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的周六,小九和小三再次出现在了总装备部大院。这次阵仗有点大,他们居然借了一辆军区的绿色大卡车,车斗里装着鼓鼓囊囊的麻袋和筐子,一看就知道东西不少。
车子在大门口停下,小九利落地从副驾驶跳下来,正好看到今天在值班室站岗的又是熟人——小鸽子和小林。
小九眼睛一亮,笑嘻嘻地凑过去,熟稔地打着招呼:“哎呦!怎么每次过来都能碰上你俩值班?咱们这缘分,真是杠杠的啊!”
小鸽子和小林见到他们,也立刻笑了起来。小林接口道:“九哥哥,璟哥哥,你们这是……又把哪个仓库给搬来了?” 他们看着那大卡车,眼里满是好奇。
小九小手一挥,豪气干云:“一会儿你们换岗了,别乱跑,直接来家里吃菜饼子!管饱!我这次准备了好多面呢!”
他接着又抛出一个好消息,指着车斗里几个特别显眼的大筐:“看见没?我还特意给你们哨兵队的兄弟们拉了一筐桃子和一筐苹果!一会儿吃好菜饼子,一人一个,拿着当零嘴儿!”
小鸽子和小林一听,眼睛瞬间瞪圆了,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菜饼子管饱!还有水果发!这待遇,简直赶上过节了!
“真的啊九哥哥?!太谢谢你了!”小鸽子激动得差点没立正敬礼。
小林也连连道谢:“九哥哥你太够意思了!兄弟们肯定高兴坏了!”
“谢啥!都是自己人!”小九浑不在意地摆摆手,“行了,我们先去卸货,你俩乖乖站岗,一会儿记得来啊!”
说完,他和小三便爬上卡车,示意司机开进去。
小鸽子和小林看着卡车驶入院内,心里那叫一个热乎和期待。跟着九哥哥混,真是有肉吃有水果拿!他们已经能想象到换岗后,兄弟们听到这消息时那欢呼的场面了。这周六,因为小九的到来,整个哨兵队都仿佛提前进入了欢乐时间。
卡车“嘎吱”一声稳稳地停在了梅家的小院门口。车还没停稳,小九就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扯着清亮的嗓子,用带着点儿戏谑腔调的沪语朝着楼上喊:
“司乐女士——在哇啦?侬孙子帮侬带物事来哉!(司乐女士——在不在呀?你孙子给你带东西来啦!)”
这声地道的、带着亲昵调侃的沪语呼喊,像是一道快乐的指令,瞬间激活了整栋小楼。
只听楼上传来一阵急促却依旧不失优雅的脚步声,伴随着司乐外婆那同样用沪语回应、带着惊喜和宠溺的声音:
“在个呀!在个呀!来哉来哉!(在的在的!来了来了!)”
话音未落,司乐外婆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楼梯口,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快步往下走。
几乎是同时,一楼的书房门被打开,今天休息在家的梅云舅舅也闻声走了出来。他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意,但眼神里也有一丝对小九这“大阵仗”的好奇。他听到母亲的脚步声,便很自然地转身走向院门,口中应着:
“妈,您慢点,我去开门。”
他伸手打开了院门的插销,将两扇铁门完全推开,方便卡车倒进来。一眼就看到车斗里那堆得满满的麻袋和筐子,梅云舅舅的眉梢几不可查地挑了一下,笑着摇了摇头:“九儿啊,你这是……又把哪儿给扫荡了?”
小九已经从车上跳了下来,笑嘻嘻地先扑过去挽住外婆的胳膊,然后才对梅云舅舅说:“舅舅!快叫人来帮忙卸货!都是好吃的和用的!保证您和外婆喜欢!”
司乐外婆看着那满车的物资,又是心疼又是欢喜,轻轻点了点小九的额头:“侬个小囡(你这个小家伙),哪能嘎结棍(怎么这么厉害)!次次侪(每次都)大包小包……”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梅云舅舅招呼着家里的勤务员出来帮忙,小九则叽叽喳喳地跟外婆介绍着这次又带了什么好东西。这熟悉的、充满活力的“物资抵达”场面,再次在梅家小院温馨上演。
小九指挥若定,俨然一副小总管的样子。他见梅云舅舅也在,立刻抓住这个“壮劳力”,开始分派任务,语气清晰有条理:
“舅舅!你来得正好!天冷了,得赶紧把这些过冬的菜都归置好!”他指着车斗里那几个装得满满的大麻袋,“白菜、土豆、南瓜、萝卜、卷心菜,这些都搬到地窖里去!地窖里干燥,能放得住!”
接着,他又指向另一堆用网状袋子装着的、乌黑发亮的煤球:“那些煤球,搬到杂物房去,码整齐点,别受潮了!”
梅云舅舅看着外甥这井井有条的安排,眼里闪过一丝赞许,点头应道:“行,知道了。” 便招呼着勤务员开始动手搬运。
这时,小九凑到梅云舅舅身边,踮起脚尖,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悄悄说:
“舅舅,还有那几个筐,里面是苹果和橘子,也一起放到地窖里去!地窖里温度低点,能多存些时日。”
他顿了顿,又特别叮嘱道:“不过桃子不行,桃子娇气,放地窖里反而容易烂坏。桃子得先吃,就放厨房或者客厅显眼的地方,提醒外婆和你们赶紧消灭掉!”
