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7星系的星空,是一种病态的宁静。
淡蓝色的恒星光芒穿过舰桥厚重的观察窗,洒下冰冷的光辉,并未带来丝毫暖意。远方那些缓慢飘移的能量絮流,如同星云遗骸,吞噬着光线与探测波,让这片星域始终笼罩在一片模糊与未知之中。
“方舟”如同一个谨慎的闯入者,悬浮在星系外围一个相对稳定的引力平衡点附近。舰体外部,所有非必要的灯光均已熄灭,反射装甲调整至最佳角度,尽可能降低自身的存在感。内部,气氛却绷紧如弓弦。
“全方位被动扫描持续进行,未发现大型能量聚合体或舰船活动迹象。”
“背景辐射等级高于平均值,存在多处微引力异常区,与星图标注基本吻合。”
“能量絮流对主动探测屏蔽效应确认,最薄处穿透率不足百分之三。”
冰冷的电子音在舰桥回荡,汇报着令人沮丧的数据。他们像是闯入了一个巨大的、弥漫着浓雾的迷宫,视线受阻,危机四伏。
陆沉渊站在指挥席前,目光沉凝地注视着主屏幕上构建出的、基于有限数据的星系星图。那片淡蓝色的恒星,以及周围几颗勉强被标注出的、环境恶劣的行星轮廓,便是他们此行的目标。然而,星图大片区域仍是令人不安的空白和“未知”标识。
“指挥官,”雷刃走上前,语气沉重,“我们尝试释放了三批微型侦察单元,潜入能量絮流进行探测。其中两批在进入絮流后不久便失去信号,最后一批传回了不足三秒的断续数据……”
主屏幕切换,一段极其模糊、充满噪点的画面播放出来。画面中是一片浑浊的、弥漫着紫色和绿色光晕的空间,无数尘埃与冰晶在无序飘荡。而在画面的边缘,似乎捕捉到了一闪而过的、非自然的金属反光,以及一段极其短暂、被强烈干扰扭曲的……非背景辐射的能量读数。
“能量读数分析结果如何?”陆沉渊问。
“技术团队正在全力解析,”“教授”的声音通过通讯接入,带着一丝兴奋与困惑,“初步判断,这并非已知的任何一种推进器或武器能量 signature。它更偏向于……某种静态的、大规模的……维生或者环境维持系统的能量泄漏?而且,其能量属性……与我们数据库中的部分前失落纪元科技有微弱的相似性!”
维生系统?环境维持?前失落纪元科技?
这几个关键词让舰桥内所有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这似乎间接印证了星图的指引,以及苏晚晴的感知——这里确实可能存在一个依靠古老科技残存下来的文明据点!
然而,希望的火花刚刚燃起,便被另一份报告浇上一盆冷水。
“指挥官,关于之前超空间裂隙的分析报告出来了。”另一名技术官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紧张,“根据裂隙边缘的能量残留和空间扭曲模型反推……该裂隙并非自然形成,也非随机出现。它有高达87%的概率,是被人为引导并精准投射到我们预定跳跃航线上的!”
人为引导!
这个词如同冰锥,刺入每个人的心底。
“混沌女皇……她的触须,已经能如此精准地预判和干涉超空间航行了吗?”雷刃的声音干涩。
“未必是预判。”陆沉渊的声音冰冷,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或许,她早已将‘饵料’——比如那份被激活的星图坐标,或者m-17星系本身可能存在的东西——散布出去,并在所有可能的抵达路径上,设下了陷阱。我们,只是咬钩的鱼之一。”
这个推断更为可怕。这意味着他们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始终处于“混沌”的监视或算计之下。
“那我们……”苏晚晴忍不住开口,声音在寂静的舰桥中显得格外清晰。她一直安静地坐在一旁,努力平复着之前跳跃和遭遇裂隙带来的心悸,同时也在细细感知着窗外那片陌生的星域。在这里,她体内生命能量的共鸣感变得极其微弱且杂乱,仿佛被那无处不在的能量絮流干扰了。
陆沉渊抬手,制止了她后面的话。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主屏幕上那片空白的星域,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要穿透那层能量迷雾,看清其背后隐藏的真相。
“被动扫描和微型侦察单元效率太低,风险太高。”他做出了决断,“启动‘潜影’级隐身侦察舰,‘夜枭’号。配备最新型号的匿踪系统和环境模拟伪装。任务:潜入能量絮流最薄弱的L-7区域,进行为期二十四小时的初步侦查,重点探测那片异常能量读数区域。”
“夜枭”号,是“方舟”搭载的最先进的小型隐身侦察舰,其科技核心部分借鉴了“遗产”中的隐匿技术,理论上能够极大程度规避常规和能量探测。
“是!”雷刃立刻领命,转身前去安排。
命令下达后,陆沉渊才转向苏晚晴,看到她眉宇间化不开的忧色,缓声道:“担心是正常的,但恐惧无用。我们需要信息,哪怕需要冒一定的风险。”
苏晚晴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是必要的步骤。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感觉:“在这里,我对星图的感应……很模糊,很混乱。那些能量絮流,好像不仅能屏蔽探测,也能干扰……生命层面的感知。”
“记录下来。”陆沉渊对旁边的数据官吩咐道,“‘生命之钥’感知受能量絮流干扰。这或许也是此地的一种天然保护机制。”
“夜枭”号的释放需要时间准备。舰桥内暂时陷入了等待的沉寂,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计算着风险与可能获得的回报。
然而,就在“夜枭”号即将脱离母舰,潜入那片浑浊的能量絮流的前一刻——
呜——呜——呜——
一阵与之前所有警报频率都截然不同的、更加低沉、更加持久的警报声,突然从通讯控制台响起!那不是发现敌人的战斗警报,也不是系统故障的警告,而是……信号接收警报!
