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时,危险也悄然临近。
一天晚上,孙大海在跟踪赵昌明时被对方的保镖发现。几个彪形大汉将他堵在一条昏暗的巷子里。
“老实交代,谁指使你的?”带头的人恶狠狠地问,手中的棍棒闪着寒光。
孙大海咬紧牙关,眼中没有丝毫畏惧:“我自己要查的!你们害死我儿子,我要一个真相!”
那些人开始动手,棍棒如雨点般落下。幸好林国栋不放心好友独自行动,及时赶到现场。两人拼死反抗,最终带着满身伤痕逃脱。
这件事让三人意识到,对方已经察觉了他们的调查,并且不惜使用暴力手段。
“我们需要更多帮助,专业的力量。”戚雨冷静分析道。她想到了江牧宇和郜凯风——那两个虽然被调离案件,但始终关注着进展的警察。
在一个秘密的安全屋内,戚雨向两位警察展示了所有收集到的证据。江牧宇的表情随着证据的展示越来越凝重。
“这些证据很关键,指向性很明确,”他最终坦言,“但作为立案证据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窃听获得的录音,在法律上是无效的,甚至可能让我们反过来被起诉。”
就在众人陷入沉默时,郜凯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正规途径走不通,也许我们可以…设个局,让他们自己露出马脚。”
一个周密的计划很快被制定出来。利用赵昌明好色且爱炫耀的特点,由叶少柒假扮成一家知名教育杂志的记者,申请对他进行专访;戚雨负责幕后指导;林国栋和孙大海则在外部配合,制造压力迫使对方在采访中露出破绽。
采访被精心安排在一家高端咖啡馆的私人包间内。叶少柒伪装完美,从着装到谈吐都像个专业的媒体人。
起初赵昌明十分警惕,回答谨慎而官方。但在叶少柒巧妙的引导和奉承下,他渐渐放松了警惕,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校园安全确实是个大问题,”他侃侃而谈,一副专家姿态,“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设施升级…”
“听说前不久发生了一场悲剧,”叶少柒适时切入,语气恰到好处地带着同情与好奇,“两个学生意外身亡…这对学校的声誉一定造成了很大影响吧?”
赵昌明的表情瞬间僵硬,但很快恢复常态:“那是个令人心痛的意外,我们已经加强了管理,确保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
“但我听到一些传闻,”叶少柒假装翻阅笔记,看似随意地说,“比如为什么当时的监控恰好坏了?为什么会有多个起火点?这些疑点外界很关注呢…”
赵昌明的额头开始冒汗,他下意识地松了松领带:“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谣言!事故调查已经很明确了,就是意外!”
就在这时,林国栋和孙大海按照计划走进咖啡馆,直接走向赵昌明所在的包间。
“赵主席,好久不见。”林国栋的声音冷得像冰,“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女儿会死在锁着的杂物室里吗?为什么监控恰好在那天坏了?”
赵昌明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面色瞬间惨白:“你、你们怎么…怎么找到这里的…”
“我们已经拿到证据了,”孙大海接着说,声音中压抑着怒火,“包括你和副校长在火灾那晚的去向,还有你们掩盖实验室问题的证据!”
这是虚张声势,但效果出奇地好。赵昌明显然慌了神,语无伦次地辩解:“不关我的事!都是副校长和赵副局长的主意!我只是按照指示做事!那些劣质材料也是他们批准的,我只是…”
叶少柒悄悄按下了口袋中的录音笔,将这一切清晰地记录下来。
就在这关键时刻,几个不明身份的人突然冲进咖啡馆,直扑向他们。场面顿时大乱。
“快走!”江牧宇和郜凯风从暗处现身,拦住那些人。原来他们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一直在暗中保护。
在混乱中,叶少柒护着录音笔冲出咖啡馆,林国栋和孙大海紧随其后。一辆车及时驶来——是戚雨开车来接应。
“拿到了!他承认了!”叶少柒喘着气说,脸上混合着兴奋与后怕。
但他们的喜悦很快被打破——郜凯风在阻拦那些人时被钝器击伤头部,鲜血直流,被紧急送往医院。
“这群畜生!简直无法无天!”孙大海一拳捶在车座上,眼中满是愤怒。
当晚,四人聚在戚雨家中,听着录音笔中的内容。虽然赵昌明没有直接承认谋杀,但他的恐慌和透露的信息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他们确实在掩盖真相,而且涉及重大责任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证据发挥作用。”江牧宇包扎着伤口,面色凝重,“正规渠道可能还是会被压下来。”
林国栋沉默良久,突然说:“也许…我们应该寻求媒体的帮助。既然法律途径走不通,就让舆论来施加压力。”
三天后,一篇题为《三中火灾背后的惊天黑幕:谁在掩盖真相?》的长文在网络上疯传,迅速登上热搜榜首。同时,一家知名电视台的调查节目也开始深度报道此事,公布了部分证据录音。
舆论哗然,公众愤怒。迫于巨大压力,上级终于成立专项调查组,重新调查三中火灾案。
这一次,调查进展迅速得惊人。赵昌明最先扛不住压力,全盘托出;副校长随后也交代了;最后连赵副局长也被带走调查。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
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实验室改造项目中存在重大贪污行为和利益输送,使用了劣质建材和违规设备。火灾前一天,实验室确实因电路问题和设备缺陷起火,但被及时扑灭。为了掩盖真相,他们伪造了验收报告,威胁知情者保持沉默。
火灾那天,孙铭和林素素因为被同学霸凌锁在杂物间,却意外听到了赵昌明等人谈论掩盖实验室问题的对话。被赵昌明等人发现后,为了阻止证据外流,这些人将两个孩子锁死在杂物室,并纵火制造意外假象。
案件重新审理,所有涉案人员都被依法逮捕,等待法律的严惩。三中也进行了彻底整顿,相关责任人员被开除公职。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戚雨陪着两个家庭来到墓地。林素素和孙铭的墓碑并排而立,上面新刻着一行字:“真相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林国栋轻轻放下鲜花,声音平静却难掩颤抖:“素素,安息吧。爸爸为你讨回公道了。”
孙大海抹去眼泪,露出一个苦涩却释然的微笑:“儿子,你在天上看着,坏人都受到惩罚了。爸爸永远爱你。”
阳光洒在墓碑上,温暖而明亮,仿佛两个孩子在天之灵终于得以安息。戚雨默默站在一旁,心中既感欣慰又带着淡淡的忧伤。这场抗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两个年轻的生命再也回不来了,几个家庭也永远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
离开墓地时,她回头看了一眼。恍惚间,仿佛看到两个穿着校服的身影手牵手站在阳光下,朝她微笑着挥手告别,然后渐渐消散在光芒中。
那一刻,戚雨知道,自己的使命还远未结束。这个社会还有多少类似的黑暗等待被揭开?还有多少冤屈需要昭雪?
但只要有真相需要揭开,有正义需要伸张,她就会继续走下去。因为这就是她选择的路——一条通往光明,却必须历经黑暗的路。而她,不再是独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