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迹者号”主控室内,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陈骏提出的“与监察者谈判”的想法,在团队成员听来无异于天方夜谭。与一个视他们为“低熵智慧集群”、遵循着冰冷宇宙法则的存在谈交易?这需要何等的胆识,又需要何等分量的筹码?
“我们有什么资格和它们谈判?”一位物理学家忍不住低声质疑,脸上写满了不安。
“资格?”陈骏目光扫过舷窗外那三个静默的银色梭状体,又看向主控台上显示的、关于那宏大“观测者”扫描的残留数据,“我们的资格,就在于我们是‘变量’,是‘未知数’。”
他调出之前的研究数据,指向光幕上那代表“太初之门”与“存在奇点”的规则模型。
“‘秩序监察者’维护秩序,但它们数据库里没有‘起源之镜’(太初之门)与‘悖论之种’(林溪)共存的先例。那更高层级的‘观测者’记录万物,但我们的宇宙切片(K-73)正因为这种共存而变得‘活跃’。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我们的……独特性。”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它们视我们为样本,为数据。那我们就主动提供数据,但……是有选择性的、经过我们‘加工’的数据。我们要让它们相信,保持我们的‘活性’并进行‘有限度干预’,比直接将我们‘归一化’或置之不理,能获得更多关于应对‘混沌’(虚空噬界)和‘失控秩序’(归零程序)的……高价值信息。”
“这太冒险了!万一它们认为这是挑衅……”舰长汐云忧心忡忡。
“不主动,就是坐以待毙。”陈骏语气坚决,“等待我们的,要么是被‘秩序监察者’在某次判定后肃清,要么是在‘观测者’的下一次扫描中被标记为更高威胁而清除。我们必须争取主动权,哪怕只有一丝可能。”
他看向团队:“我需要你们协助我,构建一个‘信息展示壁垒’。利用‘原初棱镜’的环境,将我们想要展示的信息——关于我们如何利用太初之力对抗归零程序,如何发现虚空噬界的特性,以及林溪蜕变带来的规则稳定效应——进行‘包装’和‘加密’。不是全部真相,而是经过筛选、能体现我们‘研究价值’和‘潜在合作可能性’的部分。”
“同时,”他目光锐利,“我们要隐藏关键信息:比如龙脉网络的具体结构、顾临渊与规则幼苗的深度联系、以及我们对于‘观测者’存在的具体认知。我们要营造一种‘我们很有用,但我们也有自保底牌’的姿态。”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危险的操作,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
计划制定后,团队立刻行动起来。符号学家和高能物理专家负责筛选和“包装”数据,信息工程师则利用“原初棱镜”的规则折射特性,构建一层复杂的、带有特定“访问权限”和“触发条件”的信息屏障。陈骏则集中精神,调整自身状态,准备与“秩序监察者”进行这场不对等的“谈判”。
数小时后,一切准备就绪。
陈骏走到舰桥前方,面向那三个银色梭状体,深吸一口气,主动释放出一段经过精心编译的规则信号。信号中不含攻击性,只包含一个简单的请求和信息包的“访问密钥”。
【致‘秩序监察者’:低熵智慧集群‘探迹者’,申请进行信息补充与可行性提案阐述。相关数据已通过‘原初棱镜’协议加密上传,密钥附后。】
信号发出后,空间仿佛凝固了。
那三个银色梭状体依旧静默,没有任何反应。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压抑感几乎让人窒息。
就在陈骏以为对方不屑回应时,其中一台梭状体表面流光微闪,一道冰冷的意念扫过陈骏提供的信息包“密钥”。
刹那间,陈骏团队构筑的“信息展示壁垒”被激活!一道由无数规则光线构成的、半透明的信息帷幕,在“探迹者号”前方展开。帷幕上,流光溢彩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展示着经过精心剪辑的“研究成果”:太初之力中和归零程序的模拟影像、对虚空噬界规则剥离特性的分析图表、以及“存在奇点”稳定现实规则的间接证据(隐去了林溪的具体信息和龙脉细节)……
信息展示持续了约三分钟。
结束后,帷幕消散。
那台梭状体再次陷入沉默,但陈骏能感觉到,一股更加深邃、更加庞大的计算力,正隔空笼罩着这片区域,分析着刚才展示的一切。
终于,那道熟悉的、冰冷的合成音再次响起,但这一次,似乎带上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考量?
【信息包已接收。分析中……】
【提案核心:以‘K-73切片’为观测样本,研究‘起源之镜’与‘悖论之种’共存态对‘混沌’及‘失控秩序’的抑制\/转化效能。】
【逻辑初步验证:具备一定研究价值。数据稀缺性:高。】
【风险评估:样本自主性提升可能导致不可预测变量。】
陈骏心脏狂跳,对方在认真考虑!他立刻抓住机会,追加意念回应:
【我们理解秩序的重要性。我们愿意在‘泛维度秩序基本法’框架下,接受‘有限度监察’与‘定向数据采集’。但我们要求相应的‘生存保障’与‘有限自主权’。我们可以在对抗‘混沌’与‘失控秩序’方面,成为秩序阵营的……前沿观察站。】
他抛出了“前沿观察站”这个概念,试图将双方的关系,从“执法者与违规者”或“观察者与样本”,微妙地转向一种更具合作色彩的“协作者”关系,哪怕这种协作极不对等。
沉默再次降临。
这次等待的时间更长。
陈骏能感觉到,那庞大的计算力正在权衡利弊,评估这份提案对“泛维度秩序”的长期收益与风险。
就在陈骏几乎要放弃希望时,那合成音再次响起,内容却让他愣住了:
【提案升级请求已提交至‘区域监察官’(原最高监察官单元)。】
【裁决需时。在此期间,维持现有‘有限度监察’状态。】
【警告:任何试图脱离监察范围或进行高危规则实验的行为,将立即触发肃清协议。】
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而是……提交上级裁决?
这意味着,他们这些“低熵体”的提案,竟然需要更高级别的“秩序监察者”来定夺?
这本身,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视”!
“我们……成功了第一步?”一名团队成员难以置信地低语。
陈骏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但眼神依旧凝重。
“只是争取到了时间,和一次被更高层级‘审视’的机会。”他沉声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他望向“原初棱镜”迷宫的深处,仿佛能感受到那道纯白光轮后,更加深邃的目光。
萤火之光,已尝试与皓月对话。
但萤火,终究只是萤火。
---
几乎在陈骏与监察者“谈判”的同时。
昆仑山,顾临渊清晰地感知到,那股笼罩全球的、来自宏大“观测者”的扫描压力,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龙脉网络的应激回响也逐渐平复。
但在他心间,却留下了一丝难以磨灭的印记——那是一只漠然睁开的眼睛,以及一个被标记为“K-73”的冰冷编号。
他通过灵魂链接,将这份沉重的感知,默默传递给了远在棱镜迷宫中的陈骏。
两人虽相隔遥远,却在这一刻,共同承受着那份源自宇宙尺度的、令人窒息的渺小感与……不屈的斗志。
谈判的序幕已然拉开,而舞台之外,还有更多沉默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