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风卷着蝉鸣穿过林荫道,A大的期末成绩公示栏前围满了人,红色榜单上“裴川”两个字牢牢钉在全系第一的位置,综合绩点断层领先第二名近一分,而紧随其后的“公派哈佛大学医学院留学资格”字样,让现场瞬间炸开了锅。
“我就知道裴川肯定能拿下!这成绩简直断层碾压啊!”
“哈佛医学院!神仙配置吧!还是唯一的名额,太牛了!”
“校董儿子+学神,这人生简直开了挂,羡慕哭了!”
同学们的祝贺声此起彼伏,裴川却没多停留,攥着那张烫金的录取通知书,脚步轻快地往顾屿的学校赶。
阳光落在他挺拔的背影上,连带着那张写满荣誉的通知书,都透着少年意气的锋芒,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口袋里的纸张被指尖攥得发皱,心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顾屿刚上完最后一节选修课,正收拾教案准备回办公室,就看到裴川站在教学楼门口,逆着光朝他笑。
少年手里扬着一张纸,眼神亮得像盛满了星光,快步走到他面前,将录取通知书递到他眼前:
“顾老师,你看。”
烫金的字体在阳光下闪着光,“哈佛大学医学院”几个字格外醒目。
顾屿的眼睛瞬间就红了,他是看着裴川熬过无数个深夜自习、泡在实验室里反复打磨课题的,这份荣誉来得实至名归。
他抬手抹了抹眼角,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哽咽:
“我就知道你可以,裴川,你真的太厉害了。”
裴川盯着他泛红的眼眶,心里的忐忑又重了几分,伸手轻轻握住他的手腕:
“我拿到名额了,可是……”
他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顾屿的神色,“留学要三年,不过我已经计划好了,每个月都飞回来见你,不会让你一个人太久的。”
顾屿顺着他的力道点了点头,脸上还挂着笑意,手指却在身后悄悄攥紧了衣角,布料硌得掌心发紧。
他比谁都清楚,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学制有多严苛,科研压力有多大,所谓的“每个月飞回来”,不过是裴川想让他安心的安慰话。
学医这条路,一旦踏出去,哪是三年就能轻易收尾的?
可他舍不得戳破这份温柔,只笑着说:
“好,我等你回来。”
晚上,两人回到顾屿的小公寓。
裴川系上围裙就扎进了厨房,叮叮当当的声响里,满桌菜很快就端上了桌——清炒西兰花、番茄炖牛腩、香煎鳕鱼,全是顾屿爱吃的,连汤都是他特意炖了两个小时的菌菇鸡汤,清淡又养胃。
餐桌旁的小灯暖黄柔和,映得两人的脸颊都带着暖意。
裴川一边给顾屿夹菜,一边絮絮叨叨地规划着未来:
“我已经查好了波士顿到国内的航班,每月中旬机票最便宜,到时候我提前请假,回来陪你两三天。”
“你的胃不好,我不在家,不许自己随便凑活吃饭,王叔会常来照看你。”
“还有,中国时间的每天晚上都要视频,我要看着你睡觉。”
顾屿低头扒着碗里的饭,听着他细碎的叮嘱,心里又甜又涩。
他夹了一块牛腩放进嘴里,软烂的肉质裹着浓郁的汤汁,却尝不出太多味道,只觉得喉咙发紧。
他抬眼看向裴川,少年正眉飞色舞地说着哈佛校园的布局,眼底满是对未来的憧憬,那份鲜活的模样,让他更舍不得打断。
“裴川,”顾屿轻声开口,“别太勉强自己,学业重要,不用真的每个月都回来。”
裴川夹菜的动作一顿,放下筷子握住他的手:
“不勉强,你比什么都重要。”
他的掌心温热有力,紧紧包裹着顾屿微凉的手指,“我已经跟导师沟通过了,尽量把实验安排得集中一些,挤出时间回来陪你。顾老师,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孤零零的。”
顾屿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喉咙里像堵了一团棉花,说不出话来。
他只能用力点了点头,将碗里的鸡汤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稍稍缓解了那份窒息般的酸涩。
夜深了,裴川躺在沙发上看资料,顾屿的小公寓不大,却处处透着温馨。
裴川翻来覆去,起身走到卧室门口,看到顾屿蜷缩在被子里,后背微微起伏,似乎也没睡着。
他轻轻推开门,在床边坐下,伸手摸了摸顾屿的头发:
“还没睡?”
顾屿转过身,眼眶依旧泛红:
“裴川,你去哈佛后,要照顾好自己,别熬夜太多,按时吃饭。”
“我知道,”裴川俯身,在他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你也是,答应我,别胡思乱想,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顾屿闭上眼睛,将脸埋进枕头里,闷闷地“嗯”了一声。
黑暗中,他的手指又悄悄攥紧了被子,心里的恐慌像潮水般蔓延——三年,或许更久,跨越大半个地球的距离,时差、距离、未知的变数,每一样都让他不安。
可看着身边裴川熟睡的侧脸,他又悄悄告诉自己,要相信裴川,也要相信他们的感情。
盛夏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照亮了房间里的寂静,也照亮了两人心尖上那份沉甸甸的牵挂。
一张录取通知书,连接起了哈佛的星光与国内的守候,而这段即将开启的异地恋,注定要在思念与期盼中,慢慢铺陈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