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下的青溪村,藏着个神秘的青石潭。村里人都说,每逢月圆之夜,潭底会泛起幽幽蓝光,还有若有若无的歌声传来。可谁也没敢在夜里靠近,毕竟老辈人传下的规矩,月亮最圆的时候,潭水沾不得。
春生不信这些。他爹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青石潭底埋着能救命的宝贝,那是当年爷爷在潭边救了个落水女子,人家报恩留下的。春生记得清楚,那年他娘咳血咳得厉害,爹冒雨去潭边寻宝贝,却再也没能回来。
十八岁那年中秋,春生揣着家里仅剩的半块饼,趁着夜色摸向青石潭。月光把山路照得发白,虫鸣声在身后渐渐淡去,唯有潭水拍打石壁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到了潭边,春生愣住了——水面上漂浮着点点银蓝,像撒了满潭的碎星,夜风裹着股清甜的花香,直往鼻子里钻。
正要弯腰细看,潭水突然翻涌起来,一个白衣女子破水而出。她长发垂落水面,发间缀着晶莹的水珠,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月亮。春生吓得后退几步,却听女子轻笑:“小郎君莫怕,我等你好久了。”
原来她是守护潭中宝物的水灵,五十年前被春生的爷爷所救,约定要将宝物赠给救命恩人的后代。白衣女子手腕轻转,潭水凝成一道光柱,从中升起个檀木匣子。“这里面是能治百病的玉髓,只是......”她话音一顿,“取用玉髓需以心头血为引,稍有不慎,施法者就会魂飞魄散。”
春生没多想,咬破指尖按在匣子上。鲜血渗入木纹的瞬间,匣子自动打开,里面躺着块温润的白玉,泛着柔和的光。女子突然抓住他的手:“且慢!你可知这玉髓取出后,我便要消散了。”春生这才注意到,女子的身影正在变得透明。
“前辈救命之恩,春生无以为报。”春生握紧白玉,“若能救我娘,春生愿意一试。”女子叹息一声,化作点点蓝光融入玉髓,只留下最后一句话:“月圆之夜,以玉髓浸水,给病人服下,切记不可贪心。”
回到家时,天刚蒙蒙亮。春生照着嘱咐,将玉髓泡在清水中,看着娘亲喝下那碗泛着微光的水。奇迹发生了,咳嗽声渐渐平息,娘亲苍白的脸上有了血色。村里人听说后,纷纷求春生帮忙。
可玉髓的力量有限,每用一次就黯淡几分。春生白天给人看病,夜里守着玉髓发愁。半月后的雨夜,村里最凶的王财主带着家丁闯进来,非要抢走玉髓。春生死死护着匣子,和家丁扭打在一起。混乱中,玉髓掉在地上,被王财主踩得粉碎。
刹那间,整座村子电闪雷鸣,青石潭的水暴涨而出,将王财主等人卷走。春生跪在满地碎玉前,突然听见那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莫要难过,玉髓本就是天地灵气所化,强求不得。”抬头望去,白衣女子的虚影在雨中浮现,“你心怀善意,这比任何宝物都珍贵。”
自那以后,青石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春生跟着村里的郎中学习医术,用普通草药给乡亲们治病。偶尔路过潭边,他还能看见月光下闪烁的蓝星,恍惚间,仿佛又听见那空灵的歌声,在山间久久回荡。
村里人都说,春生虽没了神奇的玉髓,却比从前更受敬重。因为大家明白,真正能救命的,从来不是什么宝物,而是一颗真诚救人的心。每当月圆之夜,还有人说看见春生坐在潭边,对着水面说话,就像在和老朋友聊天。而那潭水,也总会泛起温柔的涟漪,回应着他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