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涧仓夜袭的尘埃渐渐落定,但其带来的影响,却如同投入水面的涟漪,在黑水城这个等级森严的军事堡垒中,持续扩散开来。
后续的清点审讯结果,更让所有知情者倒吸一口冷气。被俘的狄人伤兵在严刑拷打下零碎供出,此次偷袭乃是狄人高层精心策划的一次“断粮”行动。他们派出的是王庭麾下最精锐的“雪狼卫”,擅长雪地潜行与突袭,计划利用上元节后守军可能松懈的心理,以及恶劣天气的掩护,一举焚毁鹰涧仓,重创长风军的后勤命脉。若此计得逞,不仅前线大军粮草不继,黑水城 itself 的防御也将受到严重削弱,狄人主力便可趁势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可以说,沈清弦凭借惊澜的预警,陆北辰凭借对妻子的信任和果断决策,联手挫败了一场可能导致北境防线崩溃的巨大阴谋!
这份沉甸甸的战果,让之前所有对沈清弦的质疑和轻视,都显得如此可笑和短视。军中崇尚实力和功绩,无论这功绩来自何处。一时间,将军府内外的氛围发生了微妙而显着的变化。
首先是那些高阶将领。再次议事时,他们看向端坐帅位的陆北辰的眼神中,除了往日的敬畏,更多了几分心服口服的钦佩。而提及“内宅”或“夫人”时,语气也悄然变得郑重甚至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孙副将更是寻了个由头,亲自到镇北阁外求见,隔着院门向沈清弦郑重道谢,言辞恳切,与之前的轻慢判若两人。
府中的仆役下人,变化更为明显。那些原本因沈清弦京城出身而觉得她娇贵难伺候的本地仆妇,如今看她的眼神充满了惊奇与敬畏。送炭火、食材时更加殷勤周到,言语间也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恭敬。甚至有人私下议论,说夫人是“仙女下凡”或“有神灵庇佑”,才能预知祸福。林嬷嬷将这些闲话学给沈清弦听,沈清弦只是淡然一笑,并未放在心上,但心中明白,自己在这座边关雄城中的立足之地,因这一役而变得稳固了许多。
然而,树大招风。赞誉与敬畏的背后,也潜藏着新的危机。沈清弦深知,“未卜先知”的能力太过惊人,极易引人探究,甚至招致祸端。尤其是军中关系错综复杂,难保没有晋王或其他势力的眼线。必须更加谨慎。
这日傍晚,陆北辰难得早些处理完军务,回到镇北阁。屋内炭火温暖,孩子们吃过药后精神好了许多,正围着沈清弦听她讲些简单的故事,画面温馨安宁。陆北辰脱下带着寒气的披风,看着灯下妻子沉静的侧脸和孩子们依赖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感激。
他挥退侍女,走到沈清弦身边坐下,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清弦,鹰涧仓之事,多亏了你和澜儿。若非你们,后果不堪设想。”
沈清弦摇摇头,目光清澈地看着他:“是夫君决断英明,用人不疑。我不过是转述了孩子的话而已。” 她刻意将功劳归于陆北辰,淡化自己的作用。
陆北辰岂能不知她的心思,心中更觉熨帖。他沉吟片刻,道:“此事虽已平息,但你的名字,恐怕已在某些人心中挂上号了。日后,需更加小心。”
“我明白。”沈清弦点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会谨言慎行,不会过多干涉军务。只是……孩子们的能力,似乎与北境此地气息相关,越是靠近边关,感应越强。日后若再有预警,该如何处置?” 这是个现实的问题。隐瞒不报是失职,贸然公开又恐引来麻烦。
陆北辰眼中闪过一丝锐芒:“此事我已有考量。对外,一切功劳归于帅府决策,预警之事,仅限于你我、韩青等绝对核心心腹知晓。日后若有征兆,你可直接密报于我,由我来判断如何行动。我会设法在亲卫中建立一支更隐秘的侦缉力量,名义上用于监察内部,实则也可用于验证和应对此类预警。”
他这是要将孩子们的预警能力,纳入一个更安全、更可控的体系之中。沈清弦心中稍安,点了点头。
“另外,”陆北辰看着她,语气转为温和却坚定,“经此一事,你在府中威信已立。有些事,或许可以开始着手了。”
沈清弦抬眼看他,等待下文。
“军中后勤,尤其是伤兵营,状况堪忧。”陆北辰语气沉重,“物资匮乏,医官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受伤的兄弟得不到妥善救治,轻伤拖成重伤,重伤……只能等死。我早有整顿之心,但军务繁忙,且牵涉甚广,一直未能如愿。你心思细腻,又有管理之才,我想将此事交予你暗中查访,先摸清情况,再徐徐图之。你看如何?”
这既是信任,也是重托。将关系到成千上万士卒生死和军心士气的伤兵营事务交给她一个“内眷”,无疑是一步险棋,但也体现了陆北辰对她能力的认可和期望。
沈清弦没有丝毫犹豫,迎上他信任的目光,郑重应道:“好。我会尽力而为。”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管理伤兵营,更是她真正融入边关、赢得军心的开始。鹰涧仓的胜利,为她打开了局面,而接下来的路,需要她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下去。从被质疑的“随军家眷”,到初露锋芒的“预警者”,再到即将介入具体军务的“管理者”,她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北境这片苍茫的土地,正在以它特有的方式,塑造着一个不一样的镇北将军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