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星辰,玄武国二百五十九年,史称东玄武朝开元元年。
自戎族攻破皇都、弑杀昏君轩辕傲并劫掠一番撤离后,皇都一片狼藉,中央权威扫地。
在申侯及其他几位实力派诸侯的拥立下。
前太子轩辕宜于一片废墟和悲凉气氛中仓促登基,继任人皇之位。
然而,经此一劫,人皇的权威早已大打折扣,再也无法像轩辕锐时代那般号令天下。
为远离已成是非之地、且靠近危险北境的旧都。
同时也为了依靠申侯等支持者的势力范围,新皇轩辕宜决定将皇都东迁至洛邑。
后世史官为了区分这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便以地理位置将北冥轩辕开创的王朝称为“西玄武”,而将东迁后的王朝称为“东玄武”。
玄武国进入了君弱臣强、诸侯势力愈发凸显的东玄武时代。
东玄武朝建国之初,便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和一个更可怕的敌人。
彻底联合了整个北方草原、磨刀霍霍的戎族!
戎族在尝到了甜头、并整合了草原全部力量后,野心极度膨胀。
不再满足于劫掠,竟打算挥师南下,一举消灭看似虚弱不堪的玄武国,入主中原!
危难之际,新皇轩辕宜首先想到的,便是请回那位被先帝罢黜的“镇国祥瑞”——林琨。
然而,此时的前大将军公孙弘早已因心灰意冷而不知所踪。
轩辕宜无奈,只能备下厚礼,亲自屈尊前往林琨的住处。
恳请这位年迈的老臣出山,不仅恢复其“镇国祥瑞”的封号,更欲拜其为大将军,统领全国兵马,抵御外侮。
而此时,距离二测玩家降临已过去数十年。
除了林琨这个特例,其他九名玩家大部分都因资质所限,未能突破先天境界,已然相继老死,退出了武者星辰的舞台。
唯有林琨,凭借着苟不住那不怎么讲究资质、重在养生延寿的《龟息诀》,硬生生苟活到了今天。
但他的修为进境依旧缓慢得令人发指,如今也才勉强达到12级(约等于后天前期)。
然而岁数却已是实实在在的七十高龄,白发苍苍,行动虽还算利落,但早已不是能上阵搏杀的年纪了。
听到轩辕宜要请他挂帅出征,担任大将军。
林琨的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差点把刚喝下去的茶喷出来。
心中疯狂吐槽:“你他妈在逗我?!”
直播间的水友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弹幕刷屏:
“哈哈哈!让七十岁的欧皇老爷爷去打仗?”
“陛下,您看看他这老胳膊老腿,是去打仗还是去碰瓷啊?”
“祥瑞buff能直接把敌人笑死吗?”
“蚌埠住了!这是去前线当吉祥物吗?”
林琨连忙起身,对着轩辕宜深深一揖,语气充满了无奈和拒绝。
“陛下,陛下的信任,老臣感激涕零。只是……陛下您看看老臣这把年纪,这风烛残年之躯,走路尚且需缓行,早已不再是能骑马持戟、冲锋陷阵的年纪了,压根就不再适合担任大将军如此重任了啊。”
他这话半真半假。
真的一面是他确实年老体衰,绝非领兵打仗的料;
假的一面是他内心深处其实极度不愿意去掺和这种打生打死的事情,赢了固然好,万一输了,他这“镇国祥瑞”的一世英名岂不是毁于一旦?
将来武者星辰的史书上,还不得把他和那些丧师辱国的败军之将(比如他潜意识里想到的“土木堡战神”)并列,遗臭万年?
都快入土的人了,他还是想给自己留份清名。
轩辕宜似乎早料到他会推辞,连忙表态。
“老爱卿误会了!朕岂不知老卿年事已高?朕请老卿出山,并非真要老卿亲临战阵、搏杀于万军之中。只是请老卿挂着大将军之职,随军出征即可!”
“一来可借老卿祥瑞之名,稳定军心,提振士气;二来也让天下人知朕重用贤良之心。至于具体率兵打仗、排兵布阵之事,自有其他诸侯将领负责,老卿只需稳坐中军帐,便是大功一件!”
听到轩辕宜这番几乎是求着他去“蹭功劳”、并且再三保证不用他亲自打仗的话,再看着对方那诚意十足、几乎快要哀求的样子,林琨犹豫了。
直播间水友也开始起哄:“去啊积哥!去前线直播!”
“就当公费旅游了!”
“说不定往那一坐,敌人就内讧了!”
“这可是青史留名……哦不,是游戏史留名的好机会!”
