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解气了!
在场众人既震惊又兴奋。这些年毛熊对夏国的态度令人不悦,如今能在关键技术领域百倍超越对方,自然令人扬眉吐气。
高严松也难掩惊叹。
他再次看向杨建,由衷赞叹道:杨工,实在令人佩服!
此刻,他的称呼已然改变,不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为,俨然将这位年轻人视作同级别的专家。
高副部长过奖了,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
杨建谦虚回应。
见他如此低调,高严松赞赏地竖起大拇指。
杨工今后就叫我高工吧,副部长的称呼受之有愧。
这可使不得。
杨建当即婉拒。
获得敬重已然足够,无需贪求更多,他终究只是个刚过弱冠之年的年轻人。
科研部高严松再次开口相邀:杨工,真的不考虑加入我们团队?
杨建摆了摆手婉拒:轧钢厂这边待惯了,不想挪窝。
若不是顾忌即将掀起的政治风暴,科研部倒是个好去处。可风浪一来,那里便是漩涡中心,反倒不如在轧钢厂安稳。这里有众多工友拥护,关键时刻能有个照应。
倘若真去了科研部,连累高玥他们遭殃就得不偿失了。更何况系统空间枯燥乏味,他可不愿去那儿避难。
高副部长!
杨厂长的声音从外头传来,荷枪实弹的卫兵立即绷紧神经,枪口齐刷刷对准声源方向。
杨建适时引见:这两位是我们厂的杨厂长和李副厂长。
高严松摆手下令:放行。
待卫兵撤开警戒,两位厂长才得以近前。杨厂长堆着笑脸寒暄:高副部长辛苦了。
李承德也赶忙附和问候。
高严松只是略微颔首,态度寡淡。
杨厂长不死心地提议:高副部长不如留下用个便饭?
公务在身,不便久留。高严松断然回绝,转身指挥工程组:注意轻拆轻放,计算机部件必须完好装箱。
见工程师们开始有序拆卸设备,两位厂长识趣地退到一旁。
高严松最后看向杨建,做最后的争取。
杨工,要不要考虑调到研发部?我可以推荐你做副手。
高严松看着杨建,心想以他的能力,当个副部长完全没问题。
算了,我在轧钢厂待着挺好。
杨建摆了摆手。
行吧。
高严松也不再勉强。
技术人员利索地拆解完那台精密仪器,装箱打包时还特意索要了全套技术图纸。军人们全程严密看守着这批设备,足见其重要性。
杨厂长目送车队远去。
干得漂亮,这回上级肯定要给杨建记头功!
他由衷赞叹道。
杨建只是淡然一笑。
两位领导也没多留,很快离开了车间。
都散了吧。
杨建招呼一声,径自回办公室休息去了。
高严松带队回到部里,立即组织专家重新组装设备。经过全面检测和运算验证,确实性能优异。
许部长立刻向中枢作了专题汇报。
首长高度重视,当即做出重要批示,还特意让方主任安排饭局,要亲自接见这位青年才俊。
没过多久。
杨厂长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
电话那头,方主任详细说明了首长的安排。杨厂长连忙应下,匆匆去找杨建。
下午五点整。
研发科室的人都在收拾桌面准备下班,郑工几个也不例外。
所有人留下!有重要任务!
杨厂长人未到声先至。
杨厂长,什么事这么急?都到饭点了。有人小声嘀咕。
卫城东忍不住开口问道。
此刻,他满脑子只想着尽快回家。
卫城东,你要是再这样,我马上撤掉你在研发部的职位。杨厂长厉声呵斥。
听闻此言,卫城东神色一凛,立即噤声不言。
正在这时,背着包的杨建缓步走出。
杨建!
杨厂长神情和善了些,微笑着说道。
上级有明确指示,所有人员都要留在研发部候命,等待专员前来。
明白。
杨建颔首应允。
他又补充道:麻烦杨厂长通知一下高玥,就说我要晚些回去,让她先回家。
现在唯一让他牵挂的,就是高玥了。
这事好办。杨厂长爽快地答应下来,当即拨通了宣传科的电话,简短交代几句便挂断了。
已经转告高玥了。
杨厂长说道。
杨建点了点头,找了位置坐下。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效仿,既然杨建都同意留下,他们自然也没有异议。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
不过食堂送来了饭菜,大家边吃边聊,倒也消解了几分枯燥。
转眼已是傍晚六点多,工厂的工人们早已散尽。
这时,两辆大解放卡车突然驶来,停在了研发部门前。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战士迅速下车,随后国家科研部部长许志尚和副部长高严松依次走进。
听到动静的杨厂长连忙迎了出去。
杨厂长!
高严松这次语气友善了些,主动打招呼。
高副部长好!
杨厂长赶忙热情回应。
不久,许志尚抵达现场,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他完全没料到连国家科研部的最高负责人都会亲自到场。
许部长!
