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这里是一片荒地,只是拿着木栅栏围了起来,连个遮挡的棚子都没有。
“炉架子放在这里不会丢了吧?丢了算谁的?”
林岁安将自己的疑问问了出来。
王二赶紧说道,“这你放心,整个镇上还没有谁敢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偷东西,如果被偷了,我们只当会赔你。”
“那写个契书吧。”
王二又再次把人带到了亭岗,这次是马天成坐在里面翘着个脚。
“马哥,林姑娘想把炉架子寄放在我们这里,想签个契书。”
“寄放东西哪里有契书?每个月把钱往这一交就够了。”
林岁安笑道,“虽然我这炉架子值不了几个钱,但丢了还是个麻烦事,所以有个契书更保险一些。”
马天成立马听出了林岁安话里的意思,当即点头,“既然你不放心,那就签一个。”
随即就吩咐人写了两张契书过来,一式两份。
林岁安先交了一个月的租金,五十文。
最后把炉架子放好,三人这才回了双溪村。
林岁安一连去了三日,这三日的生意都还不错,看着吴婶和大妮也能完全顾过来,林岁安也就准备完全放手了。
“明日我就不来了,这个摊子就交给你们俩。”
吴婶和大妮一听这话,心里莫名感觉到一慌,这几天,有林岁安在,总感觉有了主心骨。
“你......我......”
大妮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咬了咬牙说道,“行,你忙你的去吧。”
林岁安原本就没打算参与多少,能挣多少看她们自己的本事,挣的多了,就当一个额外的收入。
这三日,林岁安大概算了算账,除了第一天卖了一板豆腐以外,第二天第三天都是两板豆腐,折算成本下来,一板豆腐能做五十份铁板豆腐 ,所有成本折算下来大概在二文钱,一份就有六文的利润。
一天两板,差不多就是六百文,林岁安大概有一百八十文的进账。
林岁安说不去就不去了,家里房子修到了尾声,把围墙再修一修就算大功告成了。
林岁安买来了石灰,准备把家里的房子全部刮白,黄扑扑实在是太难看了。
期间,林岁平又一次旬考回了家。
他见了林岁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大姐,我......我这次考试超过了小部分同学。从倒数第三到了倒数第十。”
林岁安高兴,“我就知道你可以的,没想到进步这么快。”
林岁平得到了林岁安的鼓励,更加高兴了,“夫子也夸奖我了,让我继续努力。”
“努力也要注意身体,今晚大姐给你做好好吃的。”
林岁平点点头,“我身体好着呢。”
林岁平只希望再进步一些,此刻远远不够。
等所有的房子修好,林岁安和里正拿着房契到官府去备了案,官府看着房契上多出来的一丈,问了里正,也没来村里再丈量,直接换了房契。
林岁安拿着房契,心里也踏实。
建新房村里都有请客的习惯,林岁安也准备借助这个机会谢一谢村里当初帮过她们的人。
“里正爷爷,后日我们请客,你到时候可一定要来哦。”
里正笑哈哈,“自然,我一定到场。”
既然要请客,林岁安自然要买菜。
肉类菜类都少不了,林岁安还特意到书院给林岁平请了一天的假。
菜买好,林岁安赶到王阿婆家。
还没到门口,就看到周冬梅正在院子里扫地。
“婶子。”
原本热情相迎的周冬梅不知怎的,今日却扭着屁股就进了屋。
林岁安一头雾水。
“阿婆,在家吗?”
王阿婆听到声音,从厅堂走了出来,“岁安呀,快进来。”
好在王阿婆还像往日那般热情。
林岁安进了院子,看了看周冬梅的屋子,“阿婆,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了婶子,如果岁安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直接和我说,这段时间,你们帮了我不少,我早就把你们当成了亲人般在走动。”
王阿婆也看了一眼周冬梅的屋子,门虽然关着,但王阿婆知道自己儿媳妇必定哦竖起耳朵听外面说话。
“你别理她,你没什么地方做的不对的,你来这可是有事?”
林岁安见状也就不再纠结,把来意说明,“这不是房子建好了,明日我想请村子里的人吃个饭,原本想请你和冬梅婶子早点过去帮帮我。”
“那自然是没问题的,明日一早我就早早过去。”
“那行,那我就先回去了。”
临走前,林岁安还朝着周冬梅的屋子喊了一声,“冬梅婶子,我回了,明日你们都来家里吃饭。”
屋子里始终没有动静,周冬梅仿佛没听见般。
等林岁安一走,王阿婆就板着脸朝屋子里喊了一声,“冬梅,你出来,我有话说。”
周冬梅对王阿婆还是敬重的,最终出了屋子,“娘。”
王阿婆的脸还是沉着的,“你放脸给谁看,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周冬梅不服气,“这林岁安做的也太不地道了,宁愿将挣钱的方子给吴氏也不给我们,难道平日里我们家对她还不好吗?”
最近吴氏带着大妮在镇上卖铁板豆腐的事可是在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
吴氏在双溪村谁不知道,家里穷的叮当响,这会儿也做起生意来了,据说这生意还不错,有不少人在镇上都看到了,那摊位前排着队在买呢。
周冬梅起初没放在心上,直到听到吴氏在镇上卖的是铁板豆腐,这才心里起了疑惑。
这铁板豆腐当初林岁安可端给他们家尝过。
当时她也觉得味道不错,难不成林岁安将方子卖给了吴氏。
想想也有可能,那几天大妮还天天往林岁安家里跑。
直到今日周冬梅碰到卖豆腐回来的吴氏,闲着多聊了几句,这才知道这中间的内幕。
周冬梅现在还记得吴氏一脸感激的样子,“岁安心善,当初见我采药没了收入,这才给我想了这么个法子,不仅如此,还拿出钱财帮我把这个摊子做了起来。”
当时的周冬梅,心里只觉得被辜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