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夜谈的余波,在赵云心中激荡了整夜。
回到营地时,天际已泛起鱼肚白,晨曦正一点点撕破夜幕。
营门处,赵霜正倚着树干等候,见他回来,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却没追问什么,只轻声道:“哥,快歇会儿吧,天都快亮了。”
赵云摇摇头,他哪里睡得着?
张远的话像一颗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散。
“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天心……”
“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真正的忠义,不是忠于一家一姓,而是忠于万民……”
“别听我说什么,而是看我做什么……”
这些话语在脑海中盘旋往复,与他自幼信奉的纲常伦理碰撞、纠缠,让他心乱如麻。
天彻底亮了,营地里升起炊烟,乡勇们开始收拾行装。
赵云依旧毫无睡意,起身走出帐篷。
一名负责传令的乡勇见他出来,连忙上前问道:“将军,今日咱们是继续进山,还是……”
“营地休息一日。”赵云沉声道。
说罢,他独自向营外走去,赵霜见状,默默跟上,不远不近地陪着。
两人一路无话,又来到了昨日遇见张远的桥门沟。
那处正在修缮的屋舍前,换了一户人家居住,看衣着陈设,也是穷苦人家。
赵云走上前,问道:“请问,昨日在此处帮忙修屋的张远,如今在何处?”
那户人家的老汉探出头,打量了他们一眼,笑道:“那后生热心肠,帮我们把屋子拾掇利索了,昨儿后晌就回山上去了。
赵将军,不嫌弃的话,进屋喝口水?”
赵云微怔:“你们知道我?”
“知道,知道。”老汉摆摆手,“张季临走时说了,若是其他官兵来,让我们躲远点;但若是常山的赵将军过来,不必避讳,有啥说啥就行。”
赵云心中又是一动,对老汉拱手道:“多谢老伯。我想再问问,这位张季……平日里待人如何?”
老汉一听,话匣子便打开了:“那可是个好后生!去年年底带着一群人来的,就在山上落脚,从不骚扰我们山下这些人家。
谁家有难处了,他知道了总会搭把手——东家缺粮了,他分些杂粮;西家孩子病了,他那里有懂草药的……
要我说,若不是去年冬天实在熬不住,那些地主又攥着粮食不肯放,他们也不会去‘借’那几户的粮。
那几户人家,平日里就不是善茬,欺男霸女的,也就张季他们敢碰一碰!”
旁边的老妇人也搭腔:“是啊,要不是他们,去年冬天我们村怕是要饿死好几口人呢。”
赵云默默听着,再三谢过老汉夫妇,才带着赵霜离开。
“哥,这么说,张远真的是那贼首?”赵霜忍不住问道。
赵云点头:“是他。”
“我就说嘛,昨天见他第一眼就觉得不对劲,不像个普通村民。”
赵霜撇撇嘴,又道,“不过……听这老伯说的,他倒像是个好人。”
赵云没接话,又在山脚找了几户村民打听。
问起封龙山上的“贼寇”,村民们虽有忌惮,言语间却多是维护——“不抢我们穷人”“会帮着修桥铺路”……
这些说法,与之前富户们描述的“残暴贼寇”判若两人。
赵云站在山脚下,望着云雾缭绕的封龙山,心中一片怅然。
“王红那孩子说的没错,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结论便截然不同。”
他喃喃自语,“我该站在富户的角度,视他们为贼寇?还是站在黎民百姓的角度,认他们为……义士?”
他第一次对自己坚信不疑的“正义”,产生了动摇。
回到营地,赵云沉默良久,终是下令:“收拾行装,撤军。”
赵霜知道他此刻内心必定万分矛盾,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帮着整理东西。
临走时,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封龙山,那座山在晨光中沉默矗立,仿佛藏着无数秘密。
她不知道的是,此刻山巅之上,张远也正望着他们撤军的方向。
刘兰站在他身边,轻声道:“先生,赵将军他们走了。”
张远点点头,嘴角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意料之中。若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动他来投,那便不是常山赵子龙了。”
“哦。”刘兰似懂非懂。
“但我相信,他一定会回来的。”张远望着山下渐渐远去的队伍,目光笃定。
刘兰眼睛一亮:“我也觉得!赵将军看着就不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人,他和我们……本质上是一样的吧?”
张远闻言笑了起来,拍了拍她的肩膀:“都会用‘本质’这个词了,进步不小。”
刘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听先生说多了,自然就记下了。”
张远转过身,看向身边三十多个与刘兰年纪相仿的少年少女,他们都是这一年收留的孤儿,如今已渐渐长成。
“好了,不说这个了,继续今日的课业。”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今日给你们出个题目——假设敌军大举来攻,我们要如何守住封龙山?
都说说自己的想法,不用怕说错。”
话音刚落,少年们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我觉得该把山口堵死,让他们进不来!”一个壮实的少年喊道。
“不行不行,堵死了我们自己也出不去了!应该在山口设陷阱,比如挖壕沟、埋尖刺!”另一个梳着丫髻的少女反驳道。
“还要多派些人放哨,在高处看着,敌军一靠近就通报!”
“我们人少,硬拼肯定不行,得躲在暗处放箭,骚扰他们!”
“对,等他们累了,我们再从两边山上冲下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少年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想法稚嫩,有的却透着机灵。
张远始终含笑听着,无论说得好坏,都点头鼓励:“这个想法不错,有防守的意识”“考虑到我们人少的问题,很周全”……
待众人说得差不多了,张远才抬手示意安静,总结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据险而守,是我们的盾;
找准时机主动出击,以攻代守,是我们的矛。
不过,有一点要记住——封龙山虽险,但范围有限,缺乏战略纵深,一旦被长期围困,就会很被动。”
他看向众人:“所以,除了加固现有防御,我们还要未雨绸缪,想办法再开辟一两处根据地,互为犄角,才能更稳妥。”
少年们听得认真,纷纷点头。
张远当即安排:“你们分成几队,这几日去周边探查一番,看看哪里适合建立新的据点,地形如何,有无水源,回来后我们再一起商议。”
“是,先生!”少年们齐声应道,兴冲冲地领命而去。
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中,张远转过身,对身后的青壮道:“走,我们也该动一动了。去会会井陉李家——听说,这次组织乡勇军,数他家最积极。”
为首的青壮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先生是说,要去……”
张远淡淡一笑:“不必动手,先去‘拜访’一下,让他们知道,封龙山的人,不是那么好惹的。
也让他们掂量掂量,继续与我们为敌,值不值。”
一行人身影一闪,便消失在密林之中,只留下山风穿过树梢的呼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