这番安排,考虑得极其周到,不仅分清了哪些需要窖藏,连不同水果的储存特性都一清二楚。
梅云舅舅听着他这细心的悄悄话,心里又是好笑又是熨帖。他伸手揉了揉小九的头发,低声道:“鬼精鬼精的,知道了,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在梅云舅舅的指挥和勤务员的忙碌下,一袋袋冬菜、一筐筐耐储存的苹果橘子被稳妥地转移到了地窖里;乌黑的煤球也在杂物房垒成了整整齐齐的墙;而几筐粉嫩水灵的桃子,则被特意留在了外面,放在了厨房通风处,等待着被优先享用。
小九看着东西都安置得差不多了,这才拍拍手,心满意足地拉着外婆进屋,准备炫耀他带来的其他“宝贝”了。
小九看着地窖和杂物房都安排妥当,又把目光投向了车上剩下的那些麻袋和筐子。他小手一挥,继续发号施令,声音清脆响亮:
“还有这些——红薯、芋艿、花生、玉米、番茄、佛手瓜、洋葱、冬笋、茨菇、辣椒——统统搬进地窖里去!跟刚才那些菜放一起!”
勤务员们依言而动,将这些同样耐储存的根茎类蔬菜和调味菜也一一搬入地窖。司乐外婆看着地窖入口不断送入的各式各样的蔬菜,尤其是看到那水灵灵的冬笋和鲜红的番茄,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用沪语欢喜地说道:
“哎呀,开心来(真开心)!今年冬天唔么(没有)菜发愁了!小九侬想得真周到!”
小九听到外婆夸奖,得意地扬了扬小下巴,但还没完。他指挥着众人将车上最后一批,也是种类最繁杂的一批物资搬下来,指向一间干燥通风的库房:
“这些——面粉、大米、鸡蛋、鸭蛋、咸鸭蛋、皮蛋、红枣、莲心、红糖、白糖、芝麻、腐竹、木耳、香菇干、粉丝、蘑菇干——都放到库房里,码整齐喽!”
接着,他又指着那些散发着诱人咸香的肉类:“还有这些咸肉、咸鱼、咸鸭子、咸鸡,也放库房,挂起来通风!哦,还有这包虾米,小心点,别撒了!”
随着他一条条指令,库房的架子和小桌上很快被琳琅满目的物资填满。面粉大米堆成了小山;各色蛋类装在筐里,白的青的,圆滚滚的看着就喜人;干菜山珍分类摆放,散发着特有的香气;咸货腊味悬挂起来,油光锃亮;调味品更是齐全,从红糖白糖到芝麻虾米,应有尽有。
司乐外婆跟着走进库房,看着这满满登登、几乎能开个小杂货铺的储备,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嘴里不住地念叨:“好足嘞!好足嘞!(真充足啊!)今年过冬,心里踏实得不得了!”
小九站在库房门口,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拍了拍手上的灰,小脸上满是成就感。他这哪里是送东西,简直是把一个微型生鲜超市和粮油副食店直接给外婆搬家里来了!这份过冬的底气和温暖,被他用最实在的方式,稳稳地安放在了家人的身边。
小九看着地窖和库房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他又从车上拎下来一个不算太大、但看起来沉甸甸的竹筐,里面装的东西明显和刚才那些米面粮油不同。
他把竹筐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开始如数家珍地把里面的宝贝一样样往外拿:
包装精美的奶糖、五颜六色的水果糖、自家晒的颜色鲜亮的水果干、铁罐装的奶粉和豆浆粉、散发着醇香的咖啡罐、油纸包裹的桃酥和酥脆的饼干、还有看着就诱人的曲奇……最后,他还拿出了一包晶莹剔透的桃胶。
司乐外婆看着桌上这堆瞬间堆起来、散发着甜蜜气息的零食和饮品,眼睛都亮了,像是看到了宝藏的小孩。
小九拿起那包桃胶,又指了指桌上的奶粉和水果干,对外婆神秘地眨眨眼:
“外婆,这个桃胶,还有奶粉、水果干,您先放好。等会儿空下来,我教您做个好吃又养颜的好东西!”
司乐外婆一听,好奇心立刻被勾了起来。她知道这个小外孙点子多,手艺巧,他说是好东西,那肯定错不了。她连忙小心翼翼地把那包桃胶和其他几样材料收好,满脸期待地问:“真个啊?(真的啊?)啥个好物事(什么好东西)?难做伐(难做吗)?”
小九笑嘻嘻地卖关子:“不难做,一会儿您就知道了!保准您喜欢!”
这满满一筐的零食和那个关于“好东西”的承诺,就像饭后的甜点,为这次大规模的“物资输送”画上了一个甜蜜又充满期待的句号。司乐外婆看着小九那灵动的模样,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只觉得有这个外孙在,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连冬天都变得值得期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