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盛夏的阳光带着热带特有的炽烈,炙烤着广袤的发射场区。远处的琼州海峡烟波浩渺,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掠过巨大的发射塔架,塔架上“登月-2型”载人舱如同银色的巨鸟,静静矗立在发射平台上,舱体表面的灵能涂层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莹光。2024年6月30日,距离科技三会落幕仅过去6天,这里正迎来决定8月载人登月任务成败的关键节点——“登月-2型”载人舱灵能系统最终测试。

发射场测控中心大厅内,灯火通明,数百台显示屏组成的巨幅监控墙占据了整面墙壁,实时跳动着载人舱各系统的运行参数。大厅内人头攒动,来自国家灵能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全球灵能防御联盟的科研人员、工程师与航天员团队各司其职,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肃穆的氛围。墙上的电子钟时针指向上午8时整,红色的数字格外醒目,预示着这场牵动全国的终测即将启动。

“各单位注意,‘登月-2型’载人舱灵能系统终测倒计时10分钟,请各系统汇报准备情况。”测控中心总指挥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传遍整个大厅,也传到了发射平台上的载人舱内。

陈阳身着全套灵能宇航服,正坐在指令长座位上,进行最后的舱内适配检查。这套在170章中提及的灵能宇航服,通体呈银灰色,肩部与肘部的灵能防护模块采用了秦陵灵能阵的缩比技术,表面布满了细密的灵能传导纹路。头盔的透明面罩内侧,一层超薄的灵能感应膜正在实时显示舱内环境参数与宇航服状态,蓝色的数据流如同流水般划过。

“宇航服灵能回路导通正常,防护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300%,体温调节系统启动,当前舱内温度23c,湿度50%,适配性良好。”陈阳的声音通过内置通讯器传到测控中心,语气沉稳而坚定。他轻轻活动了一下四肢,灵能宇航服的关节处没有传统宇航服的滞涩感,灵能的加持让这套重达80公斤的装备变得轻如鸿毛。他尝试着做出握拳、抬腿、转身等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面罩上的灵能消耗数据显示,当前能耗仅为传统宇航服的三分之一。

这是陈阳第12次进行舱内适配训练,但却是首次在载人舱全系统启动状态下进行实战化适配。作为灵能觉醒者,他的身体对灵能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能够与宇航服的灵能系统形成共振,从而最大化发挥装备性能。在之前的训练中,他曾在模拟月背-238c的极端低温环境下,依靠灵能宇航服的防护与自身灵能的协同,持续作业4小时而未出现任何不适,这一数据远超传统航天员的耐受极限。

“陈阳队长,灵能生命保障系统预启动,氧气循环模块开始工作,请报告体感状态。”通讯器中传来林岚的声音,她正坐在测控中心的灵能应急系统测试工位前,面前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载人舱生命保障系统的各项数据。

林岚今天穿着一身深蓝色的科研制服,头发利落地束在脑后,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她面前的控制台分为主备两个系统,左侧是灵能应急供氧装置的专用控制界面,右侧则连接着载人舱的主生命保障系统。作为灵能设备研发的核心专家,她亲自负责本次终测中最关键的应急供氧装置测试,这个被170章明确为“3分钟快速启动”的关键建造,是保障航天员月面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氧气循环效率稳定在98%,呼吸阻力正常,灵能净化模块工作良好,舱内空气污染物浓度低于0.01ppm,体感舒适。”陈阳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经过灵能净化的氧气涌入肺部,清爽而纯净。这套灵能生命保障系统,融合了人工光合作用技术与灵能转化原理,能够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灵能催化反应转化为氧气和水,实现物质的闭环循环,这也是其氧气循环效率能达到98%的核心原因。

与此同时,在测控中心的能源分配优化工位上,张杰正紧盯着面前的显示屏,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能源数据流与分配曲线。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左侧是灵能系统的能量输出曲线,右侧是传统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参数,中间则是两者的协同分配模型。作为月背灵能探测成果的汇报者,他对灵能的特性与能量转化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此次终测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由他主导优化舱体能源分配方案,确保灵能储备能够支撑月面7天的独立作业。

