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2023年9月10日的清晨,秦陵基地医院的灵能医疗区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却比往常多了几分暖意——护士站的窗台上,摆着几束患者送来的向日葵,花瓣上还沾着露水,卡片上写着“祝白衣天使教师节快乐”。而医疗区最深处的“灵能研发实验室”里,气氛却格外紧张,冷白色的灯光照亮了一台半人高的银色舱体,舱体侧面印着淡绿色的“灵愈-1型”字样,这就是联盟耗时半年研发的灵能医疗舱,今天是它首次临床试验的日子。

实验室中央,张杰正蹲在医疗舱旁,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敲击。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参数:灵能发生器功率、生命体征监测阈值、治疗时间倒计时……他时不时停下来,用专用工具校准舱内的灵能传感器,额头上贴着的降温贴边缘已经有些卷边——为了确保今天的试验万无一失,他和技术团队昨天熬了通宵,将医疗舱的灵能输出精度调整到了0.1单位。“林岚,再确认一遍急救包的灵能晶体储量,每个包必须保证至少5单位的灵能,关键时刻能应急。”

林岚正坐在旁边的测试台前,面前摆着10个银色的便携式灵能急救包,每个包里都装着微型灵能晶体和止血凝胶。她拿起一个急救包,按下侧面的检测按钮,屏幕上立刻显示“灵能储量5.2单位,凝胶保质期365天,状态正常”。“都检查完了,10个急救包全部达标,灵能晶体的稳定性也通过了极端环境测试,高温低温下都不会出现能量泄漏。”她说着,从包里取出一片止血凝胶,贴在模拟皮肤的测试板上——凝胶接触“皮肤”的瞬间,就开始释放微弱的灵能,不到10秒,测试板上模拟的“伤口”就停止了渗液。

这时,马宏带着10名灵能觉醒者走进实验室。他们穿着统一的蓝色试验服,手臂上都贴着编号,从01到10,每个人的表情都带着几分期待和紧张。这些觉醒者都是从内蒙古集训营挑选来的,自愿参与临床试验,他们中有的曾在训练中受过小伤,对灵能的感知比普通人更敏锐。“各位,感谢大家自愿参与试验。”马宏站在众人面前,声音沉稳,“试验前再强调一次,过程中如果出现头痛、乏力、心慌等不适,一定要立刻说出来,我们会马上停止治疗,确保大家的安全。”

张杰走到医疗舱前,打开舱门——舱内铺着柔软的医用凝胶垫,顶部有一圈淡绿色的灵能发射环,侧面嵌着生命体征监测仪的探头,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心率、血压、灵能耐受度等数据。“这台‘灵愈-1型’医疗舱,核心原理是通过灵能刺激人体细胞的修复能力,比传统医疗效率快3倍。”他指着灵能发射环,“治疗时,这个环会释放特定频率的灵能,根据伤势自动调节强度:轻度伤(如皮肤裂伤、肌肉拉伤)用5单位灵能,治疗时间30分钟;重度伤(如骨折、器官挫伤)用15单位灵能,治疗时间1小时。”

临床试验正式开始,编号01的觉醒者是个25岁的小伙子,名叫赵鹏,之前在灵能炮训练中不小心拉伤了右臂肌肉,属于轻度伤。他躺进医疗舱,护士将监测探头贴在他的手腕和胸口,张杰在控制面板上输入“轻度伤-肌肉拉伤-右臂”,然后按下“开始”按钮。

医疗舱的舱门缓缓合上,顶部的灵能发射环开始发出淡绿色的光芒,屏幕上显示“灵能输出5单位,频率50hz,治疗倒计时30:00”。赵鹏闭上眼睛,感受着灵能缓缓渗入右臂——起初是一阵轻微的暖意,像温水敷在皮肤上,随着治疗推进,之前拉伤的疼痛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酥麻的痒意,像是有无数细小的细胞在重新生长。