他赶忙上前问候。
带我们去见杨建。许志尚吩咐道。
杨厂长随即引领二人进入内室,外围由士兵严密把守,仅六名卫兵随行。
徐部长,这位就是杨建同志。
杨厂长向两人引见。
杨建,这位是国家研发部许志尚部长。
他又向杨建介绍道。
杨建立即起身致意:许部长好!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能研制出每秒运算百万次的计算机,实在了不起!许志尚由衷赞叹。
交谈间,杨建也在观察这位领导——年过半百却满头华发,显然为国家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
运气而已。杨建谦虚地回答。
许志尚微微一笑,环视众人说道:今天劳烦各位了。即日起这里将设为保密区域,实行全天候军事管控,进出需接受安检,通讯将被 ** ,以防技术外泄。
此外,所有人必须签署保密协议。今后若有泄密行为,一经查实,军法处置!说到最后几个字时,他的语气陡然凌厉。
这番铁血作风让在场人员真切感受到:能执掌国家科研部门的,绝非迂腐书生。
众人闻言色变,但转念想到自己绝不会背叛国家,神色渐缓。
很快,所有参与者都完成了保密协议的签署——包括杨建在内。
会议临近尾声,许志尚合上文件宣布: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可以回去了。
杨厂长突然出声:杨建同志留一下。
技术科的卫城东和郑多才等人陆续离开会议室。许志尚主动告辞:杨厂长,我先和严松回去了。他转身时拍了拍杨建的肩膀。
等奥迪轿车驶出大院,杨厂长终于说出重点:有个重要通知,方文林同志特意交代,龙门里的首长要见你。他压低声音,三天后会有专车来接你去吃饭。
明白。杨建立刻会意。他当然清楚方领导指的是科技委的方文林,而能让方文林称为大领导的,只能是那位住在龙门里的首长。
想到自己研制的微型计算机竟能引起如此高层的重视,杨建既意外又忐忑。杨厂长继续叮嘱:方领导特别强调,现在研发部升级为保密单位,你平时言行要多注意。
我一定注意分寸。杨建稳重地点头。以前在研发室里能和林耀东他们畅所欲言的日子恐怕要结束了。
那就这样,你也早点回去准备吧。杨厂长把茶杯放进公文包,结束了这次谈话。窗外的梧桐树影斜斜地投在水泥地上,已是傍晚时分。
杨建轻轻颔首。
他跨上电动车驶离研发中心。
一离开那里,他顿时觉得轻松不少。
研发部门的确应该严加防范,毕竟掌握着重要技术,万一泄密被他国窃取用来掣肘夏国,后果不堪设想。
不多时,杨建回到了四合院。
如今他晚归或是不归,院里的邻居们早已习以为常,都知道他公务缠身。
除了闫阜贵、马晓灵常与他寒暄,梁拉娣家的几个孩子会喊他几声,其他人多半不作反应。
贾家见到他时,眼中的妒恨似乎消减了些,也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杨建径自回到自己屋里。
刚坐下准备洗漱,忽然响起轻轻的叩门声。
他挑了挑眉——这个时辰竟还有人上门,且脚步声这般轻悄,倒像做贼似的。
拉开门见到秦淮如,他面露诧异。
我有话跟你说。秦淮如说着就要往屋里钻。
杨建横臂拦住:有话在这儿说便是,不必进屋,否则我可要叫人了。
他当然不会应允,万一被诬个流氓罪,现今屋里可没监控能自证清白。
秦淮如闻言面色一变——若真招来旁人,她还如何开口?
这事很要紧,我们进屋说。
她仍不死心。
那我喊人了!杨建当即扬声:街坊们——
瞧她这般作态必定没安好心,他可不吃这套。
别!我就在这儿说!
我帮你
院子里,秦淮如神色突然变得不自然,欲言又止地站在那里。
她实在无法在这样开阔的场合说出来,那件事太过难以启齿了。
杨建语气干脆。
深吸一口气,秦淮如终于开口:杨建,要是...要是你有什么需求,随时来找我,我都能答应。她眼波流转,又轻声补充道:不管是什么要求都行。
这么直白的暗示,她相信对方应该明白了。
不必!杨建毫不犹豫地回绝。
这女人的如意算盘他看得一清二楚,想靠身体换取好处?真是痴心妄想!
杨建,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只要你高兴,我什么都愿意......秦淮如急忙解释。
滚开!砰地摔上门。
这种骗人的鬼话他一个字都不信。傻柱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再说他交往的姑娘哪个不比秦淮如强百倍?
站在门外,秦淮如脸色铁青。连最后的羞耻心都抛弃了,居然毫无效果,心中又羞又恼。她这么做既为了婆家,也是想把两个弟弟弄进城里工作......毕竟副厂长安排两个职位易如反掌。
上次假手秦京如失败后无计可施,没想到亲自上阵依旧徒劳。
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果然迎来贾张氏一连串 ** 不要脸的咒骂。
秦淮如坐在墙角默默抹泪,眼眶通红。
可惜这番楚楚可怜的模样并未打动贾张氏,那凌厉的骂声仍在继续。
与此同时,杨建已梳洗完毕准备就寝。
...
三日光阴转瞬即逝。
这天清晨,杨建特意换上笔挺的中山装,将自行车擦拭得一尘不染。他要去赴一场重要约见——与龙门内某位领导共进午餐。