“灵能核心储能单元当前储量95%,转化效率88%,太阳能帆板展开模拟完成,能源输入稳定。”张杰的助手汇报着实时数据,张杰则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整着能源分配参数。“将生命保障系统的灵能分配优先级上调至一级,通讯系统与温控系统为二级,非核心负载为三级,确保核心系统供电不受影响。”他沉声说道,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能量平衡曲线。

根据嫦娥六号带回的月背灵能探测数据,月背部分区域存在灵能干扰,可能导致太阳能帆板的能量收集效率下降30%以上。因此,“登月-2型”载人舱采用了“灵能储备+太阳能”的双能源供电模式,其中灵能核心储能单元的储备量是关键。张杰需要通过精准的能源分配,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仅依靠灵能储备就能维持生命保障、通讯、应急供氧等核心系统的连续运行,这对他的专业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各系统准备就绪,终测倒计时1分钟!”测控中心总指挥的声音再次响起,大厅内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顶点。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集中到监控墙中央的载人舱实时画面上。

“10、9、8……3、2、1,‘登月-2型’载人舱灵能系统终测正式启动!”

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测控中心的监控屏幕上,各项参数开始快速跳动。载人舱的灵能系统、生命保障系统、通讯系统、温控系统等同时启动,发出低沉的嗡鸣,灵能传导纹路在舱体表面亮起淡淡的金色光芒,如同苏醒的巨龙。

“灵能生命保障系统运行正常,氧气循环效率98.3%,超出设计标准0.3个百分点;水回收效率95.1%,符合要求;二氧化碳浓度0.03%,在安全范围内。”林岚的声音清晰地汇报着核心数据,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操作,对生命保障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陈阳在舱内按照预设程序,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动作测试。他先是操作指令面板,启动月面作业模拟程序,随后起身在舱内有限的空间内移动,模拟月面采样、设备安装等动作。灵能宇航服的灵能感应模块与舱内的灵能节点实时交互,将他的动作数据与能耗数据同步传输到测控中心。

“舱内移动动作完成流畅,灵能宇航服与舱内灵能系统共振良好,能耗比预期降低12%,陈阳队长生理指标正常,心率65次\/分钟,血压120\/80mmhg。”医疗监控团队汇报着数据,让大厅内的众人稍稍松了口气。

接下来是灵能应急供氧装置的测试环节,这是本次终测的重点项目之一。根据设计要求,该装置需在主供氧系统故障时,3分钟内快速启动并提供稳定供氧,确保航天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林岚研究员,请启动灵能应急供氧装置测试,模拟主供氧系统故障。”总指挥下令道。

林岚点点头,手指在控制台上按下了模拟故障按钮。瞬间,监控屏幕上主生命保障系统的氧气输出曲线急剧下降,舱内氧气浓度开始缓慢降低。“主供氧系统故障模拟成功,氧气浓度当前20%,并持续下降,灵能应急供氧装置自动启动倒计时。”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大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灵能应急供氧装置的启动时间上。陈阳在舱内保持着冷静,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舱内氧气浓度的变化,但他并没有惊慌,而是按照预案调整着呼吸节奏,同时将自身灵能缓缓注入宇航服的应急供氧接口,做好双重保障。

“应急供氧装置灵能回路导通,催化反应启动,氧气开始生成……启动时间2分48秒!”林岚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监控屏幕上显示,灵能应急供氧装置的启动时间比设计标准提前了12秒。淡蓝色的氧气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舱内,氧气浓度迅速回升,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应急供氧流量稳定在2L\/min,符合人体呼吸需求,灵能消耗速率正常,可持续供氧72小时,满足紧急返回任务要求。”林岚继续汇报着测试数据,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套灵能应急供氧装置采用了机械式脉冲氧气阀的核心原理,不依赖电力驱动,仅通过灵能压力差实现“吸气即开、呼气即关”的精准控制,氧气利用率高达92%,远超传统恒压阀30%的利用率,这也是其能够快速启动且高效供氧的关键。

在应急供氧装置测试成功的同时,月面灵能通讯中继器的地面模拟测试也在同步进行。这个覆盖半径50公里的关键建造,是保障载人舱与月面基地、地球测控中心通讯畅通的核心设备,也是抵御仙族灵能干扰的重要屏障。

