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啊扶苏胡亥眼中闪过讥讽,若换作是我,定会将所有兄弟赶尽杀绝!如此无论局势如何变化,都万无一失。”他鄙夷扶苏的优柔寡断若趁机除掉所有皇子,即便嬴政归来也只得传位于他;若嬴政未归,更能永绝后患。
王翦的介入暗示着嬴政的默许。
以这位老将的功勋地位,若非奉旨绝不会插手皇子之争。
胡亥敏锐地察觉其中玄机,这正是他深得帝心的原因。
不过扶苏倒台后,他仍需提防远在大隋梁州的赢零,对方或许已在暗中谋划。
赵高冷眼旁观胡亥的神色变化,挥手召来几名罗网刺客低声吩咐。
待众人退下,他才缓缓上前:赢零远在梁州不足为虑。
十八公子可记得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侍奉陛下左右,博取圣心方为上策。
赢零纵有手段,又岂知合不合陛下心意?
胡亥闻言,豁然开朗。
胡亥深知,唯有牢牢抓住嬴政的宠爱,才能在未来的权力之争中占据先机。
“赢零岂能轻易放过?这口气我无论如何都咽不下去”
“当然不会!”赵高阴测测地勾起嘴角,“他远在咸阳之外,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只要布下天罗地网,还怕他不落入我们手中?”
“好!此事全权交由老师处置!”胡亥露出满意的笑容。
罗网行事向来滴水不漏,由他们出手,必定十拿九稳。
与此同时,赢零并未在救下嬴政后多做停留。
天刚破晓,他便辞别嬴政,带着张良与吴明踏上了返回大隋梁州的路途。
嬴政的东巡因突发变故而中断,在李斯等人的建议下,他决定提前结束行程。
章邯率领大军护送,王离随行,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咸阳方向行进。
朝阳初升,咸阳城迎来了它的主人。
嬴政端坐在车驾内,望着下方恭敬行礼的群臣,神色冷峻如霜。
“阴阳家与昌平君勾结扶苏谋反,已被王翦拿下?”
尽管途中已听闻风声,但听完侍卫详细禀报后,嬴政的面色依旧阴沉似铁,眼中怒火翻涌。
“如今扶苏已被关入天牢陛下可要见他?”赵高小心翼翼地试探。
他深知此刻提及扶苏只会火上浇油。
赵高恰到好处地推波助澜,既不让嬴政察觉意图,又能确保扶苏受罚。
果然,嬴政沉默片刻,冷冷道:“让他在牢中好好思过。”
“遵命”赵高躬身应道。
另一边,大隋皇宫。
杨广收到消息时,嬴政已安然返回咸阳。
御案上摊开一份来自咸阳的密报。
“昌平君勾结扶苏谋反,刺杀嬴政”杨广指尖轻叩桌面,眸光幽深,“好一出连环计!”
他冷哼一声:“此计本该天衣无缝,将扶苏逼入绝境,进退维谷。
以刺杀为饵,让他自投罗网。
可朕不明白,如此周密的计划为何会功亏一篑?”
杨广眼中闪过一丝怨毒。
若扶苏成功夺位,以他的能耐,秦国必将陷入内乱。
届时大隋便可趁势夺回失地,甚至吞并秦国。
可恨昌平君如此无能!
“陛下,据臣所知,嬴政能脱险,全因赢零事先警示昌平君可能谋反。
不知赢零如何洞悉此事,竟能看破昌平君的布局!”
靠山王杨林神色凝重:“若消息属实,赢零的手段当真深不可测!”
“又是赢零!”杨广猛地拍案而起,眼中怒火喷涌,“该死的赢零,该死的嬴政!昌平君这个废物!如此良机竟白白葬送,朕定要亲手斩杀赢零以泄心头之恨!”
杨广将御案上的奏折一扫而空,状若癫狂。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靠山王杨林,在理清来龙去脉后,他对赢零诛杀昌平君一事毫不意外,反而认为理所当然。
唯一令他忧心的是赢零的真正用意究竟为何?
察觉到杨林神色有异,冷静下来的杨广疑惑道:“皇叔为何如此忧虑?”
虽然昌平君的失败令杨广失望,但杨林的神情却似大敌当前。
“陛下,昌平君之死恐怕另有隐情!以赢零的谋略,此事绝非表面这般简单。
他既设局诱杀昌平君,说明昌平君或许只是他棋局中的一枚弃子。”
杨广闻言,顿觉寒意袭上脊背:“皇叔的意思是”
秦国朝堂风云诡谲。
左相李斯与右相昌平君虽同辅嬴政,实则明争暗斗。”朝堂之争甚于边陲兵戈,此乃国力内耗之危。”杨林沉声说道。
见杨广若有所思,杨林又道:刺杀嬴政本非良策。
今昌平君伏诛,秦国必起腥风血雨。
届时
杨林目光灼灼望向龙椅上的君王。
杨广岂会不明其中玄机?帝王肃清朝野,必用亲信之臣。
此后秦国以嬴政、李斯为轴,若举国备战,其势难挡!