“怎么样,有不舒服的地方吗?”林岚通过舱内的麦克风问道。

“没有,感觉挺好的,拉伤的地方不疼了,就是有点痒。”赵鹏的声音从麦克风里传来,带着几分轻松。

30分钟后,治疗结束,舱门打开。赵鹏从舱里走出来,活动了一下右臂——之前抬到90度就会疼的手臂,现在能轻松举过头顶,皮肤上原本因为拉伤出现的淤青,也淡了一大半。护士用超声波检测仪检查他的肌肉,屏幕上显示“肌肉纤维修复率95%,无炎症残留”。“太神奇了!比我上次贴膏药快多了,上次拉伤养了整整一周才好。”赵鹏兴奋地说,引得其他受试者都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接下来是编号05的觉醒者,名叫李娟,她模拟的是重度伤——左腿胫骨骨折(用特制的模拟骨折模型,能模拟骨骼断裂的生物信号)。李娟躺进医疗舱,张杰将灵能输出调整到15单位,治疗时间设为1小时。舱门合上后,灵能发射环的光芒变得更亮,屏幕上的灵能波动曲线也变得更陡峭。

“心率正常,血压正常,灵能耐受度80%。”林岚紧盯着监测屏幕,时不时记录下数据,“目前没有出现异常反应。”

1小时后,治疗结束。当李娟走下医疗舱,医生用x光机检查她的“骨折”部位——原本断裂的胫骨模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骨痂,模拟的疼痛信号也从“8级”降到了“1级”。“传统骨折愈合需要3个月,这台医疗舱1小时就达到了初步愈合效果,效率确实是传统医疗的3倍以上。”负责检查的医生忍不住赞叹。

试验进行得很顺利,前8名受试者都成功完成了治疗,治愈率达到了80%,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但当编号09的觉醒者王磊躺进医疗舱,治疗进行到20分钟时,意外发生了——

“医生,我有点头疼,还有点乏力。”王磊的声音从麦克风里传来,带着几分虚弱。

林岚立刻看向监测屏幕:“心率加快到105次\/分,血压轻度升高,灵能耐受度骤降到40%!”

张杰毫不犹豫地按下“停止”按钮,医疗舱的灵能发射环瞬间熄灭,舱门自动弹开。护士立刻上前,给王磊测了血氧和体温,“血氧96%,体温37.8c,有点低烧。”

紧接着,编号10的觉醒者也出现了类似症状,治疗15分钟后开始头痛、乏力,灵能耐受度同样降到了40%以下。“怎么回事?为什么前8个都没事,这两个会出现反应?”马宏皱起眉头,走到监测台前,看着两人的检测报告。

张杰拿着报告,反复对比前8名和后2名受试者的差异:“前8名的灵能频率都在40-60hz之间,而王磊和李娜的灵能频率是35hz和65hz,超出了这个范围。之前医疗舱用的是通用灵能频率50hz,可能和他们的自身灵能频率不匹配,导致了排斥反应。”

林岚也补充道:“我刚才查了他们的集训记录,王磊和李娜属于‘低敏型’觉醒者,对外部灵能的耐受度本来就比其他人低,通用频率的灵能对他们来说,可能刺激性太强了。”

“那现在怎么办?总不能让10%的人用不了这台医疗舱吧?”负责记录的护士急道。

张杰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有了!我们可以给医疗舱加一个‘频率适配’功能,治疗前先检测受试者的自身灵能频率,然后让医疗舱的灵能频率自动匹配,而不是用固定的通用频率。比如王磊的频率是35hz,我们就把医疗舱的频率调到35-40hz之间,李娜的是65hz,就调到60-65hz,这样应该能减少排斥反应。”

说干就干,张杰和技术团队立刻开始修改医疗舱的程序。林岚则负责检测王磊和李娜的精确灵能频率,用专用的灵能检测仪反复校准,最终确定王磊的稳定频率是38hz,李娜的是62hz。

两个小时后,程序修改完成,医疗舱的控制面板上多了一个“频率适配”按钮。王磊再次躺进医疗舱,张杰先按下“检测”按钮——舱内的传感器开始扫描他的灵能频率,屏幕上显示“受试者灵能频率38hz,推荐治疗频率38-40hz”。确认后,他按下“开始”按钮,灵能发射环这次释放的是淡蓝色的光芒,屏幕上显示“灵能输出5单位,频率39hz,治疗倒计时30:00”。