“张杰研究员,请启动月面灵能通讯中继器模拟测试,开启仙族灵能干扰模拟源。”总指挥下令。

张杰立刻操作控制台,启动了位于发射场周边的灵能通讯中继器模拟装置,同时,一台专门模拟仙族灵能干扰的设备也开始工作。监控屏幕上,通讯信号强度曲线出现了短暂的波动,随后迅速稳定下来。

“灵能通讯中继器启动正常,信号覆盖半径模拟测试50公里,信号强度-75dbm,符合设计要求;仙族灵能干扰模拟源启动,干扰强度580灵能单位,抗干扰编码程序启动,屏蔽效率95.7%,通讯质量稳定,无丢包、无延迟。”张杰的汇报让大厅内响起了一阵轻微的掌声。

这套月面灵能通讯中继器融合了李哲研发的抗干扰编码程序与灵能信号放大技术,能够在月背复杂的灵能环境中,构建稳定的通讯链路。在之前的月背探测中,嫦娥六号曾遭遇仙族“邪能”节点的定向干扰,导致通讯中断,而此次搭载的中继器,通过灵能信号的定向传输与抗干扰编码的双重保障,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时间来到上午10时30分,各项单项测试均已顺利完成,载人舱灵能系统的核心性能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接下来,将进行最关键的全系统协同测试,这也是对整个灵能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的终极考验。

“各系统切换至全协同模式,启动月面7天独立作业模拟,灵能储备按满负荷计算,温控系统按月背极端环境启动。”总指挥的声音再次响起,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地盯着监控屏幕。

全协同模式启动后,载人舱内的各项系统开始高速运转。灵能生命保障系统持续维持着98%的氧气循环效率,灵能通讯中继器保持着与地面的稳定通讯,温控系统则在模拟月背昼夜巨大温差的环境下,不断调节舱内温度。陈阳在舱内按照预设程序,持续进行着模拟作业,包括灵能设备操作、月面样本采集、应急故障处理等,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

然而,就在模拟作业进行到第2小时时,监控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异常。“警告!灵能系统与温控系统能量分配冲突,灵能核心负载超过阈值,温控系统制冷效率下降,舱内温度开始上升!”测控中心的警报声骤然响起,红色的警告灯在大厅内闪烁。

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监控屏幕显示,灵能系统为了维持生命保障与通讯的高负荷运行,输出能量持续增加,而温控系统在模拟月背正午127c的高温环境下,也需要大量能量来制冷,两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能量争夺。当前灵能核心的输出功率已达到极限,若不及时解决,要么灵能系统过载停机,要么温控系统失效导致舱内温度失控,无论哪种情况,都将导致终测失败,甚至影响8月的载人登月任务。

“怎么回事?之前的协同测试不是没问题吗?”总指挥眉头紧锁,沉声问道。

张杰快速分析着数据,脸色凝重:“总指挥,之前的协同测试没有模拟月背极端温差下的满负荷运行,灵能系统与温控系统的能量需求曲线在此时出现了重叠,导致能量争夺。灵能核心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固定的,无法同时满足两个系统的峰值需求。”

舱内的陈阳也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面罩上的温度显示已从23c升至28c,并且还在持续上升。“舱内温度持续升高,当前30c,灵能宇航服温控模块已启动,但效果有限。”陈阳的声音依旧沉稳,但所有人都能听出其中的紧迫感。

林岚立刻调出两个系统的能量需求曲线,快速计算着:“如果削减灵能系统10%的输出,生命保障系统的氧气循环效率会降至90%以下,不符合安全标准;如果削减温控系统的能量,舱内温度会在1小时内升至50c以上,超出航天员耐受极限。”

情况危急,大厅内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所有人都在绞尽脑汁寻找解决方案,但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舱内温度已经升至32c。

“让我试试!”一个急促而坚定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哲正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作为联盟的核心技术专家,他一直负责灵能系统的软件优化与智能控制,之前研发的抗干扰编码程序在170章的汇报中得到了认可。