“报告!检测到来自星系内部的……非自然广谱信号!”通讯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信号源深度位于能量絮流内部!信号模式……极其古老!正在尝试解析!”
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刚刚还在为如何穿透能量絮流而发愁,此刻却有一个信号主动从里面传了出来?
主屏幕上迅速切换,一段经过降噪和增强处理的信号波形图显示出来。它断断续续,极其微弱,仿佛随时会湮灭在背景辐射中,但其重复的、具有明显数学规律的编码结构,无疑宣告着它的人工起源。
“能解读内容吗?”陆沉渊立刻问道。
“信号受到强烈干扰,且编码方式……未录入现有数据库!”通讯官双手飞快操作,“尝试进行基础逻辑破解……需要时间!”
整个舰桥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段微弱而执着的信号上。它像是一个从浓雾深处传来的、微弱的呼救,又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引诱猎物深入的诱饵。
“暂停‘夜枭’号释放程序。”陆沉渊果断下令。
现在情况变了。一个主动出现的信号,其价值远超盲目的侦查。但同样,其危险性也可能呈指数级上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通讯团队与中央计算机全力协作,试图撬开这扇来自远古(或者说,来自隔绝文明)的信息之门。
苏晚晴也屏住呼吸,不自觉地再次尝试集中精神,去“感受”那个信号。这一次,或许是因为信号本身承载着“信息”的属性,与“生命之钥”的感知层面产生了某种奇特的交集,她并没有感受到明确的位置或图像,却捕捉到了一种……情绪?
一种极其微弱、仿佛跨越了无数光年、饱经沧桑磨损后留下的……坚韧、期盼,以及一丝深藏的痛苦与……警告?
这复杂的情绪碎片让她心头一紧。
就在这时,通讯官猛地抬起头,脸上混合着激动与困惑:
“指挥官!初步破译完成!信号内容……只有一句话,在不断重复!”
“是什么?”陆沉渊问。
通讯官深吸一口气,将破译出的文字投放到主屏幕中央。那是一种经过转译的、冰冷的通用语文字,却仿佛带着跨越时空的重量:
【“后来者……小心……阴影……”】
后来者?小心阴影?
阴影……指的是什么?是这星系内未知的危险?是那能量絮流本身?还是……“混沌”?
信号到此为止,没有更多信息。它没有给出坐标,没有表明身份,只有一句充满歧义和警示的话语。
舰桥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刚刚因为发现信号而升起的一丝希望,瞬间被这模糊的警告蒙上了一层更厚的阴霾。
前路未知,信号预警,强敌环伺。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汇聚到了陆沉渊身上。他是“方舟”的大脑,秩序的执掌者,此刻,必须由他做出那个可能决定所有人命运的决定。
是继续按照原计划,派遣“夜枭”号冒险潜入?
还是改变策略,尝试与这个发出警告的信号源进行接触?
或者……立刻撤离这片愈发显得诡异和不祥的星域?
陆沉渊的目光从主屏幕上那行警示语,缓缓移向窗外那片被能量絮流笼罩的、死寂而神秘的m-17星系深处。他的手指,在指挥席的扶手上,有节奏地、轻轻地敲击着。
命运的舵轮,在他手中。
(第104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