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对林枫的初步核实,在一种异乎寻常的高效和静默中完成了。调查组带着一份沉甸甸的、结论清晰的报告,返回了省城,直接向省委常委会汇报。
常委会会议室里,气氛比上一次更加凝重。
纪委常务副书记的声音平稳而清晰:
“经过严格、审慎的初步核实,现就涉及林枫同志的相关问题线索,向常委会汇报如下:”
“第一,关于清溪河污染事件……核查证实,北阳市委、市政府反应迅速,林枫同志决策果断……所谓‘瞒报’指控,与事实完全不符。”
“第二,关于林枫同志在清江市工作期间……未发现任何违规干预、利益输送行为……该举报内容失实。”
汇报到这里,会议室里已经响起了一阵轻微的、如释重负的叹息声。
但纪委常务副书记的话还没完,他的语气变得更加深沉,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在核实过程中,调查组还特别注意了林枫同志的个人作风与廉洁自律情况。根据其本人申报、家庭财产核查、工作及消费记录查询,以及与身边工作人员、服务对象的广泛谈话,我们发现:”
“林枫同志担任北阳市委书记期间,一直居住在市委安排的宿舍内,面积及装修标准符合规定,未发现超标准待遇。其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夫妻双方工资,名下除一套位于清江市的房改房外,无其他商品房等投资性房产。个人银行账户流水清晰,未发现与其职务影响相悖的大额资金往来。”
“关于办公及个人消费,”他翻动了一下面前的报告,“调查组仔细核查了其任职期间的全部报销凭证。其公务接待费用显着低于定额标准,且绝大多数为必要的工作餐叙,未发现高档消费记录。其办公室内确有一定数量的茶叶等物品,经与工作人员核实并比对入库记录,部分为办公室统一采购的普通办公用茶,部分为接待剩余,未发现其个人收受贵重礼品特别是涉及利益输送的高档茶品的情况。有工作人员反映,林枫同志曾多次提醒,‘接待是工作需要,但必须节俭,不能铺张,更不能借机收受好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组组长的语气带着一种基于事实的尊重,“我们调阅了近三年的工作日程和考勤记录。记录显示,林枫同志的工作强度极大,日均工作时间远超八小时,节假日多数在调研、开会或处理紧急公务中度过。其司机和秘书证实,林枫同志因工作误餐是常态,常常是食堂简单的盒饭,或是在调研途中与基层干部、群众一同吃工作餐。其个人生活极其规律,几乎全部被工作占据,无任何奢侈消费或不良嗜好。”
纪委常务副书记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省委书记韩志山脸上,声音不高,却重若千钧:
“综合以上情况,调查组认为:针对林枫同志的举报线索均不属实。林枫同志在清江市、北阳市工作期间,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其个人及家庭财务状况清晰合规,工作作风扎实深入,联系群众紧密……是一位经得起检验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结论,清白如山!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这个结果,在详细到近乎严苛的核查下,显得尤为坚实。它描绘出的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一个坚守底线、勤勉务实、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的领导干部形象。他的“清”,在于大的方面经得起考验,在于不追求享乐、不贪图私利,在于将公事与私德严格区分。
省长周明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事实清楚,结论明确!这充分说明,林枫同志是清廉务实、敢于担当的。我建议,立即恢复林枫同志的一切职务,并消除不实举报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一次,没有人再提出异议。赵伯涛面色紧绷,一言不发。
省委书记韩志山缓缓站起身,表情严肃而肯定:“核查结论清晰、有力!这既是对林枫同志个人的负责,也是对江东省干部队伍的正名!现在我宣布:立即解除对林枫同志的停职措施,恢复其江东省委常委、北阳市委书记职务!”
他看向组织部长:“要以适当方式,将核实结论向林枫同志本人反馈。对于北阳的干部群众,也要做好说明,尽快稳定局面,凝聚人心。”
会议结束后,消息迅速传开。
当林枫接到省委组织部长亲自打来的电话,听到“经核实,所有举报均不属实,省委决定立即恢复您一切职务”时,他握着电话,沉默了片刻。这些日子承受的压力和委屈,在这一刻化作了更重的责任。他最终平静地说:“感谢组织的信任,我会继续恪尽职守。”
而在北阳,“林书记被证明是清白的,官复原职”的消息如同春风,瞬间传遍了全城。市委大院前,那些自发聚集的群众爆发出由衷的欢呼和掌声。赵卫国用力拍着轮椅扶手,王秀兰老太太不停地抹着喜悦的眼泪。
“我就知道!林书记是好人!”
“清白就好,清白就好啊!”
民心,在这一刻得到了最温暖的回应。林枫的清白,不是毫无瑕疵的神话,而是经得起放大镜检验的坦荡与坚守。这份在现实中淬炼出的清白,比任何完美的传说都更具力量,它让阴谋不攻自破,也让北阳的天空,重新变得清澈明亮。北阳这列转型的火车,在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颠簸后,车头回归正位,必将以更稳健的姿态,驶向未来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