“李哲研究员,你有什么办法?”总指挥急忙问道。

“灵能系统与温控系统的能量争夺,本质上是需求优先级的问题。传统的固定优先级分配模式无法适应这种动态变化的负载需求,我可以设计一套智能优先级调度程序,实时监测两个系统的能量需求与舱内环境状态,动态分配灵能资源。”李哲的眼睛紧盯着屏幕,手指的敲击速度越来越快,“当舱内温度在安全范围内时,优先保障灵能系统的核心需求;当温度接近阈值时,自动上调温控系统的优先级,临时调配部分灵能支持制冷;同时,利用灵能的储能特性,在负载低谷时储存多余能量,在峰值时释放,实现能量的削峰填谷。”

“需要多长时间?”总指挥急切地问。

“程序框架之前有过雏形,现在需要针对‘登月-2型’的系统参数进行适配和优化,预计20分钟!”李哲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自信。

“好!给你全力支持,各相关单位配合李哲研究员,务必在舱内温度失控前解决问题!”总指挥果断下令。

测控中心内,所有人都在为李哲争取时间。林岚实时监控舱内温度与两个系统的能量数据,每隔1分钟就向李哲汇报一次;张杰则调整灵能核心的输出模式,尽量延缓能量过载的速度;陈阳在舱内启动了宇航服的最大制冷功率,同时降低自身活动强度,减少代谢产热,为程序研发争取时间。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过去,舱内温度已经升至35c,陈阳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但他依旧保持着冷静,不断向地面汇报着舱内的实时状态。李哲的额头上也布满了汗珠,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他的手指始终没有停下,屏幕上的代码一行行增加,智能优先级调度程序的框架逐渐成型。

“程序编写完成,开始与载人舱系统对接!”18分钟后,李哲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兴奋。他按下了程序上传按钮,监控屏幕上显示,程序正在快速写入载人舱的主控计算机。

“对接成功,程序启动,开始动态分配能量!”

随着李哲的话音落下,监控屏幕上的能量分配曲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灵能核心的输出不再是固定的分配比例,而是根据舱内温度与系统负载实时调整。当温控系统需求增加时,程序自动从灵能储备中调取部分能量支援;当灵能系统负载升高时,又迅速将资源调配回来。舱内的温度上升趋势逐渐放缓,从35c慢慢降至33c、31c,最终稳定在了25c的安全范围内。

“灵能系统能量分配正常,核心负载降至安全阈值以下;温控系统制冷效率恢复,舱内温度稳定在25c;生命保障系统氧气循环效率维持在98%,通讯系统正常,所有参数均符合设计要求!”林岚的汇报声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大厅内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在为这场惊心动魄的胜利欢呼。

李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靠在椅子上,脸上露出了疲惫而欣慰的笑容。这套智能优先级调度程序,采用了灵能感知与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能够在毫秒级内完成优先级判断与能量分配,不仅解决了当前的能量争夺问题,还为后续的月面作业提供了更灵活、更可靠的能源保障。

全系统协同测试在智能优先级调度程序的保障下,顺利完成了剩余的模拟任务。在接下来的6小时里,载人舱的灵能系统始终稳定运行,灵能储备消耗速率与预期完全一致,按照当前的消耗速度,满负荷的灵能储备完全可以支撑月面7天的独立作业。月面灵能通讯中继器在持续的干扰模拟测试中,始终保持着95%以上的屏蔽效率,通讯质量稳定;灵能应急供氧装置在多次模拟故障中,均能在3分钟内快速启动,性能可靠。

下午4时整,测控中心总指挥宣布:“‘登月-2型’载人舱灵能系统终测全部项目圆满完成,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符合载人登月任务标准!”

大厅内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科研人员们相互拥抱、击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陈阳打开载人舱的舱门,身着灵能宇航服走了出来,阳光洒在他的身上,让这套先进的装备显得更加耀眼。他摘下头盔,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向在场的所有人敬礼。

林岚、张杰、李哲快步走到发射平台上,与陈阳汇合。四人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喜悦与坚定。

“终测成功了,我们离8月的载人登月任务又近了一步!”林岚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感慨。为了这一刻,她和她的团队连续奋战了三个月,反复测试、优化灵能应急供氧装置,终于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张杰点点头:“能量分配的问题解决了,月面作业的能源保障就有了绝对的把握。接下来,我们会根据终测数据,进一步优化灵能储备的分配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李哲揉了揉眼睛,笑道:“智能调度程序还可以再优化,争取让能量利用效率再提升5%,给任务多一份保障。”

陈阳握紧了拳头:“舱内适配非常顺利,灵能宇航服的性能超出预期,我和队员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时可以执行登月任务!”

