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谢安:东晋“风流宰相”的逆袭史——从“躺平隐士”到“淝水战神”的搞笑职场路

第一章 谢安:东晋“躺平天花板”,隐居东山不是摆烂是蓄力

公元350年前后的东晋,朝堂上正上演着“内卷大戏”——官员们为了抢职位,天天比谁奏折写得长、谁给皇帝送的礼更贵重;地方官为了往上爬,恨不得把辖区的石头都夸成宝玉。可就在这人人“卷生卷死”的年月里,有个叫谢安的年轻人,正躲在浙江绍兴的东山里,过着“躺平神仙日子”。

谢安这年刚三十出头,出身顶级士族“陈郡谢氏”——相当于现在的“顶级豪门”,家里爷爷是太守,爸爸是刺史,哥哥谢奕是豫州刺史,妥妥的“官N代”。按说他该顺着家族铺路,早早入朝当官,可谢安偏不:“当官多累啊,天天看上司脸色,还得应付一堆破事,不如在山里喝酒下棋自在。”

他在东山的生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顶配版躺平”:早上睡到自然醒,起来先跟朋友王羲之(没错,就是写《兰亭集序》的那位)逛山,看云卷云舒;中午回家吃老妈做的江南小菜,喝两盅黄酒;下午要么跟支道林和尚辩论佛法(其实就是抬杠),要么拉着人下棋,赌点小钱或者几棵果树;晚上再跟朋友们围着火炉聊天,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偶尔还吐槽一下朝堂上的“卷王”们。

有次,朝廷派使者来请谢安当官,说要封他为“着作郎”(负责编史书的官,算清贵职位)。使者刚把圣旨念完,谢安就笑着摆手:“大人您回去吧,我这人没文化,编不了史书——万一把司马懿写成‘吃货’,陛下还不得砍我脑袋?”

使者急了:“谢公子,这可是陛下的旨意,您要是拒绝,就是抗旨啊!”

谢安指着院子里的竹子:“您看我这院子里的竹子,长得多自在,要是把它移栽到皇宫里,天天被人修剪,还能长得这么好吗?我就像这竹子,适合在山里待着,不适合去朝堂。”

使者没办法,只能回去复命。这事传开后,有人骂谢安“装清高”“啃老族”,说他占着家族资源不干活;也有人佩服他“敢跟朝廷叫板”,说他是“东晋第一隐士”。

谢安才不管别人怎么说,该躺平还躺平。有次他跟王羲之去游山,走到一条小溪边,王羲之叹气道:“现在朝堂混乱,北方胡人又老是来骚扰,咱们这些读书人,本该为国效力,可你却天天躲在这里喝酒下棋,我都替你着急。”

谢安捡起一块石头扔进水里,看着涟漪笑:“老王,你别急啊。就像这水,平时安安静静的,可真到了要流下山的时候,谁也挡不住。我现在不是摆烂,是在等时机——等需要我的时候,我再出山,保证比那些天天‘卷’的人做得好。”

王羲之翻白眼:“你就嘴硬吧,我看你是想在山里躺到退休。”

谢安也不反驳,拉着王羲之坐下:“来,下棋下棋,输了的今晚请喝酒。”

其实谢安不是真的“躺平摆烂”,他在东山的日子里,没少“偷偷蓄力”:每天读史书,研究历代治国的办法;跟朋友聊天时,有意无意打听朝堂动向和地方情况;甚至跟农民聊天,了解江南的收成和老百姓的需求。他就像现在的“自由职业者”,表面上不上班,其实一直在偷偷提升自己,等着“大厂挖人”的那天。

可谁也没想到,“挖人”的机会没等来,“家族危机”倒先来了——公元359年,谢安的哥哥谢奕去世,弟弟谢万接替哥哥当豫州刺史。谢万是个“文艺青年”,只会写诗画画,根本不会打仗。没过两年,谢万带兵北伐,结果因为指挥失误,军队大败,自己也被朝廷革职。

这下陈郡谢氏可慌了——家里能当官的男人,要么去世要么被革职,再没人撑起家族,谢氏就要从“顶级豪门”跌成“普通土豪”了。家族里的长辈们急得团团转,找到谢安,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安啊,现在只有你能救谢家了!你赶紧出山当官,不然咱们谢家就完了!”

