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毅离开后的第三日,便是乔家大队伍正式分道扬镳的日子。
天色微明,乔府门前已是车马辚辚,人影幢幢,空气中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离别与期盼。
最先启程的是返回江南的队伍。
乔老爷子乔正松和乔奶奶林秀仪站在最前头,看着眼前济济一堂的儿孙,目光感慨。
他们此番回江南,不仅要操持长孙山毅的婚事,也算是完成了此次京城之行的主要使命。
见证了次子仲远的晋升、孙辈的科举大捷以及长孙女风光的出嫁。
随他们一同南归的,有大房乔伯谦、周婉贞夫妇,四房乔季渊、孙慧澜夫妇,以及年纪尚小的乔海波,及一众仆从如马夫钱二、小厮顺子、根生,侍女秋月、丹霞等。三房的乔林杏因年纪小,也被安排随父母一同返回。
乔正松握着乔仲远的手,沉声叮嘱:“仲远,凉州重担在肩,万事谨慎,爱民如子,莫负皇恩。”
“儿子谨记父亲教诲。”乔仲远躬身应道。
乔奶奶则拉着苏清韵和即将远行的几个孙女,眼圈泛红:“西北苦寒,定要照顾好自己……有空多写信回来。”
苏清韵强忍泪水,连连点头:“母亲放心,我们会常写信的。”
接着,乔伯谦、乔季渊等又与乔仲远、留在京城的子侄们一一话别。
小海波抱着乔兰菁的腿,奶声奶气:“四姐姐,你要快点回来看波儿……”
乔兰菁蹲下身,摸摸她的头,塞给他一个装着糖渍梅子的荷包:“好,波儿姐乖,跟着祖父祖母回去,等着吃山毅大哥的喜糖。”
送走江南的队伍,门前气氛稍显凝滞。
接下来,便是京城留守与西北赴任者的分别。
乔兰心与张文瑾站在一处,她看着父亲和即将远行的妹妹们,千言万语堵在胸口。
她走到乔仲远面前,盈盈拜下:“父亲,边关寒苦,请务必保重身体。”
又看向乔兰菁,握住她的手,“四妹,家里……就拜托你了。”
这一句,包含了太多的牵挂与托付。
乔兰菁反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大姐放心,京城有你们,西北有我们。”
张文瑾亦向乔仲远郑重行礼:“岳父大人一路珍重,小婿在京中,定会看顾好家里,与兰心时常回去探望。”
乔山慧、乔林梁作为京城留守的负责人,带着乔兰蕊、乔海澜、乔兰菲以及乔山谦、乔林栋、乔海瀚三位新科翰林,齐齐向乔仲远和苏清韵行礼。
“二叔、二婶放心,京中产业,我等必尽心竭力,不敢有负所托!”乔山慧语气沉稳,已然有了当家人的气度。
乔山谦代表三兄弟道:“二叔二婶且宽心,侄儿等在京中必恪尽职守,光耀门楣,亦会与兄弟姐妹们相互扶持。”
最后,是西北队伍内部的整理。
乔仲远带着妻子,登上了那辆较为宽敞、用于官员赴任的青篷马车。
乔兰菁则与乔山静、乔兰芷、乔海汐、乔林樱、乔林桃一起,登上了另一辆加固过、载着部分紧要物资和随身行李的马车。
紫电、旺财紧随车旁,赵大负责驾乘此车。
乔海阔则骑马护卫在一侧。
一切准备就绪。
朝阳已跃出地平线,金光洒满长亭古道。
乔仲远从马车窗探出身,对着送行的子女们最后挥了挥手:“都回去吧!各自珍重!”
乔兰菁也掀开车帘,对着姐姐和留在京城的弟妹们露出一个明媚而充满力量的笑容:“等我们的好消息!”
车轴转动,马蹄嘚嘚,载着乔家对西北的憧憬与抱负,缓缓向北而行。
乔兰心、张文瑾、乔山慧等人一直站在府门外,直到车队变成视野尽头模糊的黑点,再也看不见。
尘埃缓缓落定,门前空余寂寥。
乔兰心倚着张文瑾,悄悄拭去眼角的湿润。
乔山慧深吸一口气,转身对众人道:“我们也该忙起来了。山谦你们去翰林院,林梁随我去铺子里看看,蕊儿你们继续手上的活计。”
“是,大姐(慧姐姐)。”众人齐声应道,各自散去,将离愁压入心底,开始了新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