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号大坝的订单如同一块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深潜者”基地内部激起了短暂的涟漪,随即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三个保险柜带走的不仅是厚重的钨钢外壳,还有顾临悄然植入其中的几个微型环境监测单元。这些单元并非用于定位或窃听——在阿萨拉严格的反电子设备措施下,那种程度的侵入无异于自曝——而是用于 passively 收集柜体所处环境的温湿度、震动频率等基础数据,如同投入深水的温度计,默默感知着那片区域的“水温”。
【监测单元01:环境震动特征分析:低频机械运转,疑似大型发电机组。】
【监测单元02:环境震动特征分析:人员密集活动,精密仪器运行。】
【监测单元03:环境状态:稳定,无显着特征。】
几条简短的报告在交易完成后陆续传回。数据冰冷而克制,顾临只是扫了一眼,确认信号接收正常,便将其归档。现在还不是深入分析的时候,让这些“传感器”默默工作,积累基础数据即可。他知道,耐心是狩猎高位目标时最重要的品质。
他的注意力很快回到了锈蚀小镇本身。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总会泛起波纹,“万用阁”干净利落地处理了“碎骨帮”的挑衅,并顺利完成一笔来自零号大坝神秘订单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则传闻经过多次转述,已然带上了几分传奇色彩,无形中为“幽灵编制”镀上了一层神秘而强大的光环。
效果立竿见影。
之前那些还在观望的势力,开始真正意义上地登门。继“回收佬”之后,“铁钩”和“废刃”这两个在锈蚀小镇盘踞多年、实力更为雄厚的中型帮派,也派来了代表。
“铁钩”的控制区包含了一个小型净水厂和几个尚能运作的温室农场,他们更需要能够固守阵地、进行中远距离精确打击的武器。而“废刃”则控制着几个复杂的立体废墟通道,热衷于巷战和近距离突击。
顾临接下了订单,并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对“铁钩”,他提供了一批加装了简易光学瞄具和两脚架,被命名为“守夜人”的精确步枪,强调稳定性和射程。对“废刃”,则是缩短了枪管、加装了前握把和大容量弹鼓的“啸叫者”冲锋枪,追求极致的近战泼洒火力。
他没有追求技术的极致超前,而是精准地把握了客户的需求和预算,利用标准化零件和灵枢优化过的生产线,高效地完成了订单。品质可靠、交货迅速、价格虽然偏高但物有所值——这三点逐渐成为了“万用阁”在特定客户群中的口碑。
帕克斯在前台应付得越来越熟练,他学会了察言观色,能从客户的只言片语中判断其真实需求和支付能力。麦晓雯则编织着一张更为细致的情报网络,不仅监控着潜在的威胁,也开始有意识地收集锈蚀小镇各势力之间的关系、资源流动等信息。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资源和影响力如同涓涓细流,持续汇入“深潜者”基地。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蜂医的定期报告准时送达顾临的终端:“对‘铁锈蠕虫’样本的持续观察显示,其金属外壳的晶格结构在微观层面呈现缓慢的适应性重组。虽然速度极其缓慢,但方向明确——它们在对曾遭受过的‘频率枷锁’能量冲击产生某种程度的‘抗性’。”
报告措辞严谨,但结论清晰:地底的威胁并非静态,它在学习,在进化。同一种压制手段,效果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递减。
顾临将这份报告的重要性标记为“高”,但没有立刻召集会议。他独自站在主控台前,目光在地底监控数据、地面订单列表以及远方零号大坝传回的微弱环境信号之间切换。
三条线并行不悖。
地底的威胁是悬顶之剑,逼迫他们必须更快地获取资源和科技,尤其是那些能够应对“活性金属”的特种装备与技术。地面的军火生意是血液,提供着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养分,同时也在编织着一张属于“幽灵编制”的关系网与情报网。而零号大坝那条线,则像是一扇尚未完全开启的门,门后可能藏着能让他们实现质变的关键。
“灵枢,”他下达指令,“基于现有‘万用阁’交易数据及麦晓雯情报网络信息,建立锈蚀小镇势力关系动态模型,分析未来潜在合作对象与冲突风险点。”
【指令已接受。数据采集中…模型构建中…】
处理完这些,顾临将目光投向“熔炉核心”工坊的全息监控影像。威龙正带着几名学徒,按照他提供的、经过灵枢优化的图纸,为下一批订单赶制着零部件。火花四溅中,一种粗粝而旺盛的生机在弥漫。
他不需要立刻对保险柜做什么,也不需要急于向地底再次发起挑战。当下最重要的事,是继续夯实基础,接触更多势力,让“幽灵编制”的根须在这片锈蚀之地扎得更深、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