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匠心暖乡邻,认可胜千金
“清溪四季” 挂毯在村委会挂了没几天,就成了清溪村的 “打卡点”。村民们路过时总爱驻足欣赏,尤其是冬季部分的竹屋与冰溪,总有人指着纹样说:“这俩孩子能想出这么好的创意,多亏了夏夏老师引导啊!”
这天傍晚,夏夏帮非遗小课堂的孩子们收拾完竹丝,刚要离开,就被陈爷爷叫住了。陈爷爷手里拿着一个刚编好的 “迷你清溪屋” 竹编摆件,递到夏夏面前:“丫头,这是俺特意给你编的,你看这屋顶的雪纹、屋前的小溪,都是照着‘清溪四季’挂毯做的,留个纪念。”
夏夏接过摆件,指尖触到细腻的竹丝,心里一阵温暖。摆件虽小,却处处透着用心 —— 屋顶的雪粒用细竹丝绕成小圈,溪水的纹路用渐变的竹色编织,连屋前的小石子都用 tiny 的竹片拼出来,活脱脱一个缩小版的清溪村冬日图景。
“陈爷爷,您太用心了,这摆件比我买的任何纪念品都珍贵。” 夏夏小心翼翼地把摆件放进包里,生怕碰坏了。
陈爷爷看着她珍视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你这丫头,对咱清溪村的事比谁都上心。孩子们闹矛盾,你耐心引导;竹丝短缺,你跑前跑后解决;就连小课堂的孩子们,现在每天都盼着你过来。说真的,咱这‘清溪村非遗老板娘’,可不是白给你的 ——老板娘很喜欢你,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喜欢你。”
这话让夏夏愣了一下,随即眼眶就热了。她一直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却没想到在村民们心里,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家人。从最初带着设计稿忐忑来到清溪村,到如今被全村人真心接纳,这份认可比任何荣誉都让她感动。
“陈爷爷,我只是做了点小事,都是大家愿意相信我……” 夏夏的声音有些哽咽,话没说完就被陈爷爷打断了。
“啥叫小事啊?” 陈爷爷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里满是真诚,“你为了帮咱赶订单,两天只睡三个小时;为了让孩子们学好竹编,特意设计简单又有趣的纹样;就连村里的手艺人遇到编织难题,你都耐心陪着琢磨。这些事,咱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不是外人,是咱清溪村的一份子,是孩子们的好老师,是咱大家都喜欢的‘老板娘’。”
正说着,阿瑶和小宇从村委会门口路过,听到陈爷爷的话,都跑了过来。阿瑶手里拿着一个 “会动的云” 挂件,往夏夏手里塞:“夏夏老师,这个给你!我特意编了带星星的,晚上能对着灯看,像天上的星星落在云上一样。小宇说,你喜欢亮闪闪的东西。”
小宇也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之前我太急躁了,还差点弄坏挂毯,谢谢你没怪我,还帮我和阿瑶想出结合创意的办法。以后我肯定听你的话,遇事多忍一忍,和大家好好合作。”
看着眼前的一老两小,听着他们真诚的话语,夏夏突然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她想起刚加入团队时 “只想做设计、不掺和其他事” 的想法,想起第一次来清溪村时的忐忑,再看看现在村民们的笑脸、孩子们的依赖,心里满是踏实与幸福。
“谢谢你们,” 夏夏蹲下来,摸了摸阿瑶和小宇的头,又看向陈爷爷,“能遇到你们,能成为清溪村的‘老板娘’,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我都会和大家一起,把清溪村的竹编手艺传下去,把咱们的非遗事业做好。”
那天晚上,夏夏带着陈爷爷的 “迷你清溪屋” 和阿瑶的 “星星云” 挂剑回到澜城。她把摆件放在体验店的展示架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摆着 “真?老板娘证” 和 “清溪四季” 挂毯的照片。每当有客人问起这些物件的故事,她都会笑着讲述清溪村的点点滴滴,讲述村民们的真诚与温暖,讲述那句 “老板娘很喜欢你” 带来的感动。
冯楠舒看到她提起清溪村时眼里的光,忍不住打趣:“现在谁要是说你不是清溪村的人,估计村里的老老少少都不答应。你这‘老板娘’,可是凭实力赢得了全村人的喜欢啊!”
夏夏笑着点头,心里却明白:这份 “喜欢”,从来不是因为她有多厉害,而是因为她用匠心对待每一件事,用真心对待每一个人。而清溪村的村民们,也用最朴素的方式回应着她的付出 —— 一句认可的话、一个用心的摆件、一份真诚的依赖,这些都成了她在非遗传承路上最珍贵的动力,让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她知道,在清溪村,有一群人在等着她、支持她,把她当成家人一样喜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