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那若有似无的一瞥,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林昊心中漾开层层涟漪。他深知,能被外门弟子、尤其是掌管百草园事务的陈鹤注意到,绝非好事。这意味着他之前的刻意低调,或许并未完全达到效果。
孙淼的刁难是明枪,尚可躲避周旋;而被陈鹤这等人物盯上,则是暗箭,防不胜防。
返回陋室的路上,林昊心中警铃大作。他反复思忖,自己究竟在何处露出了破绽?是甲戌区那片长势“过于”正常的药田?还是平日言行举止有哪里不合常理?抑或是……张铁实力提升过快,引起了连带关注?
无论如何,必须更加小心。在拥有足够自保之力前,绝不能成为他人眼中的“异常”。
接下来的日子,林昊的行事愈发谨慎。他刻意放缓了对甲戌区药田的改善速度,甚至在某些区域,故意制造出因灵力不济、照料不善而导致的轻微枯萎迹象,使得整片药田的长势看起来更加“合理”,维持在一种勉强达标、毫不起眼的状态。
炼丹之事也变得更加隐秘。他与张铁约定,若无必要,尽量减少前往后山废弃矿洞的频率。每次炼丹,必定彻底清理所有痕迹,连丹炉(聚火盘)都小心藏匿,不露半分烟火气。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自身修为的打磨和对五行灵力的深层感悟上。
改良版的《青玄炼气诀》日夜不停地运转,吸纳着杂役谷稀薄的灵气,经由五行混沌道基的炼化,化为精纯厚重的灵力,一点点充盈着气海,向着炼气三层巅峰稳步推进。
同时,他不再满足于初步的灵力融合技巧。在石符空间的辅助下,他开始尝试更复杂、更具实战意义的运用。
例如,将金行灵力的锋锐之意,蕴含于《御物术》中,使得操控的石子、叶片,更具穿透力;将水行灵力的柔韧绵长,融入《轻身术》的步伐,使得身形腾挪间,更多了几分难以捉摸的滑溜;甚至尝试在体表瞬间布下一层薄薄的、流转着土黄与湛蓝双色光华的灵力护罩,虽防御力有限,且消耗巨大,无法持久,但关键时刻或可抵挡一击。
这些尝试大多艰难,失败远多于成功,对心神和灵力的消耗极大。但他乐此不疲。每一次失败,每一次调整,都让他对五行之力的理解更深一层,操控更为精妙。
这一日傍晚,林昊刚结束调息,准备前往药田进行最后一次浇灌。刚走出陋室不远,便见陈鹤与孙淼二人,正站在甲戌区的田埂上,低声交谈着什么。孙淼依旧是那副谄媚姿态,而陈鹤则负手而立,目光平静地扫视着整片药田。
林昊脚步微顿,随即面色如常地走上前,躬身行礼:“弟子林昊,见过陈师兄,孙师兄。”
陈鹤转过头,目光落在林昊身上,依旧是那副看不出喜怒的平淡表情:“嗯。这片枯荣草,你照料得尚可。”
他的语气听不出褒贬,仿佛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林昊心中警惕,面上却露出适当的“惶恐”与“感激”:“多谢陈师兄夸赞,弟子资质鲁钝,唯有勤能补拙,不敢懈怠。”
“勤能补拙……”陈鹤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目光似乎微微闪动了一下,掠过林昊那因长期劳作而略显粗糙的双手,以及身上洗得发白的灰衣,“听说你登仙路时,心性颇为沉稳?”
林昊心头一跳,没想到连这事都被他知晓,连忙道:“弟子不敢当,只是自幼在山野长大,脚力尚可。”
陈鹤不置可否,转而问道:“你对这枯荣草的习性,了解多少?”
这是一个看似随意,实则暗藏机锋的问题。回答得太浅显,显得无能;回答得太深入,则可能暴露异常。
林昊心思电转,依着这几日观察与石符传承中的基础灵植知识,斟酌着答道:“回陈师兄,枯荣草性韧,耐贫瘠,然其根须需透气,喜微润畏涝,对地脉中隐晦的阴煞之气尤为敏感,生长缓慢多源于此。弟子灵力微薄,只能勤加浇灌,小心剔除蚀灵蚁,别无他法。”
他将改善长势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勤快”和“细心”,并点出地脉阴煞的问题,既显示了基本的认知,又将可能存在的“异常”推给了不可控的环境因素。
陈鹤听完,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点了点头:“基础尚可。好生照料吧,宗门不亏待勤勉之人。”
说罢,他不再多看林昊一眼,对孙淼吩咐了几句园中事务,便转身飘然离去。
孙淼恭送陈鹤离开后,回头瞪了林昊一眼,语气不善:“哼,算你走运!陈师兄的话听到了?好好干你的活,别动什么歪心思!”
林昊低头称是,心中却微微松了口气。陈鹤方才的问话,更像是一次随机的考察,而非掌握了什么确凿证据。但这也给他敲响了警钟,在外门弟子眼中,杂役弟子几乎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他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
夜幕降临,林昊盘坐于陋室蒲团上,手中握着两颗下品灵石——这是他们数次暗中交易攒下的部分积蓄。精纯的灵气顺着掌心劳宫穴汇入经脉,被五行混沌气海贪婪地吞噬、炼化。
气海中央,那点混沌原点微微震颤,旋转速度加快,整个气海的容量,正朝着某个极限稳步逼近。
炼气三层巅峰,已触手可及。
他睁开眼,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仿佛要穿透这陋室的墙壁,穿透杂役谷的层层迷雾,看到那更高、更远的仙门景象。
陈鹤的阴影,孙淼的刁难,资源的匮乏……这一切,都化为了他前行路上最坚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