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楼最大的会议室,庄严肃穆。“绿色发展与风险应对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此召开。与会的不仅是领导小组原有成员,更包括了全省所有地市的主要党政负责同志,以及核心厅局、重点国企和科研院所的一把手。济济一堂,堪称江东决策层的精华尽在于此。
会议由陈启明亲自主持。他没有过多寒暄,开场便定下了凝重而昂扬的基调。
“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压实责任!”陈启明声音洪亮,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们江东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节点上!前阶段,我们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
他没有提及西山细节,但“中央领导充分肯定”几个字,已足以让在座不少消息灵通者心领神会,神色肃然。
“但是,”陈启明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加重,“肯定和信任,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我们江东,已经成为了某些势力、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不会甘心失败,必然会用更隐蔽、更刁钻的手段,来阻挠我们,破坏我们!”
他详细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点出了舆论争夺、网络渗透、内部风险等潜在威胁,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绝不能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麻痹大意。
“省委决定,”陈启明宣布,“将‘绿色发展与风险应对领导小组’的职能进行强化和拓展,升格为‘江东省深化改革与安全发展领导小组’,由我和林枫同志担任双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增设‘网络安全与风险防控’专项工作组,由张彪同志兼任组长,统筹应对各类非传统安全威胁!”
这一决定,等同于将应对潜在攻击和内部风险,提到了与发展改革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赋予了张彪更大的职权和资源调配能力。会场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随即化为坚定的支持。
陈启明讲完,将主导权交给了林枫。
林枫走到台前,他没有拿讲稿,目光沉静而有力。“启明书记已经把形势和任务讲得很透彻了。我这里,主要讲具体怎么干。”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
他首先系统阐述了返回江东后确定的四大重点任务——要素平台与区域联盟提速扩容、前沿技术快速转化攻坚、深水区改革试点突破、以及全面风险防控体系构建。每一项任务,他都分解成了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清单。
“要素平台方面,”林枫看向赵建国和王健,“一个月内,必须完成与周边三省新达成的合作对接,实现平台数据互联互通。三个月内,要拿出‘中部要素协同发展联盟’的正式章程和运行机制,报中央有关部门备案。我们要的,不是松散的论坛,而是能产生实实在在协同效应的利益共同体!”
“技术转化方面,”他的目光转向王健和省科技厅厅长,“李悦团队的成果,是国之重器,也是我们江东的核心竞争力。我要求,两个月内,必须完成至少两项核心技术的工程样机开发和内部测试,确保达到甚至超过军方和国家级用户的要求。所有配套保障,必须无条件优先满足!谁在这个环节拖后腿,就是江东的罪人!”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让相关责任人感到巨大的压力,也激发了强烈的使命感。
“改革试点方面,”林枫看向杨建业和专班代表,“我给你们的期限是,四十天内,拿出跨区域税收分享和数据资产计价的完整试点方案,不仅要理论上可行,更要模拟推演,确保在实践中能落地、能见效、能服众!这是硬骨头,但也是我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最后,他看向张彪和各地市一把手,“风险防控,是底线,是保障!张彪同志负责构筑全省的‘数字护城河’和内部安全网。而各位地方大员,你们要守土有责!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确保本地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影响全局的安全事故,不给任何别有用心之徒以可乘之机!同时,要主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林枫的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强硬。没有空话套话,全是实打实的要求和硬邦邦的指标。会场内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沉重的呼吸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扑面而来的紧迫感和磅礴力量。
“同志们,”林枫最后沉声说道,“‘中流击楫’,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江东,已经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退,没有出路;犹豫,就会错失良机!唯有勇往直前,锐意改革,才能不负中央重托,不负人民期望,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他的话音落下,会场沉寂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认同,是决心,更是对林枫这位实际操盘手的信任与追随。
会议结束后,整个江东省的行政机器,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高压气流,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力度运转起来。
赵建国和王健立刻率领团队,奔赴周边省份,展开了密集的磋商和谈判。要素平台的技术团队连夜进行系统升级和扩容,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数据流。
李悦实验室所在的园区,灯火通明,彻夜不眠。军地联合攻关小组与李悦团队的技术骨干们,围绕着几个关键参数和工艺难题,进行着反复的论证和实验。各种稀缺物资和设备,通过专线源源不断地运入。
杨建业领导的改革专班,更是进入了全封闭的“冲刺”状态,办公室的灯光几乎从未熄灭过,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咖啡味和紧张的思考氛围。
张彪则迅速整合了公安、网信、国安以及新调配的技术力量,开始构建覆盖全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核心人员的立体化、智能化安全防护体系,一道道无形的防线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中悄然建立。
而各地市的书记市长们返回后,也立刻召开了相应的动员部署会,将省里的压力和任务层层传导下去。一时间,从省城到地方,从机关到企业,一种“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奋斗氛围弥漫开来。
林枫的办公室,成了这场宏大攻坚战的神经中枢。每天,他需要听取各条战线的进展汇报,协调解决遇到的难题,审阅重要的方案文件,还要应对来自京城各部委的电话问询和沟通。工作量巨大,但他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冷静和清晰的思路。
陈启明则坐镇省委,负责把握大方向,协调重大关系,为林枫的改革冲锋提供最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后盾。两人一前一后,一主内一主外,配合得天衣无缝。
然而,就在江东上下憋足了一口气、奋力向前冲刺的时候,一股更隐蔽、更阴险的暗流,正悄然涌动。这暗流,并非来自遥远的京城叶家,而是潜伏在江东自身肌体深处,一个被所有人暂时忽略的角落。它如同蛰伏的毒蛇,等待着最佳时机,发出致命一击。
江东的改革巨轮,正劈波斩浪,但前方的水域,似乎比想象中更加深邃和危险。林枫站在办公室的巨幅电子屏幕前,看着上面实时跳动的各项数据指标,眼神锐利如鹰。他能感觉到,那潜藏在风平浪静之下的真正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