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扇门,凌无双立刻将与司徒岸派来的侍卫队长共同勘查染坊、发现半张当票以及蓝衣人被灭口的情况,详细写成密报,通过特殊渠道火速送往贡院。
同时,她下令对京城所有名为“兴隆”的当铺进行初步排查。
很快,消息反馈回来。
京城内共有三家“兴隆当铺”,分别位于城东、城西和城南。
其中,城南的那家“兴隆当铺”,恰好就在旧城区边缘,距离染坊事发地点不算太远,而且其掌柜姓胡,平日里为人低调,但近几个月来,当铺的流水似乎比以往活跃了一些。
凌无双将目标锁定在了这家城南兴隆当铺。
她没有选择在白天公然前往,而是等到夜幕完全降临,街上行人渐稀之时。
这一次,她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带上了陈七和另外两名擅长潜行与开锁的得力捕快。
司徒岸在收到密报后,也加派了秦风带领一队好手,在当铺外围远处策应,既防止目标逃脱,也防备可能出现的突发危险。
子时前后,城南兴隆当铺早已熄灯闭户,黑漆漆的门面在夜色中如同沉默的巨兽。
凌无双几人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靠近。陈七负责在外围警戒,一名捕快熟练地用特制工具悄无声息地弄开了后门的锁具。
几人闪身入内,反手关上门。
当铺内部弥漫着一股陈年物品、灰尘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
借着窗外透入的微弱月光和手中蒙着黑布、光线极为集中的小灯,凌无双迅速打量内部环境。
前面是柜台和接待客人的区域,后面则是存放抵押物的库房和账房。
“重点搜查账房和库房,寻找暗格、密室,或者任何与科举、试题、名单相关的东西。”凌无双压低声音下令。
两名捕快立刻分头行动,动作轻捷而专业地开始搜查。
凌无双则径直走向账房。账房内陈设简单,一桌一椅,几个书架,上面堆满了账册。
她仔细检查了书架的每一格,敲击墙壁和地板,寻找空响。
时间一点点过去,库房和账房表面似乎都无可疑之处。
难道判断错了?
那半张当票并非指向这里?
或者,对方过于狡猾,早已转移或销毁了证据?
凌无双没有放弃,她的目光再次落回账房那张厚重的柏木书桌上。
桌面上除了文房四宝,还放着一个不起眼的、用来镇纸的黄铜貔貅。
她伸手去拿那貔貅,却发现貔貅的底座似乎与桌面粘连得异常牢固。
有蹊跷!
她示意一名捕快过来,两人仔细检查貔貅底座与桌面的连接处。
果然,发现了一圈极其细微的缝隙。
这貔貅似乎是一个机关按钮!
凌无双尝试着左右旋转貔貅,没有反应。
她又尝试向下按压,只听“咔”的一声轻响,书桌侧面一块看似完整的挡板竟悄无声息地向内滑开,露出了一个隐藏的暗格!
暗格不大,里面整齐地放着几封没有署名的信函,以及一本薄薄的、封面空白的册子。
凌无双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将信函和册子取出。
借着微弱的灯光,她快速翻阅。
那几封信函上的字迹并非一人所书,但内容却令人心惊!
其中一封信提到了“货物(指试题)已按计划散出,市面反应热烈,鱼儿纷纷上钩”,另一封则指示“名单已收到,按原计划于放榜前三日于老地方交接尾款”,还有一封则语气严厉地警告“近期风声紧,暂停一切明面接触,启用二号通道,若有闪失,严惩不贷!”
而那本薄册子上,记录的则是一些代号和金额,像是一本秘密账册。
代号五花八门,如“青松”、“墨竹”、“金蟾”等等,后面跟着数额不等的银两数目,显然是与购买试题者对应的记录!
这些书信和账册,虽然依旧没有直接点明幕后主使是谁,但却铁证如山地将这家兴隆当铺与科举试题流言、黑市交易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里就是他们传递信息、记录账目的一个重要窝点!
“凌姑娘,有发现!”这时,搜查库房的捕快也低呼一声。
他在一堆破旧衣物的最底层,发现了一个上了锁的小铁箱。
箱子不大,但异常沉重。
凌无双走过去,检查了一下那把铜锁,并非什么复杂机关。
她示意捕快打开。
锁开之后,掀开箱盖,里面竟是白花花的银锭和几锭黄澄澄的金子!
数额虽然不及那蓝衣人携带的银票,但也相当可观。
这很可能就是平日交易收取的散碎金银,暂时存放在此。
证据确凿!
凌无双立刻下令:“将所有书信、账册、金银原样封存带走!
将这里恢复原状,勿要留下明显痕迹。”
她要将这些作为铁证,呈交司徒岸和皇帝。
同时,她也要留下暗哨,监视这家当铺,看看是否还有人来接头。
然而,就在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证据打包,准备撤离之时,凌无双的目光无意中扫过那本账册的最后一页。
在记录代号的末尾,有一个极其不起眼的、用朱砂绘制的小小标记——那是一个水滴状的图案!
水滴!与那封空白信函上的标记一模一样!
凌无双的心猛地一跳!
这个“水滴”标记,再次出现了!
它代表着什么?
是某个核心人物的代号?
还是某个特定组织的符号?
她隐隐感觉,这个“水滴”,或许比这些书信和账册本身,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它可能指向的,是那个隐藏在层层迷雾之后,真正策划了这一切的——幕后黑手!
(第101章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