妹妹抱着背包,眼睛盯着地面。
琴雯走到担架边,看了眼病人。呼吸还算平稳,监护数值正常。她对随行医生点头:“交给你们了。”
“手术室已经准备好,马上推进。”医生说。
担架被推入急诊通道,拐弯进入电梯区。琴雯、佟元一家跟在后面。走廊灯光刺眼,脚步声混在一起。
电梯门打开,一群人挤进去。空间狭小,没人说话。母亲抱着妹妹的肩膀,指节发白。佟元靠在角落,低头发呆。
电梯到达三楼,门一开,手术室通道就在眼前。指示牌写着“神经外科手术区”,红色箭头指向右侧。
担架被推出电梯,推向术前准备间。医生们围上来,核对信息,更换手术服。麻醉师开始做最后评估。
佟元没动。他看着父亲被推进准备间,门关上的一瞬间,佟元往前冲了半步,自己又硬生生停住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