思及此,杨广掌心渗出冷汗。
虽非定局,却不得不防。
他强自镇定,决意忽略这潜在危机。
皇叔过虑了,何必长敌志气!当着文武百官,杨广断然否定。
杨林急道:陛下不该防患未然?
蛮夷小国,安能撼动大隋根基!杨广厉声喝道,似在说服自己:昌平君庸碌无能,死不足惜!皇叔所言纯属多虑。
朝堂党争正是亡国之兆!
杨林愕然,不敢相信这番话出自君王之口。
难道方才剖析都成了耳旁风?
秦国除去昌平君后,疆域必将再扩。
以秦人虎狼之性,面对大隋锦绣河山,怎会按捺野心?
更令杨林警觉的是,赢零仍盘踞大隋梁州。
其部众屡犯边境,毗邻大宋河东道。
若此为赢零谋划,其心可诛!
杨林欲再谏,杨广已拂袖起身:皇叔休再多言!赢零不过跳梁小丑,朕迟早要其加倍奉还!纵有诡计,我大隋铁骑岂容放肆!
龙袍翻卷间,杨广已转入后殿。
大明金銮殿内。
朱厚照执密奏立于疆域图前。
图中大唐土黄,大隋靛蓝,大秦墨黑
秦人野心,竟无止境?朱厚照凝视漆黑疆土喃喃道。
反复推演后,他恍然大悟:昌平君谋反传闻已久,嬴政偏选此时东巡,分明设局。
但究竟是谁的谋划?目的何在?整肃朝堂?抑或暗藏杀机?
许是朕多心了
朱厚照摇头,密奏在烛焰中化为灰烬。
大唐御花园中,李世民正与家眷赏花。
急报忽至,阅毕叹息:不想秦国骤生变故。”
父皇,可是秦国有变?
李丽质轻声探问。
听闻二字,她不禁想起那道身影。
李世民将密函递与爱女:自己看罢。”
霎时皇子皇女们如蜂拥至。
嬴政遇刺!
昌平君竟联合楚遗民、墨家、流沙及田光行刺!
赢零竟能在黑名单公布前就知晓此事?当真深不可测!
一位稚气未脱的公主眨着灵动的眼眸对李丽质说道,她深知姐姐最期盼的就是关于赢零的消息。
还有更令人震撼的!信中写道,秦军不仅击溃了楚军,还摧毁了墨家精心打造的机关巨兽,连项氏一族与流沙组织的高手都命丧黄泉!那些人真的全部伏诛了吗?一位神采飞扬的皇子手舞足蹈地讲述着,眼中迸发出激动的光芒,仿佛亲身经历了那场惊天大战。
待众人传阅完毕,李世民含笑问道:既然大家都看过了,今日不妨考考你们近期的功课。”
父皇想考校我们什么呢?李丽质轻声细语地问道。
听闻你们近来在研究各国政局,那便说说秦国储君之位最终会归属何人?
秦国迟迟未立太子,此事备受各国瞩目。
李世民借机发问,既因这封密信,也想试探子女们对时局的洞察力。
关于储君人选李承乾当先开口。
身为当朝太子,他对这个问题颇有见地:自古立储多以嫡长子继承为准则,但信中提及秦皇长子扶苏涉嫌谋反。
谋逆大罪能保全性命已属侥幸,太子之位自然与他无缘了。”
见李世民微微颔首,李承乾继续剖析:往下推演,最有可能的是十八世子胡亥。
虽年纪尚轻,却深得秦皇偏爱,确实有望。
不过儿臣以为,赢零才是最具竞争力的人选。”
说到关键处,李承乾特意瞥了眼李丽质。
只见她耳尖泛红,低垂螓首凝视绣鞋,流露出娇羞的女儿情态,令他忍俊不禁。
此番救驾之功非同小可。
先前赢零展现的才华已令秦皇刮目相看,如今又立下这等奇功,平定叛乱。
有如此文武双全又忠孝两全的皇子,秦皇很难不为之动心。”
李世民眯眼笑道:你们有何见解?
女儿也认为,这次秦国恐怕真要确立储君了。”李丽质声音细若蚊吟,却掩不住对赢零的维护之情。
看来你们确实用心钻研了。”李世民欣慰道,但立储关乎国运,嬴政岂会允许帝国毁在继任者手中?他必定会挑选最杰出的继承人,不论才能、武力还是治国手腕而经此一役,赢零已然完全符合这些条件。
在诸多皇子中,朕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他更适合。”
望着女儿绯红的脸颊,李世民笑容愈发慈祥:朕敢断言,大秦太子之位非赢零莫属!很快便会有确切消息传来。”
李丽质眸中星光闪烁,双颊泛起淡淡的红晕:女儿也这般认为!赢零处处出色,秦国其他皇子根本无法与他比肩。
太子之位,必定属于他!
还未过门就这般维护赢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