最终,林琨叹了口气,心想反正不用自己上去打,就当换个地方练《龟息诀》了。
顺便看看这东玄武国的山河,于是终于点头答应了轩辕宜的请求。
然而,即便是林琨这个“人形祥瑞”随军,也无法立刻扭转玄武国国运衰退、军备松弛的颓势。
战争的第一年,东玄武国的军队在与兵强马壮、骑术精湛的戎族交锋中。
依旧败多胜少,只能勉强依靠城池险关进行防御,陷入了艰苦的持久战和拉锯战。
战争的转折点发生在双方对峙的第三年。
持续两年的消耗战,极大地暴露了戎族作为游牧民族的后勤短板。
他们缺乏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长途奔袭的补给线越来越脆弱。
为了避免前功尽弃,甚至担心一旦失败会遭到玄武国的残酷报复,戎族的单于决定孤注一掷!
他召集了草原上几乎所有能战之兵,集结了号称三十万的庞大骑兵军团。
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浩浩荡荡地陈兵于玄武国北境线上,意图发动一场决定国运的终极决战!
大战的阴云,瞬间笼罩了整个东玄武朝。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北境,投向了那位须发皆白、被供在中军帐里的“镇国祥瑞”大将军。
......
广袤的草原上,几位势力最大的草原部落首领正围坐在一起。
气氛却不如往日劫掠得手时那般欢快,反而带着几分凝重和烦躁。
“妈的!这帮南人也太邪乎了!”一个满脸虬髯、身材魁梧的首领猛地一拍案几,酒水四溅。
“明明几年前咱们宰了他们的废物皇帝,把他们皇都都抢了一遍,他们内部乱成一锅粥,老子都以为长生天保佑,咱们能南下住进那些暖和的大房子里了!怎么突然一下子又拧成一股绳了?打起来比以前还难缠!”
他越说越气:“还有,他们那边这几年风调雨顺,粮食多得吃不完。再看看咱们草原!不是他妈的大旱就是白毛风(暴雪),牛羊死了一片又一片!这仗打得真憋屈!”
“呵呵,莽泰首领,稍安勿躁。”另一个看起来更精瘦、眼神狡黠的首领冷笑一声,压低了声音。
“这个,我早就派人查清楚了。南人那边能缓过气来,是因为他们请了一个快老死的老东西重新出山了。”
“谁?”虬髯首领莽泰眼睛一瞪,“难道是那个杀神公孙弘?他不是被他们自己人气跑了吗?”
提及公孙弘的名字,在场所有首领脸色都骤然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惧意。
那位可是实打实的先天强者,早年间更是在战场上用无数草原勇士的尸骨堆砌出赫赫威名的“北境磐石”。
若非当年那个昏君轩辕傲自毁长城,他们绝无今日南下的机会。
“不是公孙弘。”精瘦首领摇头,“是一个被南人叫做……‘积老’的老头子。”
“积老?”众首领面面相觑,都没听过这号人物。
“对,据说此人身负什么‘天运庇护’,南人皇帝给他封了个‘镇国祥瑞’的名号。就是因为他坐镇军中,南人的军队才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敢跟我们耗这么久!都说他在哪,哪里就风调雨顺,打仗运气也好!”
“特娘的?这么邪门?”莽泰首领啐了一口。
“管他是什么祥瑞还是妖孽!我看,这老东西说什么都一定要宰了他!只要砍了他的脑袋,挂在旗杆上,南人的底气肯定就彻底垮了!看他们还怎么跟我们打!”
其余首领纷纷附和,眼中凶光毕露。
不论那“积老”是否真有逆天气运,杀了他,无疑是打击玄武国军民士气最快最狠的方式。
一场针对林琨的斩首阴谋,在戎族高层中迅速达成共识。
.......
与此同时,玄武军北境大营的中军帐内,须发皆白的林琨正眉头紧锁,手中捧着一杯热茶,却久久未饮。
不知为何,他心头总是莫名地狂跳,有一种极其不好的预感,仿佛被什么阴冷的东西盯上了一样。
“积老,您是在担心决战之事吗?”
一名年轻的小将端着一盆炭火走进帐内,关切地问道。他是被派来专门伺候和保护林琨的。
林琨听到“积老”这个称呼,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每次听到都莫名地想打人。
而直播间里,早已是“哈哈哈”、“积老保重”的弹幕刷屏。
“是啊,”林琨叹了口气,将心头那股不安暂时压下。
“心头莫名的狂跳,总觉得这一战……不会那么顺利。”
“积老您多虑了!”小年轻却信心十足,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我们玄武国一定会赢的!有您在,更有陛下在!您可是我国的祥瑞啊!”