这一次,王磊没有再出现不适。30分钟后治疗结束,他活动了一下之前模拟拉伤的左臂,笑着说:“一点都不疼了,也没头疼,比刚才舒服多了!”李娜的治疗也同样顺利,调整到62hz的灵能频率后,她全程没有出现乏力症状,治疗效果也达到了90%。

重新测试后,10名受试者的治愈率达到了90%,排斥反应发生率从10%降到了1%——只有编号03的受试者出现了轻微的头晕,休息5分钟后就恢复了正常,后续检查发现是他早上没吃早餐,血糖偏低导致的,和灵能排斥无关。

“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技术团队的成员们互相击掌,护士们也笑着把窗台上的向日葵递到张杰和林岚手里,“张教授,林博士,今天是教师节,这花送给你们,你们也是我们的‘老师’,教我们怎么用灵能救人!”

张杰接过向日葵,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团队的努力。接下来,我们还要优化医疗舱的程序,比如增加‘多频率同时适配’功能,让一台设备能同时治疗不同频率的觉醒者;还要扩大临床试验范围,从觉醒者扩展到普通人,看看灵能医疗对普通人的效果。”

马宏走到医疗舱前,拍了拍舱体:“联盟已经批准了‘灵愈-1型’的量产计划,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首批量产50台,优先部署在秦陵基地医院、内蒙古集训营医院和沿海防御基地医院。接下来的三个月,林岚负责组织医护人员培训,确保每个使用医疗舱的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包括灵能频率调整、紧急情况处理、设备日常维护。”

“没问题!”林岚立刻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培训计划,“我会分三期培训,第一期培训基地医院的核心医护人员,第二期培训集训营和防御基地的医护人员,第三期组织线上培训,制作操作视频和手册,方便后续新增的医疗点学习。”

当天下午,联盟召开了灵能医疗技术发布会,正式公布了“灵愈-1型”医疗舱的临床试验成果:治愈率90%,治疗效率是传统医疗的3倍,排斥反应发生率1%,计划2024年量产。发布会上,张杰展示了医疗舱的治疗视频,从轻度拉伤的快速修复,到重度骨折的初步愈合,清晰的画面让在场的媒体和医疗专家都惊叹不已。

“灵能医疗不仅能用于战场急救,还能用于日常医疗,比如骨科手术、烧伤治疗、慢性病康复等领域。”张杰在发布会上说,“未来,我们还计划研发‘灵愈-2型’,增加远程治疗功能,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通过灵能医疗舱接受治疗,真正实现‘灵能普惠医疗’。”

发布会结束后,不少医院都向联盟发来合作申请,希望能成为首批使用灵能医疗舱的单位。马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灵能技术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类,无论是防御还是医疗,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安全、更美好。教师节这天完成临床试验,也象征着灵能医疗技术的‘毕业’,接下来,就是把这项技术落地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受益。”

夜幕降临,秦陵基地医院的灵能医疗区依旧亮着灯。张杰和林岚还在医疗舱旁调试参数,他们计划在一周内完成“多频率同时适配”功能的研发;马宏则在办公室里审核医护人员的培训名单,确保每个参与培训的人都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窗外,月光洒在医疗舱的银色舱体上,泛着淡淡的光泽,像一颗守护生命的星星。