四人并肩站在“登月-2型”载人舱前,身后是巍峨的发射塔架与湛蓝的天空。这场终测的成功,不仅验证了“登月-2型”载人舱灵能系统的可靠性,更标志着我国的灵能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测控中心内,科技部与航天部门的领导正在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后续工作。“‘登月-2型’载人舱灵能系统终测的成功,为8月的载人登月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部部长看着监控屏幕上的各项数据,满意地说道,“接下来,各单位要抓紧时间做好任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联盟要加快月背灵能节点的深度解读,为载人舱规划最优着陆路线;灵能技术研究院要对终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复盘,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航天员团队要继续加强实战化训练,确保在月面作业中能够熟练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另外,”部长补充道,“全球灵能防御联盟的国际观察员也全程观摩了本次终测,他们对我们的灵能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测试的成功,更是一次向世界展示我国灵能实力的机会,为后续的国际合作与联盟扩容打下了良好基础。”

会议结束后,马宏也赶到了发射场,他刚刚结束对巴西、印度的实地考察,专程赶来参加终测。“祝贺大家,终测圆满成功!”马宏握住陈阳、林岚等人的手,笑容满面,“你们的努力,让人类对抗仙族的底气更足了。月背的灵能资源与仙族技术,对我们构建全球灵能防御体系至关重要,这次载人登月任务,不仅是一次太空探索,更是一次关乎人类安全的战略行动。”

“马总,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陈阳坚定地说道,“我们会按照《2024-2027灵能技术发展规划》的要求,完成精准勘探、安全采样、技术破解的闭环目标,为月球前哨站的建设提供第一手数据。”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上,“登月-2型”载人舱的舱体反射着温暖的光芒。科研人员们依旧在忙碌着,对载人舱进行最后的检查与维护,为8月的发射做着最后的冲刺。

陈阳站在发射平台上,眺望着远方的天空。他知道,这场终测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前方。月背的“月核之源”灵能节点、神秘的仙族“灵能储备晶体”、潜伏的“邪能”干扰源,都在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去破解。但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灵能技术的突破、团队的协作、国家的支持,都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灵能宇航服的灵能传导纹路在夕阳下闪烁着微光,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登月-2型”载人舱静静地矗立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也承载着人类对抗仙族威胁的希望,即将在8月的星空中,书写属于灵能时代的航天传奇。

夜幕降临,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一片璀璨的星河。测控中心内,依旧灯火通明,科研人员们正在对终测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载人登月任务的最终方案进行最后的完善。灵能系统的稳定运行、应急装置的可靠响应、智能调度程序的成功应用,都为这次任务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在遥远的秦陵灵能阵,核心枢纽的灵能输出正在持续增强,为“登月-2型”载人舱的后续准备工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量支持。灵能人才培养基地的首批学员们,也在通过实时转播观看着终测的精彩瞬间,励志要成为未来灵能航天领域的栋梁之才。