谢安看着家里人着急的样子,知道自己“躺平”的日子到头了。他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棋子:“行吧,我去当官。不过先说好了,我要是当不好,你们可别骂我。”

就这样,41岁的谢安,结束了十几年的“东山隐居”生活,正式出山当官——这就是成语“东山再起”的由来。只不过当时没人知道,这个“躺平多年”的隐士,以后会成为拯救东晋的“超级大佬”。

第二章 被迫营业!从“空降小官”到“朝堂顶流”的逆袭

谢安出山时,东晋的朝堂正乱得像“菜市场”:皇帝司马聃(dān)才10岁,由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权臣桓温手握兵权,野心勃勃,想把司马家的皇位抢过来;其他士族要么依附桓温,要么互相拆台,没人真正关心国家大事。

谢安刚当官时,没敢直接去中央,而是选了个“基层岗位”——先在征西大将军桓温手下当“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参谋”)。有人问他:“你好歹是谢氏子弟,怎么甘心去给桓温当手下?”

谢安笑着说:“基层岗位好啊,能多学东西,还不用卷入朝堂斗争——就像刚进公司先从实习生做起,熟悉业务了再升职,稳!”

可桓温对谢安却很“重视”——不是因为欣赏他,而是想拉拢他。桓温知道谢安有本事,又出身豪门,要是能让谢安跟着自己干,以后篡夺皇位就更有把握了。

有次桓温请谢安吃饭,故意在客厅里安排了很多带刀侍卫,想吓唬谢安,让他服软。谢安一进客厅,就看到侍卫们凶巴巴地站在两边,手里的刀亮闪闪的。换做别人,早就吓得腿软了,可谢安却跟没事人一样,笑着对桓温说:“将军,您这客厅布置得真特别,侍卫们个个精神,就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要办‘鸿门宴’呢!”

桓温被他说得有点尴尬,赶紧让侍卫退下:“谢司马说笑了,我就是怕有人打扰咱们吃饭,才安排侍卫的。”

吃饭时,桓温又试探谢安:“现在皇帝还小,朝廷大事都由太后做主,可太后毕竟是女人,很多事办不好。我觉得,应该有个有能力的人出来主持大局,谢司马觉得呢?”

谢安知道桓温想当“主持大局的人”,就故意装糊涂:“将军说得对,不过谁有能力呢?我觉得将军您就很有能力——您镇守荆州这么多年,把地方治理得很好,要是您能多帮太后分担点朝廷的事,那就更好了。”

这话既捧了桓温,又没答应跟他一起干,把桓温噎得没话说。吃完饭,桓温对手下说:“谢安这小子,看着温文尔雅,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以后肯定是我的对手。”

谢安在桓温手下待了没多久,就找了个借口“跳槽”——去当吴兴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他在吴兴任上,没搞什么“大动作”,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减轻老百姓的赋税,让大家能好好种地;二是整顿吏治,把贪污的小官都给撤了。

当地老百姓本来以为谢安是“豪门公子”,只会摆架子,没想到他这么实在。有次谢安下乡考察,看到一个老农在地里哭,问了才知道,老农的粮食被小吏抢走了,家里快没饭吃了。谢安立刻让人把那个小吏抓来,当着老农的面打了二十大板,还把粮食还给了老农。

老农感动得跪下磕头,谢安赶紧把他扶起来:“大爷您别跪,这是我该做的。以后谁再欺负您,您就直接来找我,我帮您做主。”

这事传开后,吴兴的老百姓都很喜欢谢安,说:“没想到谢太守这么好,比以前的官强多了!”

谢安在吴兴干了几年,政绩越来越好,朝廷就把他调回中央,任侍中(相当于皇帝的顾问),后来又升为吏部尚书(负责官员选拔的官,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部长”)。

这时候的谢安,已经从“空降小官”变成了“朝堂新星”,可他还是保持着“佛系”风格——别人争着抢着提拔自己人,谢安选拔官员只看本事,不管出身;别人跟桓温斗得你死我活,谢安却能跟桓温“和平相处”,既不依附也不对抗。

有次,桓温想提拔自己的亲信当吏部侍郎,找谢安商量。谢安拿着官员名单,笑着说:“将军,您这位亲信我知道,人很聪明,但是太急躁,不适合当吏部侍郎——要是让他负责选拔官员,肯定会任人唯亲,到时候老百姓该骂咱们了。不如让他去当地方官,多历练几年,以后再调回中央也不迟。”

桓温虽然不高兴,但也知道谢安说得对,只好放弃了。事后,有人问谢安:“你就不怕桓温报复你吗?”

