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客厅,我在柔软的沙发上翻了个身,睡眼惺忪地拿起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微博推送的消息让我瞬间清醒——那是一张长孙无尘与一位陌生女子的照片。
照片拍摄于国际会议的现场,两人分别站在各自国家的国徽前。长孙无尘身着黑色西装,领带一丝不苟地系着,正在发言的他眼神坚毅,右手微微抬起,像是在阐述某个重要观点。那位女外交官身姿挺拔,浅金色的长发整齐地绾在脑后,深蓝色的职业装衬得她气质出众。
我点开视频,长孙无尘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的阴云尚未散去,多边主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要说的是,这不是退却的时刻,而是前进的契机。我们需要的不是筑起更高的墙,而是搭建更多的桥;不是关上对话的窗,而是敞开合作的门。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会场内鸦雀无声。正如中国古代智者所言: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国与国之间应当像交响乐团的不同乐器,各具特色却和谐共鸣。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压制异见,而在于倾听;不在于独白,而在于对话。
视频继续播放,他的发言愈发精彩:今天,我们讨论的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同繁荣;不是势力范围,而是责任共担。每一个国家都是这片星空中的星辰,唯有相互辉映,才能照亮人类文明的夜空。
评论区早已沸腾:这才是大国风范!每一次听长孙外交官发言都受益匪浅这格局,这视野,堪称当代外交官的典范!
继续往下翻看,才知道那位女外交官来自L国,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新星。在另一段视频里,她以流利的英语回应:正如长孙先生所说,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需要建立的是理解之桥,而不是误解之墙。
我将这条微博转发给长孙无尘,附言:今天在热搜上看到你了,发言很精彩。
不到五分钟,他的回复就来了:老婆,我只是尽分内之责。那位是L国的安娜·维特科夫斯卡,我们在学术会议上见过几次,是个很优秀的外交官。
看得出来,你们站在一起时,那种专业气场很震撼。
其实,他的信息继续跳出来,今天的会议有一个小插曲。在茶歇时,她特意过来告诉我,她读过我去年发表的那篇关于多边主义新范式的论文,我们还互相讨论了。
我忍不住微笑:看来是棋逢对手?
确实如此。之后我们还要共同主持一个分论坛,或许这会是个有趣的合作机会。他停顿片刻,又发来消息:对了,晚上想吃什么?我带你去吃你最爱的那家火锅吧,就当是...赔罪?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需要赔罪,但就是想哄你开心。
看着手机屏幕上跳跃的文字,我能想象出他此刻带着些许忐忑又温柔的神情。这个男人,明明在国际场合挥洒自如,在我面前却总是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珍视。
好呀。我回复道,那你先专心工作,我也该准备准备过几天的入职培训了。
放下手机,我走到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想到一个多月后就要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内心既期待又有些许紧张。整理着培训需要的资料,我不时抬头望向窗外,阳光正好,一如我此刻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