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从夏口赶回的影卫甚至来不及换下沾满尘土的衣服,便在你面前单膝跪下,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公子,成了!太史慈答应暂留荆州了!”
你心中先是一松,随即追问:“详细道来,过程如何?”
“属下等依照您的吩咐,在夏口顺利‘偶遇’了太史慈。此人果然豪爽,几碗酒下肚,便与我们相谈甚欢。我们按计划渲染了刘皇叔的仁义,也暗示了荆州之安定。他听得很是认真,尤其对刘皇叔之事,多次追问细节,眼中颇有光彩。”
影卫继续道:“然而,就在第三日,果然出了一桩意外!一队打着‘讨逆将军’旗号的人马突然抵达夏口,为首者正是那孙策!他径直寻到太史慈住处,欲当面招揽。”
你的心提了起来,历史的惯性果然强大。
“孙策言辞激烈,许以高官厚禄,共图江东霸业。太史慈虽未立刻答应,但观其神色,明显为孙策的豪气所动。”影卫话锋一转,“关键时刻,我们按公子第二套预案,立刻行动。一名兄弟扮作自北而来的信使,‘恰好’在太史慈与孙策会面时赶到,呈上一封‘北海故人’的密信。”
这封信,是你事先准备好的。你模仿了孔融感激太史慈突围求援的诚恳口吻,但在信中,你巧妙地加入了一段“私语”:
【……玄德公(刘备)闻子义(太史慈)之勇烈,亦深为赞叹,言‘如此忠义之士,若得一见,平生无憾’。惜乎关山阻隔,徐州多事,未能把臂言欢,实为憾事。然玄德公常云,大丈夫立世,非为私恩,乃为天下黎庶。其志在此,其心可鉴……】
“太史慈看完信后,沉默良久。”影卫兴奋地说,“随后,他对孙策拱手道:‘孙将军雄姿英发,慈感佩之至。然孔北海信中所言,关乎天下大义,慈需细细思量。且慈母年迈,惯居北地,恐不耐江东湿热。将军厚意,慈心领,然前程之事,请容慈斟酌。’”
“孙策虽有不悦,但太史慈言辞恳切,又以孝道为由,他亦无法强逼,只得悻悻离去。”
听到这里,你知道最关键的一步成功了!你利用太史慈重恩义、事母至孝的特点,以及他对刘备刚刚产生的好感,成功地在他心中种下了犹豫的种子,暂时抵挡住了孙策那致命的魅力攻势。
“孙策走后,我们便以‘本地通’的身份,再次‘偶遇’太史慈,并‘热心’为他分析。”影卫笑道,“我们说,孙策虽勇,然其依附袁术,自身根基未稳,前路艰险。而荆州安稳,刘荆州亦重名士。公子您(陈竹)乃颍川名门,最敬重他这等义士,若他暂无明确去向,何不先随我等回襄阳盘桓些时日,既可观望天下局势,亦可让老夫人适应南方水土,再从长计议?我等可代为引荐,绝无强迫之意。”
“太史慈考虑再三,最终点头同意!此刻,他已在来襄阳的路上了,由我们的人‘护送’着,不日便将抵达!”
“好!”你忍不住赞了一声,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这一步棋,走得险,却走得妙!你不仅暂时阻止了太史慈投奔孙策,更是将他引到了你的地盘上。接下来,便是如何进一步加深联系,让他真正认同刘备的理念,乃至最终为你所用了。
你立刻吩咐:“他抵达后,安排一处清静院落,一应供给务必周到,但不可奢华,符合他义士身份即可。先让他休息,不必急着见我。”
你要消解他的戒心,让他感受到尊重和舒适,而非急于招揽的功利。
“属下明白!”
影卫退下后,你难以抑制心中的激荡。这一次成功的“截胡”,其意义远超得到一员猛将本身。它证明了,只要你谋划得当,即便是历史的洪流,亦可以凭借智慧与对人心的洞察,稍稍扭转其方向!
你抚摸着袖中温热的玉骰,信心倍增。凤雏已识,白虹初现,如今又得一云虎暂栖荆襄。你手中的筹码,正在一点点增加。待到风云聚会时,你必将为那仁德之主,献上一份足以改变天下的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