全球灵能防御联盟的各个节点,都收到了“登月-2型”终测成功的消息,各国的科研人员纷纷发来祝贺,对中国的灵能技术竖起了大拇指。巴西、印度等即将加入联盟的国家,更是对即将开展的合作充满了期待,认为这次载人登月任务的成功,将为全球灵能防御网络的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024年6月30日,“登月-2型”载人舱灵能系统终测的圆满成功,成为了灵能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验证了灵能技术在航天领域的成熟应用,更让人类看到了征服宇宙、对抗仙族的希望。随着8月载人登月任务的日益临近,人类与仙族的灵能博弈,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登月-2型”载人舱,将带着人类的梦想与勇气,向着神秘的月背,毅然前行。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商先生今天也想公开正经人谁在漫威学魔法啊末世当地主阴阳秘录7号基地空间异能:末世重生后她又行了火星荒岛求生机遇号末日重生之组团打怪末世我收留美女上司看见弹幕后,末世女配带飞男主摆烂太狠,我被宗门当反面教材了末世:我的关键词比别人多一个元宇宙:失落的星球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四季末日,我有座无限物资避难所诸天败犬互助群末世重生:会瞬移我白嫖亿万物资末世:从触碰妹妹的脚开始末世:囤了千万物资后开始无敌全球末日求生,开局囤积万亿物资女主领便当之后快穿之大佬的心尖机战:超新星主宰漫步在武侠世界异能迷雾之异世大陆漫威,谁把他救出来的?!诡秘灰雾:开局沦为魔女复仇工具血竞天择零元购,我把渣爹老窝一锅端驭房我不止有问心术张余诱吻春夜末日游戏全球降临谁家大佬在线发糖重生回到末世一年前,我只想种田我成了血族始祖我在惊悚世界成为恐怖大佬末世,抢劫海外天量物资我无敌了神奇宝贝:开局站在白银大会奶龙与贝利亚:宇宙之中的欢笑听懂毛茸茸说话,我在末世杀疯了美漫之诸天仙武末世: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规则怪谈:末日生存指南我在末世能修仙重生之带着一家妇孺苟末世废土的日常生活重生之蟒龙传说重力战线开局一本秘籍,我在末世嘎嘎乱杀诸天信条
随梦书屋搜藏榜:末世萌商来袭女汉子系统[末世]王大锤的大电影全球游戏无限入侵末日:开局霸王龙,天赋是双修?机甲狂奔开荒,我选择名刀加复活甲大唐天子末路凯旋泰坦巨兽:从白垩纪开始进化机械毁灭纪元快穿剧情又崩了惊!我在求生游戏,开着五菱宏光追大佬研发不行推演来凑,我能推演科技外来异星我打的都是真实伤害末世废土?不,那是我的菜园子隐龙密语末世:我带领人类走向星辰大海易生变快穿之虐渣攻略星海骑士:无名小卒末世重生之圆满末世之幼龙分身快穿之套路升级记末世:组队就变强我统领万千女神爽爆!大佬在星际嘎嘎乱杀封神了灵境御兽师末世:被困女大宿舍,我为所欲为战乱九荒网游之皎皎如月无限垂钓系统超凡纳米人:星宇之神大力女神穿越抗日战场我在末世有个鱼塘快穿之总有人想攻略我绝美恶雌,开局攻略八位兽夫虫灵战记末世之小冰河我演化了诸天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快穿锦鲤运西界封神快穿:男神,许你生生世世文明破晓影视世界暂住者我,后土血裔,轮回诸天超级称号觉醒超人基因的我要无敌了太阳系的流浪者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末日:没重生!只好升级下水道咯末世修仙,但是本仙子是满级号末世我拒绝道德绑架,并给了一枪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天灾末世:我带空间和奶爸躺赢星穹神链末日宅男团:我的系统能搓坦克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光年低语三次方根:从一至八百万我的AI妻:蜜月代码到灭世指令末世:收仆,从御姐上司开始!追猎者2243冲出太阳系开局觉醒造化灵枢体,元炁斩星海时空囚徒:我,末世唯一真神帝国科技!小子!末世养狗变神兽末世最强孕妇:丧尸看了都绕路昆仑星途无限轮回塔开局终老,系统晚到80年!末世:空间造物主熵之挽歌:双生宇宙协定时空倒扑开局炮灰?却被强制婚配冰山女神冰锋泪星:爱丽丝的星河圣途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人族崛起:我的体内有座人皇城重生巨齿鲨:成了14亿人的国宠暗影吞噬:从荒城到星域霸主火星人类潮汐陷落被困女大宿舍,校花请我打寒颤末世基因生存进化重生之我在2007卖丝袜星航征途金属饥渴末世征途:被推入尸群后我觉醒了雾锁末日生存之战说好的残兽人,怎么杀穿了全星际五岁老祖,星际养爹攻略邪神后我成了世界之神暗黑之渊入侵游戏谈恋爱,不如掠夺神明在兽世当虚拟偶像,我被五族雄竞重回天灾,空间囤货求生忙重生之我在冰封世界的日子血光灾变:开局双刃萃取万物善人,让我薅点全能大佬在星际横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