这一天,既是教师节,也是灵能医疗技术的里程碑。当医护人员收到患者的祝福时,当技术团队攻克排斥反应的难题时,当灵能医疗舱的光芒照亮实验室时,所有人都明白,灵能技术不仅能筑起防御的高墙,还能编织守护生命的网——而这张网,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越织越密,越织越暖。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商先生今天也想公开正经人谁在漫威学魔法啊末世当地主阴阳秘录7号基地空间异能:末世重生后她又行了火星荒岛求生机遇号末日重生之组团打怪末世我收留美女上司看见弹幕后,末世女配带飞男主摆烂太狠,我被宗门当反面教材了末世:我的关键词比别人多一个元宇宙:失落的星球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四季末日,我有座无限物资避难所诸天败犬互助群末世重生:会瞬移我白嫖亿万物资末世:从触碰妹妹的脚开始末世:囤了千万物资后开始无敌全球末日求生,开局囤积万亿物资女主领便当之后快穿之大佬的心尖机战:超新星主宰漫步在武侠世界异能迷雾之异世大陆漫威,谁把他救出来的?!诡秘灰雾:开局沦为魔女复仇工具血竞天择零元购,我把渣爹老窝一锅端驭房我不止有问心术张余诱吻春夜末日游戏全球降临谁家大佬在线发糖重生回到末世一年前,我只想种田我成了血族始祖我在惊悚世界成为恐怖大佬末世,抢劫海外天量物资我无敌了神奇宝贝:开局站在白银大会奶龙与贝利亚:宇宙之中的欢笑听懂毛茸茸说话,我在末世杀疯了美漫之诸天仙武末世: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规则怪谈:末日生存指南我在末世能修仙重生之带着一家妇孺苟末世废土的日常生活重生之蟒龙传说重力战线开局一本秘籍,我在末世嘎嘎乱杀诸天信条
随梦书屋搜藏榜:末世萌商来袭女汉子系统[末世]王大锤的大电影全球游戏无限入侵末日:开局霸王龙,天赋是双修?机甲狂奔开荒,我选择名刀加复活甲大唐天子末路凯旋泰坦巨兽:从白垩纪开始进化机械毁灭纪元快穿剧情又崩了惊!我在求生游戏,开着五菱宏光追大佬研发不行推演来凑,我能推演科技外来异星我打的都是真实伤害末世废土?不,那是我的菜园子隐龙密语末世:我带领人类走向星辰大海易生变快穿之虐渣攻略星海骑士:无名小卒末世重生之圆满末世之幼龙分身快穿之套路升级记末世:组队就变强我统领万千女神爽爆!大佬在星际嘎嘎乱杀封神了灵境御兽师末世:被困女大宿舍,我为所欲为战乱九荒网游之皎皎如月无限垂钓系统超凡纳米人:星宇之神大力女神穿越抗日战场我在末世有个鱼塘快穿之总有人想攻略我绝美恶雌,开局攻略八位兽夫虫灵战记末世之小冰河我演化了诸天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快穿锦鲤运西界封神快穿:男神,许你生生世世文明破晓影视世界暂住者我,后土血裔,轮回诸天超级称号觉醒超人基因的我要无敌了太阳系的流浪者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之鸿蒙世界树末日:没重生!只好升级下水道咯末世修仙,但是本仙子是满级号末世我拒绝道德绑架,并给了一枪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天灾末世:我带空间和奶爸躺赢星穹神链末日宅男团:我的系统能搓坦克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光年低语三次方根:从一至八百万我的AI妻:蜜月代码到灭世指令末世:收仆,从御姐上司开始!追猎者2243冲出太阳系开局觉醒造化灵枢体,元炁斩星海时空囚徒:我,末世唯一真神帝国科技!小子!末世养狗变神兽末世最强孕妇:丧尸看了都绕路昆仑星途无限轮回塔开局终老,系统晚到80年!末世:空间造物主熵之挽歌:双生宇宙协定时空倒扑开局炮灰?却被强制婚配冰山女神冰锋泪星:爱丽丝的星河圣途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人族崛起:我的体内有座人皇城重生巨齿鲨:成了14亿人的国宠暗影吞噬:从荒城到星域霸主火星人类潮汐陷落被困女大宿舍,校花请我打寒颤末世基因生存进化重生之我在2007卖丝袜星航征途金属饥渴末世征途:被推入尸群后我觉醒了雾锁末日生存之战说好的残兽人,怎么杀穿了全星际五岁老祖,星际养爹攻略邪神后我成了世界之神暗黑之渊入侵游戏谈恋爱,不如掠夺神明在兽世当虚拟偶像,我被五族雄竞重回天灾,空间囤货求生忙重生之我在冰封世界的日子血光灾变:开局双刃萃取万物善人,让我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