谢安说:“怕什么?我是为了朝廷好,又不是为了自己。桓温虽然有野心,但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要我占着理,他就不能把我怎么样。”

就这样,谢安在朝堂上一步步站稳脚跟,越来越多人认可他的能力。就连太后褚蒜子都说:“谢安是个忠臣,又有本事,以后朝廷的事,就多靠他了。”

第三章 淝水之战:别人打战慌成狗,他下棋赌别墅还赢了

公元383年,东晋迎来了“生死存亡之战”——前秦皇帝苻坚带着80万大军(号称百万),向南进攻东晋,想一统天下。消息传到南京,朝堂上立刻乱成了“一锅粥”:

- 有人说:“苻坚人多势众,咱们肯定打不过,不如投降吧,还能保住小命。”

- 有人说:“不行,投降了就成亡国奴了,咱们得跟他拼了!”

- 还有人更实在,偷偷收拾行李,准备跑路:“不管输赢,先跑了再说,免得被抓去当俘虏。”

当时的皇帝司马曜(yào)才23岁,吓得晚上睡不着觉,天天找谢安(此时已任宰相)商量:“谢宰相,苻坚80万大军来了,咱们只有8万军队,这可怎么办啊?要是打输了,我这皇位就没了!”

谢安正在喝茶,闻言放下茶杯,笑着说:“陛下别急,苻坚的军队虽然多,但都是从各个部落凑来的,人心不齐,而且他们不熟悉江南的地形,咱们只要指挥得当,肯定能打赢。”

司马曜还是慌:“可是咱们人太少了,8万打80万,这跟以卵击石似的!”

谢安说:“陛下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让我侄子谢玄当先锋,带着北府兵(东晋最能打的军队)去前线;我弟弟谢石当大都督,负责统筹全局;还有桓温的弟弟桓冲,带着荆州的军队牵制秦军的侧翼。咱们分工明确,肯定能赢。”

虽然谢安说得胸有成竹,但朝堂上的人还是不信——毕竟兵力差距太大了。有个老臣拉着谢安的手说:“谢宰相,你可别吹牛啊,这可是关系到东晋存亡的大事,要是输了,咱们都得死!”

谢安拍了拍老臣的手:“放心,我什么时候吹过牛?要不这样,咱们现在就下棋,赌我家的那栋别墅——要是咱们打赢了,这别墅就归你;要是输了,我再赔你一栋更好的。”

老臣愣了:“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下棋赌别墅?”

谢安笑着说:“下棋能让人冷静,越紧张越要冷静——你要是不敢赌,就是不信我能打赢。”

老臣被他激得没办法,只好坐下跟他下棋。结果谢安下棋时心不在焉,老臣还以为他是因为打仗的事紧张,没想到最后谢安还赢了。老臣叹了口气:“谢宰相,你可真淡定,我服了。”

其实谢安心里也没底——8万打80万,换谁都会紧张。但他知道,自己是宰相,要是连他都慌了,整个朝廷就垮了。所以他只能“装淡定”,用下棋、喝酒来掩饰自己的紧张,给大家信心。

前线的谢玄也很紧张,出发前特意来找谢安,问他有没有什么“破敌妙计”。谢安拍着他的肩膀说:“放心去打,我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你到了前线就知道了。”

谢玄还想再问,谢安却拉着他去爬山,一路上只聊风景,不聊打仗。谢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也没办法,只好带着北府兵去前线了。

到了淝水岸边,晋军和秦军对峙——秦军在北岸,晋军在南岸。苻坚站在城楼上,看着晋军的阵营整齐,心里有点慌,又看到远处的八公山上,风吹草动,还以为都是晋军,忍不住说:“这晋军怎么这么多?看来我之前小看他们了。”(这就是“草木皆兵”的由来)

谢玄知道秦军兵力多,不能硬拼,就想了个“诱敌之计”——派人给苻坚送信,说:“将军,你带着这么多军队来,却躲在北岸不敢打,是不是怕了我们?要不这样,你让秦军往后退一点,给我们腾出地方过河,咱们面对面打一场,谁输谁赢,痛痛快快的。”

苻坚觉得这是个机会——等晋军过河过到一半时,再派兵出击,肯定能打赢。于是他答应了谢玄的要求,下令让秦军后退。

可秦军都是临时凑来的,指挥混乱,一后退就乱了——后面的人不知道前面为什么退,还以为是打输了,纷纷往后跑。这时候,谢玄带着北府兵趁机过河,发起进攻,还让人在秦军后面喊:“秦军输了!秦军输了!”

