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神情急切,双膝跪地,言辞诚挚地陈述道:“下官当日见怀惠王情绪激奋、行为失当,为使其恢复理性,遂将其送至密云县衙暂时安置。且在怀惠王进入密云县衙之后,下官已明确告知其恢复冷静后离开的办法。然而怀惠王执意滞留,实非下官有意将其拘押。”
所谓“恢复冷静后离开的办法”?怀惠王“执意不离开”?
“嘶!”
吴用此番辩解传入众人耳中,不少人顿感脊背生寒。
怀惠王被拘押之事,或许知晓者有限,但如何离开密云县衙之法,在大明已广为人知。
——本人发誓,日后绝不再至昌平州学究府门前滋事,且永不向他人透露滋事缘由,否则甘愿受死!
如此字条,骆辉实难书写,怀惠王更是不屑为之。一旦写下,怀惠王便将颜面尽失,有失王爷尊严。
明熹宗朱由校听闻此言,脸色微变,继而哑然失笑,说道:“吴少师此举,似有不妥之处。虽此字条对其他官员施用并无妨碍,但怀惠王乃朕之皇叔。若其执意不写,吴少师难不成要将其长久拘于密云县衙?”
“长久拘于密云县衙?”
不知这是否为明熹宗朱由校向吴用发出的暗示,此言一出,满朝文武,乃至朱佑樘皆缄口不言。此前众人或许认为吴用在宫门前的处置略显过激,但听闻明熹宗朱由校对怀惠王的处置意向,谁敢质疑此事若闹大,恐有性命之虞?
吴用不敢妄自尊大,面露惭色道:“陛下圣明,微臣岂敢行此荒谬之事。对怀惠王之外的无关人等,微臣最多将其拘押两年以起到警示作用。若怀惠王仍不愿离开密云县衙,陛下可否颁下敕令,责令其冷静后自行离衙?如此亦可彰显陛下宽宏大量。”
“敕令?朕已知晓。朝后,吴少师至御书房领取敕令。若怀惠王届时仍不愿离衙,便随他心意,与众人一同,何时想离开便何时离开。”
“敕令?”
吴用竟向大明皇帝提出此等主意,锦衣卫都指挥同知陆炳不禁为之汗颜。相较让怀惠王写吴用所拟字条,若让其领受明熹宗朱由校的敕令离衙,怀惠王或许会愤懑不已。
满朝文武听闻明熹宗朱由校与吴用在朝堂上商议怀惠王的拘押与释放事宜,顿时打消了参与此事的念头。连怀惠王都能如此不明不白地被拘,他们又有何底气置身事外?
散朝后,吴用遵旨前往御书房外。然而,他并未见到明熹宗朱由校,后者仅命魏公公在书房外将敕令交予吴用,便令其离去。
吴用手持圣旨出宫,香扇坠李香君、夏雨荷不知从何处得知消息。见到吴用归来,香扇坠李香君道:“老爷,您在朝堂上手段果决,竟让皇上颁敕令给怀惠王,莫非要逼他陷入绝境?”
“本官岂敢如此。若非如此,怀惠王怎会主动离衙?”
吴用说着,随手打开圣旨查看,确认内容无误后,方才安心。
香扇坠李香君见状,满脸惊讶道:“老爷,您此举何意?难道您今日所为,只为让怀惠王自行离衙?”
“他若不离衙,本官岂不成了害死皇亲国戚的罪魁祸首?怀惠王生死,本官或可不顾,但他绝不能死于本官之手。此番惩戒,怀惠王会否举旗反叛?”
“反叛?老爷为何总怂恿他人谋反?”
香扇坠李香君满脸疑惑,不仅她紧紧盯着吴用,夏雨荷听闻此言,也投来探寻的目光。
吴用耸耸肩道:“你们为何这般看我?在你们看来,是让怀惠王此时反叛,还是待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垂帘听政后再反?”
“这……”
香扇坠李香君一时语塞,未曾料到吴用竟有如此长远的谋划。细想之下,若怀惠王此时已有反意,若不使其此时反叛,待乐安长公主垂帘听政时,他便有了更充分的反叛借口。
毕竟,吴用在与神龙教主商议垂帘听政事宜时,曾提及可能需镇压各地反抗。若将这些隐患留待乐安长公主处理,“垂帘听政”乃至“女皇上”恐将失去民心。
唯有先将有反叛能力之人引出,方可避免其日后成为乐安长公主垂帘听政的阻碍,确保垂帘听政顺利实施。
香扇坠李香君想通此节,点头问道:“老爷,您打算如何行事?”
“本官能如何?总不能真逼怀惠王反叛。”
吴用将圣旨交予香扇坠李香君,说道:“香扇坠李香君,你持此敕令给怀惠王过目,看他是否愿意向本官认输,写下本官要求的字条后立即离衙,亦或等本官明日持敕令前往宣旨。”
“奴婢明白。若他不肯认输,就让他自生自灭!”
言罢,吴用的马车并未出城,而是依照原定计划,驶向新成立的安南府衙。
越南在古代被称作安南,亦有交州、交趾等称谓,自汉唐以来,始终为中国之属地。五代后晋时期,交趾唐林州人吴权自行称王,此为安南独立之开端。洪武年间,安南成为明朝之藩属国。大明帝国中期所派遣之宦官课税繁重,官员在经营与管理安南事务时,存在诸多疏失与弊端,从而引发越南民众之反感与叛乱。明熹宗朱由校采纳吴用之建议,构建府、州、县的中央直辖特定模式,推行移风易俗以及儒学教化之政策,派遣与吴用关系张辅黄福融洽的官员等,与当地官员相互协作配合,政治局势颇为良好。同时,于北京设立安南府衙,委派抗倭名将广西归顺直隶州土官岑璋担任詹事,女儿担任少詹事。其女乃大明帝国的巾帼英雄瓦岑花,容貌出众,勇猛剽悍,令倭寇胆寒,有刀法、阵法、练兵法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