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日,总是带着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致。细雨如丝,悄无声息地润泽着世间万物,仿佛大自然在轻吟一首温柔的诗篇。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看似宁静的午后,一封来自影堂最隐秘渠道、历经三重加密的密信,如同一道凌厉的闪电,瞬间划破了天机阁总部的静谧氛围。
这封信,出自杨康之手。
南宫宸独自坐在静室之中,双手缓缓拆开信封。当那熟悉的、刻意模仿金国贵族华丽风格的笔迹映入眼帘时,他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如鹰,仿佛要穿透纸背,洞察信中的一切秘密。
信的内容详尽而冗长,犹如一幅细腻的画卷,徐徐展开金国中都近期暗流涌动的复杂局势。
核心焦点,依旧紧紧围绕着那位野心勃勃的赵王完颜洪烈。自从《武穆遗书》在南宫宸的巧妙布局下“失窃”(实则是精心策划的夺取)后,完颜洪烈虽竭尽全力将此事压下,但世上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在金国皇室内部,对完颜洪烈心怀不满的大有人在,他们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猎手,静静等待着出击的时机。
此次,发难的正是以卫绍王完颜永济为首的一派宗室力量。
杨康在信中详细写道:“……永济王借‘整饬武备、应对北患’之名,于朝会之上突然发难。他言辞犀利,直指赵王(完颜洪烈)掌管机要重任,却连南朝一本至关重要的兵书都保管不力,致使遗落敌手,此乃不可饶恕之大过!更暗指赵王近年来广纳门客,结交江湖人士,其用心实在叵测……朝中依附永济王的大臣们纷纷附和,言辞激烈如潮。赵王虽极力辩驳,称《武穆遗书》乃被江湖巨寇所盗,自己正在全力追查,并言自身所为皆是为了大金江山社稷,但气势已然被永济王所夺,处境颇为被动……”
“……皇帝(金宣宗完颜珣)态度暧昧不明,并未明确表态支持哪一方,只是下令严查《武穆遗书》的下落,并申饬赵王办事不力。然而,经此一事,赵王在朝中的威望已大损,其积极推动的‘联宋抗蒙’之议也被搁置。永济王趁机安插亲信,接管了部分原属赵王管辖的军务,势力逐渐膨胀……”
信中还提到,完颜洪烈因此事心情极度恶劣,在府中屡屡大发雷霆,对麾下门客也多有严厉斥责。连带着,他对杨康的信任似乎也产生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近期交办给杨康的都是一些不甚重要的外围事务,对于核心机密则有所保留,不再像以往那样毫无保留地信任。
杨康在信末饱含深意地写道:“……义父(指完颜洪烈)如今处境不佳,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在军中、地方仍有不少潜藏的势力。永济王虽暂占上风,但其人志大才疏,未必能最终竟全功。眼下中都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康窃以为,此乃天赐良机,或可从中巧妙运作,为我天机阁谋取更大利益。然具体如何行事,还请阁主明示。康 顿首。”
放下密信,南宫宸缓缓踱步到窗前。窗外,细雨如丝如缕,将远处的西湖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烟雨之中,那景色美得如同梦幻般的画卷。然而,他的心思却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那座风云诡谲、暗藏杀机的金国都城。
完颜洪烈受挫,其实早在他的意料之中。此人野心太大,又过于依赖阴谋诡计来达成目的,一旦事情稍有不顺,便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武穆遗书》的丢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导火索,却成功引爆了金国皇室内部积压已久的矛盾。
“完颜永济……志大才疏……”南宫宸反复咀嚼着杨康对这个对手的评价,嘴角不禁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一个平庸的政客,或许真的比一个精明的枭雄更容易对付。
这对于天机阁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绝佳机会。
金国内部越乱,对南宋的压力就越小,这无疑给天机阁乃至整个南方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同时,混乱也意味着权力的真空和资源的重新分配,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和机遇。
杨康这颗棋子,如今已深深嵌入完颜洪烈集团内部。虽然暂时受到些许冷落,但正因如此,反而可能不那么引人注目,更方便他在暗中灵活活动,为天机阁传递更多有价值的情报。
沉思良久,南宫宸回到书案前,铺开信纸,提起笔,开始认真回信。
他的指示清晰而明确,犹如一位高明的棋手在布局:
“康弟如晤。来信已悉,中都局势,尽在掌握之中。完颜洪烈受挫,乃其自取其咎,于我阁而言,实乃有利之事。永济之辈,不足为虑,然亦需谨慎应对,以防其狗急跳墙,做出过激之举。”
“汝当下之要务,有三。”
“其一,暂敛锋芒,稳固现有地位。对完颜洪烈,需表现得更加忠诚可靠,主动为其分忧解难,哪怕是一些琐碎之事,亦要办得漂漂亮亮,以重新获取其信任。切记,小不忍则乱大谋,不可因一时之冲动而坏了大事。”
“其二,暗中观察,搜集罪证。利用此次动荡之机,留意完颜洪烈与永济王两派官员之把柄、阴私、贪腐证据,尤其是涉及军备、财政、人事任免之关键信息,秘密存档,以备不时之需。这些证据,或许在未来能成为我们制胜的关键。”
“其三,伺机渗透,攫取资源。趁权力更迭之混乱,利用汝之身份与职权,设法将我们的人安插进入一些不甚起眼却关键的位置,如仓廪、驿传、部分城防等。同时,留意金国府库、军工之虚实,若有机会,可设法‘转移’部分资源,以为我用。这些资源,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金国内乱,非一日可平。汝需耐心周旋,如同垂钓之人,静待鱼儿上钩。一切行动,以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务,若有危险,即刻撤离,不可犹豫不决。”
“江南诸事皆顺,勿念。盼佳音。兄 宸 手书。”
写罢,南宫宸用密文仔细加密,盖上专属印鉴,然后唤来袁紫衣,吩咐其以最稳妥、最快捷的方式,将这封回信送达杨康手中。
看着袁紫衣领命而去的身影,南宫宸的目光变得深沉而坚定。
他这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一场关乎天机阁未来命运的棋。利用金国的内耗,不仅为天机阁争取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更要趁机攫取实实在在的利益,甚至……在未来可能的关键时刻,给予这个腐朽王朝致命一击。
杨康,便是他落在金国心脏地带的那颗最重要的棋子。这颗棋子运用得好,其价值,将远超十万雄兵!
窗外,雨依旧在下,滋润着江南这片富饶的土地。而千里之外的中都,一场关乎权力与生存的暗战,正因为他的这封回信,悄然掀开新的篇章,等待着各方势力的激烈碰撞与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