秦军更慌了,跑得更快,互相踩踏,死伤无数。苻坚在混乱中中了箭,只好带着残兵往北方跑。跑的时候,听到风吹过的声音和鹤叫的声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了,吓得拼命跑(这就是“风声鹤唳”的由来)。

淝水之战,东晋以8万兵力打败了前秦80万大军,成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消息传到南京时,谢安正在跟朋友下棋。仆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大人,前线传来消息,咱们打赢了!秦军大败,苻坚跑了!”

谢安手里拿着棋子,很淡定地说:“哦,知道了,小儿辈大破贼(意思是‘孩子们把敌人打败了’)。”说完,继续下棋,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朋友都看傻了:“谢宰相,咱们打赢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你怎么一点都不激动?”

谢安笑了笑,没说话。等朋友走了之后,谢安回到房间,走路都飘了,不小心把木屐的齿都碰断了,还嘴硬说:“这木屐质量太差了,怎么一碰就断了。”(其实他心里早就激动坏了,只是不好意思表现出来)

第四章 功高不震主的秘诀:会放权、爱潇洒,活成“退休模范”

淝水之战后,谢安成了东晋的“救国英雄”——皇帝司马曜封他为太保(正一品官,相当于“荣誉宰相”),还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和土地;老百姓都把他当成“守护神”,走到哪里都有人跟在后面欢呼;就连以前跟他作对的官员,也都对他服服帖帖的。

按说这时候的谢安,权力已经达到了顶峰,要是换做别人,早就开始“膨胀”了——要么打压异己,要么把持朝政,甚至想篡夺皇位。可谢安偏不,他反而开始“放权”。

他主动向司马曜申请,把自己的部分权力分给年轻的官员,说:“陛下,现在东晋安稳了,该让年轻人多历练历练了。我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以后朝廷的小事,就让他们去办,我只帮陛下处理大事就行。”

司马曜本来还担心谢安功高震主,听到他这么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笑着说:“谢宰相真是忠臣,还想着培养年轻人,朕佩服。”

谢安不仅放权,还把朝廷赏给他的金银财宝和土地,大部分都分给了手下的士兵和家里有困难的亲戚。有人问他:“你好不容易立下大功,怎么不留给自己的儿子?”

谢安说:“我儿子有手有脚,以后能自己挣钱;士兵们在前线拼命,才换来这场胜利,他们更该得到赏赐;亲戚们有困难,我这个当长辈的,帮衬一下是应该的。”

他的儿子谢琰(yǎn)有点不高兴:“爹,你把东西都分出去了,咱们家以后怎么办?”

谢安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傻孩子,咱们家是士族,只要朝廷在,咱们就不会饿着。再说了,钱再多,也不如名声好——你看现在老百姓都夸咱们家,这比金银财宝值钱多了。”

谢安晚年的生活,又回到了“潇洒模式”——不怎么管朝政,天天跟朋友下棋、喝酒、游山玩水,偶尔还教子侄们读书写字。

有次,他带着子侄们去兰亭(就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地方)游玩,看到这里山清水秀,忍不住说:“当年我在东山隐居的时候,也经常来这种地方玩,现在老了,还是觉得这样的日子最舒服。”

他的侄子谢灵运(后来的“山水诗鼻祖”,当时还是个小孩)问:“叔叔,你当年在东山躺平,后来又出山打胜仗,现在又回来潇洒,你觉得人生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谢安想了想,笑着说:“人生最开心的事,就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活——想躺平的时候就躺平,想做事的时候就做事,做完事还能回来潇洒,不用被权力和钱困住。”

