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冲击余波未平,天幕再次亮起,而这一次的标题,让所有习武之人,无论修为高低、门派大小,都瞬间屏住了呼吸——
「武道新途:科学方法论下的武学再审视」
“科学方法论?”这个与“格物”一脉相承却又更加系统的词汇,让无数武者心头巨震。难道练武、突破,也能像研究杠杆、光学一样,有“方法”可循?
天幕之音响起,带着一种冷静而富有说服力的语调,仿佛一位站在更高维度的导师:
“前有格物,洞察外物之理;今有方法论,审视自身之道。诸位习武,多依前人经验、口诀秘传,或凭自身感悟、机缘巧合。然,此过程是否可更清晰、更高效、更少歧路?今日,便试以‘科学方法论’之眼,观照武学之途。”
光幕上,首先显现出一个武者盘膝打坐,搬运内息的画面,旁边出现了“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的循环流程图。
“第一步:观察与提出问题。”天幕之音引导,“例如,修炼某内功时,感觉某条经脉滞涩。此便是‘观察’到的现象。问题便是:为何此经脉会滞涩?是功法本身缺陷?是个体差异?还是修炼方法有误?”
这简单的第一步,就让许多武者愣住。他们习惯了遇到瓶颈就苦练、冲关,或者寻求师父指点,却很少如此清晰地将问题“提炼”出来。
“第二步:提出假设。”光幕上出现几个猜想框,“假设一:功法此处的行气路线过于刚猛。假设二:我自身此条经脉天生较窄。假设三:我此前修炼的别种内力与此处冲突。”
“基于观察,提出尽可能合理的猜想,此为‘假设’。”
黄药师看着光幕,微微颔首。他性情乖张,研究武学本就常另辟蹊径,这天幕所言,正暗合他的一些思路,只是不如这般系统。
“第三步: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画面展示武者尝试微调内力路线(验证假设一)、服用温和拓宽经脉的丹药(验证假设二)、或暂时停止别种内功运转(验证假设三)。
“注意!实验需控制变量!若验证假设一,则需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微调路线,观察效果。切不可同时尝试多种方法,否则无法判断是何者生效。”
“控制变量”这个概念,对绝大多数武者而言,是闻所未闻的!他们往往病急乱投医,各种方法一起上,运气好则突破,运气不好则走火入魔,却不知其所以然。
“第四步: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画面显示武者记录每次尝试后经脉的感受(数据),最终对比发现,微调路线后滞涩感明显减轻,从而得出结论:问题主要源于功法此处的路线设计。
“根据实验结果的‘数据’,判断假设是否成立,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
“最后,结论可应用于实践,并接受新的观察,开启新的循环。”天幕总结道,“如此,武学修炼,便可从模糊的‘感悟’,部分转向清晰的‘探索’与‘验证’。”
各方震撼与尝试:
· 少林寺: 方证大师与达摩院首座面面相觑。“观察、假设、实验、验证…这…这似乎与我佛门‘渐悟’之法,有相通之处?只是更为…更为步骤分明!”他们立刻意识到,这种方法若用于分析七十二绝技中某些难解之处,或能减少弟子修炼时的风险。
· 武当山: 张三丰眼中异彩连连。“善!大善!老道创太极,亦是观察天地万物,阴阳变化,不断揣摩验证而得。此法,可谓道出了武学创新之普遍规律!”他当即召来宋远桥等弟子,让他们以此法重新梳理、优化武当各项基础武功的教学流程。
· 桃花岛: 黄药师直接开始了“实验”。他选取一门不算顶尖的掌法,严格按照天幕步骤,让一名普通弟子修炼,并详细记录其每一日的进展、遇到的困难、以及尝试不同运气法门后的效果。他要建立一个“武学实验”的案例。
· 散修与小门派: 他们如获至宝!没有高深传承,他们以往修炼全靠自己摸索,风险极大。如今有了这“方法论”,他们可以更安全、更有效地探索适合自身的武学道路。许多人开始像做笔记一样,记录自己的修炼过程和身体反应。
· 痴迷型武者: 如欧阳锋、裘千仞等,对此法更是重视。他们追求力量极致,往往行险,如今看到一条可能更“科学”、更有效率的路径,立刻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修炼,是否存在可以优化的“变量”。
挑战与争议:
当然,质疑之声同样存在。
“武学之道,玄之又玄,岂是这般条条框框所能限定?”
“感悟、机缘、心性,这些如何‘控制变量’?”
“若人人都按此法练功,岂不是千人一面,失了武学之灵动?”
尤其是涉及到高深内功心法、以及需要极高悟性的剑意、刀意层面,“科学方法论”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武学中那些关乎精神、意志、乃至玄妙感应的部分,依然是难以用“实验”完全量化的领域。
天幕似乎预见到了这些争议,最后补充道:
“科学方法论,非是万能的钥匙,而是提供一种强大的工具,一种清晰的思路。它旨在减少盲目,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尤其适用于基础修炼、功法优化、疑难排查。至于那玄妙莫测的‘道’之境界,仍需尔等以心印证。工具与感悟,并非对立,善用工具者,或能更快地触及那玄妙之门。”
光幕缓缓消散。
整个江湖,却陷入了一场关于武学本质与修炼方法的大思考、大讨论、大尝试之中。
“控制变量”、“提出假设”、“数据分析”这些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武者们的交流中。一种更加理性、更加注重过程与证据的武学修炼风尚,正在悄然兴起。
苏哲看着后台那代表着“反思”、“优化”、“实验”的意念能量如同井喷般爆发,知道“科学方法论”这颗炸弹,已经成功地在这个高武世界引爆。
“不知道这个方法论的引入,会让这个世界的武力上限,提升到怎样的高度呢?”他充满了期待。
---
第六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