林琨心中暗自苦笑。祥瑞?他固然运气逆天,但这种几十万人的国运大战,个人的运气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难不成还能让敌人主帅走路摔死,或者天上突然掉流星砸了对方大营?
他唯一能确定的作用,大概就是现在这样,无形中给这些士兵一些心理安慰,鼓舞士气罢了。
然而,翌日,一个让林琨更加头皮发麻、不祥预感爆棚的消息传来了——
人皇轩辕宜,为了彻底扭转战局,重新树立中央皇权的威严,决定御驾亲征。
已从东都洛邑起驾,正快马加鞭赶往北境,要亲自参与并指挥这场决定国运的决战!
“别搞我啊……”林琨听到这消息,差点眼前一黑。
“这剧本……怎么越看越眼熟啊喂!”
他一度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了某个名叫“土木堡”的地方。
直播间的水友们更是瞬间高潮:
“完了完了!积哥!要变王保保了!”
“卧槽!陛下御驾亲征?祥瑞护体?这debuff要叠满啊!”
“难道‘战神’这么早就要出世了吗?”
“积老快跑!这浑水蹚不得!”
但事已至此,林琨已是骑虎难下。
数日后,轩辕宜抵达前线大营。
战争阴云密布,最终决战终于打响!
初期,战事似乎对玄武国有利。
轩辕宜并非庸才,他吸取了前期战争的教训,制定了详尽的作战计划。
玄武国大军兵分几路主动出击,轩辕宜亲自坐镇中军,指挥最为核心的二十万大军,与戎族主力正面交锋。
轩辕宜的指挥沉着冷静,调度有方,阵型变换有序,并未出现低级失误。
玄武国军队凭借严整的阵型和精良的装备,一度压制住了戎族骑兵的冲锋,甚至取得了初战的胜利,成功击溃了戎族的一支前锋部队。
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年轻皇帝的头脑。
为了扩大战果,一举击溃戎族主力,极大提振全国士气,轩辕宜做出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他命令麾下各大将领,率领本部兵马,分头全力追击溃败的敌军!
这个命令本身在战术上似乎有其合理性,但却严重低估了草原的辽阔和戎族骑兵的机动性与韧性,更拉长了本就脆弱的补给线。
各路追击部队由于地形不熟,被狡猾的戎族溃兵牵着鼻子走。
大军分散,以至于轩辕宜一度陷入孤军深入的困境。
而轩辕宜自己,身边则只剩下了一万余名精锐禁卫军。
他此时才隐隐意识到危险,发现自己过于突前,与其他大部队脱节严重。
为避免被反扑,他决定不再等待散开的部队,先行率领这一万多人。
试图绕过可能的敌军封锁线,退回最近的坚城固守。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一支原本奉命迂回、意图偷袭玄武国后方辎重营的十万戎族精锐骑兵,在行军途中,阴差阳错地,正好撞上了正在试图悄悄回撤的轩辕宜和他的万余禁卫军!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戎族大将远远望见那玄黑龙旗和皇帝仪仗,又看到了被重重保护在队伍中、那个穿着特制官袍、须发皆白的老人(林琨),顿时兴奋得双眼赤红,挥刀狂吼:
“杀!长生天保佑!活捉那个积老和人皇小儿!赏万金!”
震天的喊杀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无数戎族骑兵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饿狼。
朝着这支孤立无援的玄武国核心队伍发起了疯狂的冲锋!
林琨在军中看到这一幕,脸色瞬间煞白,心中那不好的预感终于应验!
“完了!真撞上了!”
危急关头,他反而冷静了下来。他知道,皇帝绝不能有事!
他立刻对身边一名禁军将领吼道:“快!你带所有骑兵,拼死保护陛下突围!退回城里!快走!”
随即,他看向周围那些面露惊恐的步兵方阵,深吸一口气,用尽平生最大的力气喊道:“众将士听令!随老夫结阵!拦住这些蛮子!为陛下撤退争取时间!”
他知道自己或许不懂打仗,但他知道,此刻必须有人站出来断后。
而他这个“祥瑞”,或许能带给这些绝望的士兵最后一丝死战的勇气。
一万多名玄武国步兵,在白发苍苍的“镇国祥瑞”林琨的带领下。
面对十倍于己、汹涌而来的戎族铁骑,毅然转身,结成了最后的防御阵线!
一场实力悬殊、悲壮无比的阻击战,就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