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桌旁,明珠的光辉柔和地洒在王语嫣略显苍白的脸上,映照出她眼中尚未平息的惊涛骇浪。她依旧沉浸在南宫宸那番“论道非武”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之中,心神摇曳,难以自持。
南宫宸已不再言语,重新将目光投向那些沉香木书架上的逍遥派典籍,开始翻阅起来。他的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刚才那番足以颠覆常人武学观念的言论,不过是随口闲谈。这份深不可测的淡然,更让王语嫣心生敬畏。
洞内一片寂静,只有书页翻动的轻微沙沙声。
在这片寂静里,王语嫣的脑海中却不自觉地浮现出另一个身影——她的表哥,慕容复。
往昔的画面一幕幕掠过心头。慕容复来到曼陀山庄,多是向她询问:“语嫣,可知姑苏王家有一门‘回风拂柳刀’?其破绽何在?”“少林派的‘罗汉拳’,最后一式‘金刚捣杵’,如何破解最为有效?”“若遇丐帮长老施展‘莲花掌’,该以何种招式应对?”
她总是倾尽所能,将自己从典籍上看来的、关于这些武功的招式变化、运气法门、乃至传闻中的破绽,细细说与他听。慕容复则会凝神倾听,时而点头,时而追问细节,眼中带着获取有用信息的专注与算计。得到答案后,他或会赞她一句“表妹果然博闻强记,于我助益良多”,但那份赞赏,更像是对一件好用工具的肯定。
他从未问过她,为何“回风拂柳刀”要那样运劲?为何“罗汉拳”能刚猛无俦?为何“莲花掌”看似绵软却后劲无穷?他关心的,永远只是具体招式的胜负,是克敌制胜的实用技巧。他需要她的知识,如同匠人需要一件称手的器具,却从未想过探求这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道理。
而南宫宸……
王语嫣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那个青衫背影。他问的是“万物为何下落”?他阐述的是“引力”、“能量”、“博弈”!他将武功拆解为“力的传递”、“势能的转化”、“能量的循环”!他指引她去看那招式之外,笼罩四野、运行不息的“天地至理”!
这二者之间的差距,何止云泥?
慕容复的视野,局限于江湖,局限于复国,局限于一招一式的得失。他的世界是方寸之间的棋盘,他在乎的是如何吃掉对方的棋子。
而南宫宸的视野,却仿佛囊括了天地宇宙。他站在更高的维度,俯瞰着棋盘本身运行的规则。武功,于他而言,似乎只是验证这天地规则的一种途径,一种应用。
一个执着于“术”,一个已近乎于“道”。
以往,王语嫣只觉得表哥慕容复文武双全,风度翩翩,是世间少有的俊杰,心中存着一份朦胧的仰慕。那份仰慕,混杂着对亲人的依赖、对强者(武功)的崇拜,以及少女情窦初开的羞涩。她以为那就是男女之情,以为慕容复便是她世界的中心。
可此刻,当南宫宸以无可匹敌的智慧与境界,在她最引以为傲的知识领域,为她展现了这片浩瀚无垠的星空时,她才发现,自己过去的世界是何等的狭小,那份对慕容复的仰慕,又是何等的肤浅与盲目!
慕容复的形象,在南宫宸那如同神只般的光辉映照下,瞬间变得苍白、模糊,甚至……有些可笑。他那些汲汲营营的复国大计,那些对天下武功的执着破解,在“天地至理”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如同井底之蛙仰望苍穹,却只看到自己那一小片井口的执念。
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与清醒,同时涌上王语嫣的心头。失落于自己过去十数年情感的错付与虚掷,清醒于终于看清了何为真正的卓越与伟大。
她的芳心,在经历了这番认知的颠覆与洗礼后,如同被清泉彻底洗涤,尘埃落定,清晰地映照出唯一的身影——那个青衫磊落,智慧如海,能为她指引星辰大海方向的男子。
短短一次交谈,甚至不能算是交谈,更多是南宫宸单方面的“传道”,便已彻底俘获了这位不谙世事却内心高傲的少女全部的心神。那是一种超越了皮相、超越了权势、甚至超越了武功的,对至高智慧与境界的纯粹向往与倾慕。
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南宫宸可能存在的“请教”,而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主动的渴望——渴望能追随在他身边,聆听他的教诲,学习那玄妙的“天地至理”,去探索那片他展现出来的、无比迷人的新世界。
这种渴望,如此强烈,如此纯粹,瞬间压倒并取代了过去对慕容复那份基于表象的、脆弱的迷恋。
王语嫣轻轻咬了下嘴唇,原本有些苍白的脸颊上,因这内心的激烈活动而泛起动人的红晕。她再次抬头看向南宫宸的背影,眼神已然不同。那里面没有了怯懦,没有了茫然,只剩下坚定与一种找到了人生方向的明亮光彩。
她悄悄握紧了袖中的小手,心中已然做出了决定。
就在这时,南宫宸似乎感应到了她的注视,合上手中正在翻阅的一卷关于“天山折梅手”运劲技巧的孤本,转过身来。看到王语嫣那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充满了决心与光彩的眼神,他心中了然,微微一笑。
“王姑娘可是有所悟?”他温和地问道。
王语嫣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向前迈了一小步,用清晰而不再颤抖的声音说道:“回掌门,语嫣愚钝,于掌门所言大道,尚不能领会万一。但……但语嫣愿倾尽此生,追随掌门,学习这天地至理,望掌门……不弃语嫣资质驽钝,收留教诲!”
她的话语带着少女的羞涩,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坚定。
南宫宸看着她,目光深邃。他自然明白这番表态背后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追随,更是一种身心的完全托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南宫宸缓缓道,既像是回应,也像是某种承诺,“你既有此向道之心,我自当引你前行。”
没有甜言蜜语,没有山盟海誓,但这平淡的话语落在王语嫣耳中,却比任何情话都更令她心安与喜悦。她知道,自己人生的轨迹,从这一刻起,已经彻底改变。
慕容复的身影,在她心中已如风中残烛,悄然熄灭。
而南宫宸的形象,则如旭日东升,光芒万丈,牢牢占据了她的整个心扉。
高下立判,再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