谢灵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后来他长大后,也像谢安一样,喜欢游山玩水,写了很多山水诗,成了着名的诗人。

谢安晚年还有个“爱好”——跟人下棋赌东西,而且还特别“小气”,输了还会耍赖。有次他跟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下棋,赌的是一幅书法作品。谢安下到最后,眼看要输了,就故意把棋子弄乱,说:“哎呀,风太大了,把棋子吹乱了,咱们重新下吧。”

王献之笑着说:“叔叔,你这是耍赖!风根本不大,是你怕输了。”

谢安脸一红,说:“什么耍赖,我这是‘兵不厌诈’——下棋嘛,开心最重要,输赢不重要。”

王献之没办法,只好陪他重新下,结果谢安还是输了。谢安不愿意把书法作品给王献之,就说:“这幅作品是我朋友送的,我舍不得给你,下次我给你写一幅更好的,行不行?”

王献之知道谢安的脾气,只好答应了。

虽然谢安晚年“不管事”,但朝廷里的人还是很尊敬他——遇到大事,都会主动来找他商量;要是有官员吵架,只要谢安出面调解,很快就能和好。大家都说:“谢宰相就像东晋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咱们就放心。”

第五章 风流宰相的遗产:不止打胜仗,还教出了半个东晋文化圈

公元385年,谢安在南京去世,享年66岁。他去世后,东晋的皇帝司马曜哭得很伤心,说:“谢宰相走了,我就像少了一位老师,以后朝廷的事,再也没人能帮我拿主意了。”

老百姓也很伤心,很多人自发地在路边摆上酒和水果,纪念谢安。有个老农说:“要是没有谢宰相,咱们早就成了前秦的俘虏,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谢宰相是个好人啊!”

谢安这一生,不仅拯救了东晋,还留下了很多“遗产”——既有政治上的,也有文化上的。

在政治上,谢安开创了“士族共治”的模式——他不搞“一家独大”,而是联合其他士族,共同治理国家。比如他跟桓温的弟弟桓冲合作,让桓冲镇守荆州,自己在中央辅政,两人互相配合,避免了士族之间的斗争。这种模式让东晋在他去世后,又安稳地存在了几十年。

在军事上,谢安打造了“北府兵”——这支军队是由北方逃难来的流民组成的,战斗力很强。淝水之战中,北府兵立下了大功,后来还成了东晋的“主力军队”,多次打败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在文化上,谢安更是“东晋文化圈的顶流”——他不仅自己有文化,还教出了很多有才华的子侄,比如:

- 侄子谢灵运:山水诗的创始人,被称为“山水诗鼻祖”,他的诗影响了后来的李白、杜甫等诗人。

- 侄子谢惠连:南朝着名的文学家,擅长写赋和诗,跟谢灵运并称“大小谢”。

- 儿子谢琰:不仅会打仗,还擅长书法,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很有名。

谢安还经常组织“文化沙龙”,邀请王羲之、王献之、支道林等文化名人来家里聊天、写诗、画画。有次,他们在谢安家里聚会,王羲之写了一幅书法作品,谢安在旁边题字,王献之负责盖章,最后这幅作品成了东晋的“国宝”。

有人说,谢安是“东晋最风流的宰相”——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虽然他确实长得帅),而是因为他既有能力拯救国家,又有情趣享受生活;既懂政治军事,又懂文化艺术;既能在朝堂上运筹帷幄,又能在山里喝酒下棋。

要是用现在的话来评价谢安,大概就是:

- 职场上:他是“逆袭天花板”——从“躺平隐士”到“救国宰相”,一步步靠实力说话,还能做到“功高不震主”,全身而退。

- 生活上:他是“潇洒代言人”——不被权力和钱困住,想躺平就躺平,想做事就做事,做完事还能回来享受生活。

- 教育上:他是“模范家长”——教出的子侄个个有才华,成了东晋文化圈的“半壁江山”。

谢安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也有缺点——比如他有时候会“装淡定”,有点“戏精”;比如他对家族的人有些偏袒,让谢玄、谢石等亲戚担任重要职位。但这些缺点,反而让他更真实,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完美的神”。

最后,用谢安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来总结他的一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自在’——不管是当官还是隐居,不管是打战还是下棋,只要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就是最好的人生。”

而谢安,无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就是他最让人羡慕的地方。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